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影响国运的大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公布,这有5大神预测

发表于话题: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发布时间:2021-05-11

中国每隔十年就会做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是全球高度关注的事件,因为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中国人口数据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引起不可估量的蝴蝶效应。

一个多月之前,也就是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一场发布会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的工作进展到了最后的数据审核汇总阶段。

“我们初步打算在4月上旬召开发布会,向大家公布这次普查的结果。”

结果你猜怎么着?

现在已经4月下旬了。

普查结果未如期公布,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其实,对于财经研究人员来说,我们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下边我将按照既有的大趋势展示几个预测,大家姑且一看。

不排除汉族人口比例进一步下降

1953年,汉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为93.94%。

接下来十年,该比例有所上升。但是自从80年代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后,汉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就进入了稳步下降的通道。

1982年是93.32%。

1990年是91.96%。

2000年是91.59%。

2010年是91.51%。

相比五十年多前,减少了2.43个百分比。

在这个历史性巨变的背后,是一种持续多年的不对称生育政策:

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先内地后边疆、先城市后农村、先汉族后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执行有别于汉族的相对宽松政策。

以新疆为例。1992年新疆开始全面对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比汉族晚了17年,而且相比内地还要宽松一些——城镇汉族群众提倡一对夫妻生育1个孩子,而少数民族群众一对夫妻可生育2个孩子;农村的汉族群众可生育2个孩子,而少数民族群众可生育3个孩子。

如果你不了解不对称政策的影响,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2009.11.1-2010.10.31这段时间的汉族育龄妇女当中,生育二孩的比例为31.20%,低于彝族的32.84%,维吾尔族的33.28%,藏族的34.06%、苗族的35.03%。汉族生育三孩的比例为4.82%,不到苗族的一半,约为维吾尔族、藏族、彝族的三分之一。

虽然2016年放开了全面二孩后,汉族的生育空间与少数民族逐步趋同,但效果并不大。

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便下降61万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200万至1523万,2019年再下降58万至1465万。

居高不下的房价、高昂的看病上学成本,消耗了很多城里人“为国办大事”的热情。

因此,不排除2020年汉族的人口比例还会进一步降低。

内循环下的成渝胜利

第七次人口普查,会给21世纪以来的川渝人口变迁一锤定音,宣告成渝经济圈在内循环时代下的胜利与重要性。

我们将看到川渝人口规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2000年-2010年,是负增长的降落趋势(整体上)。

2010年-2020年,是正增长的起飞态势。

(四川历年常住人口变化 制表:黄天霸)

(重庆历年常住人口变化 制表:黄天霸)

前一个十年,四川的常住人口一路萎缩,从8234万降至8041万,其占比全国的比例也从6.58%跌至6%。重庆常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也从2.44%萎缩到2.15%。

后一个十年,四川的常住人口止跌反弹,从8041万迅速膨胀到8375万。重庆也彻底稳步回升,打破了上世纪90年代的人口顶峰记录。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孔雀东南飞,大量川渝人口跑到沿海务工,导致当地人口流失。

后来,重庆历史性地打通了全球第二条欧亚大陆桥,从沿海地区抢走了笔记本电脑之都的皇冠,仿佛一夜之间建立起了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成功完成了传统重工业基地的转型。成都凭借沿海般的营商环境,虎口夺食,吸引了海内外诸多巨头落户,逐步闯入了中国前十大城市。

家门口的工作越来越有吸引力,导致大量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回流川渝地区。这种人口回流,与60年前的三线建设极为不同。

这是一个属于西南片区的奇迹。

大转折的时代是真的到了。

“十三五”规划中,中央对区域版图的布局思路为: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

成渝的排序,在东北、中原和长江中游之后。

到十四五规划已经变成了: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

短短五年时间,成渝经济圈的战略价值就火箭式上升,稳居中国第四极的地位。

未来十年,在国际地缘政治几乎推倒重来的大环境下,远离海洋1500公里的成渝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广东是最大赢家

2010-2020年,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了存量收割时代。

也就是说,大都市圈化与城市收缩同时并存的阶段。特大城市的膨胀,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众多小城市的虹吸。

按原先的发展态势,北京上海本来会朝着3000万人口的规模蒙眼狂奔,成为全球最疯狂的人口收割机。

但几年前,这股历史洪流被斩断了。自京沪定下减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之后,广州深圳就顶替上来,人口吸引力升至全国最强。

保守估计,广东过去十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或将超过1100万人,比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还要多。而该省常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也会从2000年的6.83%、2010年的7.79%,进一步提升到8%有余。

这也意味着,今天每十二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生活在广东。每2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生活在大湾区。广东,是名副其实的最大赢家。

源源不断的新血液涌入,使得珠三角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群,没有之一。而与此同时,长三角则整体陷入老龄化的困扰。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65%以上人口占比为8.48%左右,在大陆31个省市区当中的老龄化程度排名倒数第六。而上海、江苏、浙江快逼近14%的中度老龄化标准了。

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珠三角的科创活力可能会比长三角更为蓬勃。

东北三省或减少1 60 万人

在有些地方,人口统计是一门“玄学”。

每一年,很多城市都会公布常住人口数量,但它只是一个估算值。只有每隔十年的全国性人口大普查,才是挨家挨户摸出来的准确数值。

因此,对于有些地方来说,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就像是一次大考。毕竟,谁也不想被看到在裸游。

