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药品保存在医院内
悲痛之余,甄灵宇回忆就医过程,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没什么病,发育良好,身高体重都是班里第二。就是过敏体质,冬天容易感冒咳嗽,有哮喘病史。”
在甄灵宇看来,这次输液是最大祸首,于是他打算为儿子做尸检、并对当日的用药做药检,最后提请医疗事故鉴定中心进行鉴定。
1月13日,不顾家人反对,甄灵宇通过宝山区友谊路派出所委托了光复西路鉴定中心,为其子甄国耀做了尸检。据了解,尸检报告需要等待28个工作日才有结果。
1月14日,甄灵宇又与院方一同来到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打算对1月10日当天的输液用药、抢救用药进行检验,看药品是否配错。
据甄灵宇回忆,1月10日在抢救室内,甄灵宇第一时间要求医院封存病历和药品,双方核对药品,在清单上签字后按类分开装在了3个档案袋内,这3个袋子交由院方保管,被储藏于市三医院医疗纠纷办公室主任王医生办公室的冰箱内。
“但没有想到,药检当天下午,在院方拿出的3个档案袋中,有一个档案袋上的清单没有双方签字。那个档案袋恰恰是最关键的、保存当日输液液体的封袋。”因不确定该封袋是否为当日保存输液液体的封袋,甄灵宇并未听从院方建议,打开该封袋核实药物,“打开了就是破坏证据,到时候谁都说不清了”。
据甄灵宇表示,双方因此产生分歧,药检未能如期进行。
尸检要等待28个工作日,药检因关键材料争议而搁浅。“前面两个环节受挫,意味着最终的医疗事故鉴定遥遥无期。”甄灵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