当前位置:今日看点 > 社会看点 > 网络牛人 >

中科院硕士1年投靠救助站51次 最懒惰不上进

今日看点 www.kandian5.com 更新时间:2014-05-04 编辑:今日看点 评论

深圳中科院硕士弃国企 1年51次投靠救助站今年48岁的恬俊出生吉林,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1990年,他考上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深圳一家大型国企。1999年,他创办了一间…

深圳中科院硕士弃国企 1年51次投靠救助站

深圳中科院硕士弃国企 1年51次投靠救助站

今年48岁的恬俊出生吉林,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1990年,他考上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深圳一家大型国企。1999年,他创办了一间工厂从事电话机组装生产,在那个电话机需求剧烈上涨的年代,恬俊赚得盆满钵满。但两年后市场趋于饱和,电话机成为地摊货,他倾家荡产。

 

从那以后,他的人生开始走向低谷,欠债、财产被抵押、离婚、大病一场。从高处跌落后,恬俊发现他很难再去公司上班,他频繁地更换工作。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自暴自弃。去年2月26日至今,他先后51次向深圳市救助站求助,白天出外乱逛,累了就回救助站吃、喝、睡。

 

“跑站”者不仅浪费救助资源,也增加了救助工作负担。

 

李伟,344次进入救助站,白天到有关部门上访,晚上回到救助站休息。

 

恬俊,研究生学历,毕业后被分配至深圳一家国企,下海经商的他放弃了“铁饭碗”,在受到事业和婚姻双重打击后,他先后51次向深圳市救助站求助,把救助站当成新的“铁饭碗”。

 

这是一群长期吃、住在救助站的城市边缘人,他们的行为被称为“跑站”。

 

深圳晚报记者 陈晓鑫

 

344、140、126、96次……电脑系统忠实地记录着被救助者进入深圳市救助站的次数。

 

这些数据的制造者,是一些城市边缘人,他们吃、住在救助站,每年消耗的财政拨款数以万计,这一数据还在逐年上升,他们的行为被称为“跑站”。

 

好吃懒做、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无法适应社会、对社会不满,是这些人的共同特点。由于对受救助人员没有具体的甄别标准,后期管理缺乏具体细则,“跑站”现象已存在多年,无法破题。

 

不过,5月1日起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称“办法”),首次以政府法规形式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或许是解决“跑站”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关阅读:
其他网友正在看

英国2岁女童亲吻近5米长黄金蟒

英国2岁女童亲吻近5米长黄金蟒

英国2岁女童亲吻近5米长黄金蟒 ...【详情】

男子骑单车从200米高大坝俯冲而下

男子骑单车从200米高大坝俯冲而下

男子骑单车从200米高大坝俯冲而下 ...【详情】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3 今日看点 www.kandian5.com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