比如说东北。

早在多年前,吉林省就不进行地级市层面的常住人口统计了。

在整个东三省,可以说除了沈阳等极少数城市之外,其他地方的常住人口基本都成为了“黑匣子”。户籍人口是一年一年的更,常住人口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保守估计,今天东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级市人口萎缩。也就是这些城市不仅没有长大,反而越变越小。

由于产业转型缓慢以及老龄化问题,2010-2020年十年间,东北三省减少的人口或高达160万人。

这个体量,相当于江西景德镇全市的人口。

未来十年,大东北鹤岗化不可阻挡。

上海辽宁最先步入中度老龄化

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一个地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表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表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数据来源为各地统计公报,红色部分为估算 制表:尘)

五年前,中国大陆最年轻的三个省市区分别是西藏、新疆和宁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均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其中西藏还是全中国唯一没有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5.7%。

而中国大陆最老的五个省市区分别是四川、上海、辽宁、重庆、江苏,其65岁以上人口占比均超过12.5%。经过最近五年的演化,这几个省份也是最有可能在今年率先步入中度老龄化的地方。

人口是一切生产力的基础,人口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国运。

日本“失去二十年”,背后便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人口问题。所以日本才会把难以逆转的低生育率称为“国难”“慢性亡国”。

然而,前阵子,有不少城市披露当地2020年的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

就连河南和山东等文化偏向传统的人口大省,如今也生不动了。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决定今后五年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这实际上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中国将进一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按任泽平的话说,是“全面放开生育,开始逐渐看到曙光”。

有,总比没有的好。

悬念

关于中国的人口数据,仍有许多悬念。

比如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1990年,这个数值接近于4人。2010年,这个数值下滑到3.09人。

如果2020年跌穿3,那就意味着中国最典型的家庭已经不是三口之家了。社会上的丁克家庭,一人家庭要比我们想象中多很多。传统的家庭结构完全被颠覆了。如此,我们的家具、汽车、电器等产品设计,也必须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做出改变。

又比如,2020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是否会跌至1300万以下?如果是的话,则意味着在全面放开二胎后,中国的新生儿仍以年均一百万的速度在减少。

又比如说,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有没有负增长?

……

上述悬念,只能交给即将公布的第七次人口大普查揭晓了。

我相信随之而来的,一定是诸多政策的密集调整和出台。

历史无法推到重来。

我们今天所做的任何一个选择,都会像四十年前一样,深刻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标签组:[时政] [中国的人口] [全国人口普查] [北京常住人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252.html

相关阅读

宋理宗聪明绝顶为什么选了一个白痴当太子

赵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即宋度宗,他在位十年,毫无作为,整日吃喝玩乐,于1274年病死,他虽然不是南宋的亡国之君,但却是南宋亡国的罪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禥是个弱智!根据史书记载,赵禥的父亲是荣王赵...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为什么要围城九年

英雄们聚集在奥利斯港湾(Aulis),军队人数有十万人,船数一千一百八十六。出发前大家都在岸边祭坛作献祭,忽然间祭坛下面爬出了一条血红的怪蛇,它弯曲成环状爬上了树,爬到树最高处的一个鸟巢,吃了一只雌鸟...

2025-09-12

鱼玄机是被丈夫骗进道观的吗

鱼玄机出生在长安,当时的大唐国都。生逢盛世,但是家世早衰,鱼玄机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她的父亲虽然读过几年书,腹中有些墨水,但是仕途很不顺遂,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当时鱼玄机还叫做鱼...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一共持续几年

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古希腊的一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是现在地中海附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普遍认为是美女海伦,为了抢夺一个名叫海伦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与帕里斯短兵相接。但是有学者推测,这场战事其实是一场盟军对抗...

2025-09-12

荸荠不能生吃吗

姜片虫感染还是挺麻烦的,轻则肠炎腹泻,重则贫血浮肿,儿童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甚至死亡。姜片虫在水生植物上都可能存在,不光荸荠,什么茭白菱角,乃至空心菜等,都要反复清洗,保证做熟再吃。尤其荸荠和菱角,千万...

2025-09-12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鬟下场是什么

这位公主就是西晋时期的临海公主,她的父亲是司马衷,她出生的时候,八王之乱刚刚结束不久,作为公主原本应该享受富贵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西晋就被灭了。皇室成员纷纷外逃,为了保住性命她也逃出了洛阳。在逃跑的途...

2025-09-12

最惨的和亲公主10岁出嫁三个月后离奇身亡

虽然历史上和亲的公主有许多是宫女顶替的,但送去之后多数的结局并不好,而且有许多年幼的公主,尚未涉足人世间的险恶,就不得不去独自面对他乡的险恶,在历史上曾有一位年仅10岁的公主和亲,可因为生得太美,便被...

2025-09-12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是什么下场

《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录,册封,诏进士,告祖庙,祭郊祀,进士...

2025-09-12

晋孝武帝真的因为嘲笑张贵人人老色衰被妃子杀了吗

这一天,晋孝武帝和张贵人一起饮酒作乐,晋孝武帝让张贵人多喝几杯,而张贵人已经喝够了,所以就不喝了,晋孝武帝就跟她开玩笑说:“你都年过三十了,人老色衰了,后宫里比你年轻的美女多着呢,信不信我废掉你,把你...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特洛伊战争结局以特洛伊城池化为一片废墟而告终。由于特洛伊城池在宙斯的两个儿子修建下非常牢固,所以易守难攻,迈锡尼士兵攻占十年也未能攻下城池,最终伟大的英雄奥德赛献计,伪装成军队已经离开的样子,让迈锡尼...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