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心结
送书、请教授
检察官5次看望 他听进劝说
在彭州检察院审查起诉此案时,按照法律规定,承办检察官必须会见讯问犯罪嫌疑人张润。“张润总是认为老师对他如何如何,学校如何消极对待,而丝毫不说自己的问题。”检察官说,张润曾在看守所撞墙、用圆珠笔芯切脉自杀等,还一连两天绝食。
这是一起非常极端的个案,不能简单办完案了事。如果简单将被告人公诉到法院定罪量刑,他和老师之间的仇恨还是没能消除,不排除以后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于是,一场化解师生恩怨的行动开始了。
第一印象 他很偏执,会见持续了近3个小时
此前,检察官前往看守所,张润明确表示,“我希望法院判我死刑,否则出来之后,我还会找老师和学校的麻烦。”听到这句话,承办检察官怔了一下,后来通过讯问发现,“张润很偏执。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他的心地很单纯,我把他看成一个可以挽救的娃娃。”
“第一次会见就持续了近3个小时。”由于张润听力不好,检察官一直都在大声说话。这一切张润都看在眼里。“我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我这样苦口婆心也是为了让你感到公平和温暖。”检察官告诉张润,老师也会犯错误,老师都原谅你了,你也应该原谅老师。经过几个小时的接触,张润从检察官身上感到了耐心。
5次前往和管教民警一起与他拉家常
检察官多次走访学校、家庭,前后5次前往看守所,与张润交谈,并进行心理疏导,还和管教民警一起商议,安排了看守所服刑较好的人员与他在一起,进行心理疏导,化解恩怨。“张润表现偏执。”管教民警说,他们与检察官等一起与他拉家常。“有了一定的效果,但他还是很偏执。”检察官说,后来张润觉得我们对他很重视,才慢慢听进了我们的劝说。
正是检察官这种温暖人心的态度,让张润渐渐放下了抵触情绪。“自己的心结老是打不开,老是不由自主地去想。”张润告诉检察官,想要一些正能量的书籍充实自己。检察官上午从看守所出来后,就找了一本“心灵鸡汤”,下午就给张润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