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影响国运的大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公布,这有5大神预测

发表于话题: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发布时间:2021-05-11

中国每隔十年就会做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是全球高度关注的事件,因为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中国人口数据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引起不可估量的蝴蝶效应。

一个多月之前,也就是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一场发布会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的工作进展到了最后的数据审核汇总阶段。

“我们初步打算在4月上旬召开发布会,向大家公布这次普查的结果。”

结果你猜怎么着?

现在已经4月下旬了。

普查结果未如期公布,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其实,对于财经研究人员来说,我们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下边我将按照既有的大趋势展示几个预测,大家姑且一看。

不排除汉族人口比例进一步下降

1953年,汉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为93.94%。

接下来十年,该比例有所上升。但是自从80年代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后,汉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就进入了稳步下降的通道。

1982年是93.32%。

1990年是91.96%。

2000年是91.59%。

2010年是91.51%。

相比五十年多前,减少了2.43个百分比。

在这个历史性巨变的背后,是一种持续多年的不对称生育政策:

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先内地后边疆、先城市后农村、先汉族后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执行有别于汉族的相对宽松政策。

以新疆为例。1992年新疆开始全面对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比汉族晚了17年,而且相比内地还要宽松一些——城镇汉族群众提倡一对夫妻生育1个孩子,而少数民族群众一对夫妻可生育2个孩子;农村的汉族群众可生育2个孩子,而少数民族群众可生育3个孩子。

如果你不了解不对称政策的影响,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2009.11.1-2010.10.31这段时间的汉族育龄妇女当中,生育二孩的比例为31.20%,低于彝族的32.84%,维吾尔族的33.28%,藏族的34.06%、苗族的35.03%。汉族生育三孩的比例为4.82%,不到苗族的一半,约为维吾尔族、藏族、彝族的三分之一。

虽然2016年放开了全面二孩后,汉族的生育空间与少数民族逐步趋同,但效果并不大。

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便下降61万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200万至1523万,2019年再下降58万至1465万。

居高不下的房价、高昂的看病上学成本,消耗了很多城里人“为国办大事”的热情。

因此,不排除2020年汉族的人口比例还会进一步降低。

内循环下的成渝胜利

第七次人口普查,会给21世纪以来的川渝人口变迁一锤定音,宣告成渝经济圈在内循环时代下的胜利与重要性。

我们将看到川渝人口规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2000年-2010年,是负增长的降落趋势(整体上)。

2010年-2020年,是正增长的起飞态势。

(四川历年常住人口变化 制表:黄天霸)

(重庆历年常住人口变化 制表:黄天霸)

前一个十年,四川的常住人口一路萎缩,从8234万降至8041万,其占比全国的比例也从6.58%跌至6%。重庆常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也从2.44%萎缩到2.15%。

后一个十年,四川的常住人口止跌反弹,从8041万迅速膨胀到8375万。重庆也彻底稳步回升,打破了上世纪90年代的人口顶峰记录。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孔雀东南飞,大量川渝人口跑到沿海务工,导致当地人口流失。

后来,重庆历史性地打通了全球第二条欧亚大陆桥,从沿海地区抢走了笔记本电脑之都的皇冠,仿佛一夜之间建立起了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成功完成了传统重工业基地的转型。成都凭借沿海般的营商环境,虎口夺食,吸引了海内外诸多巨头落户,逐步闯入了中国前十大城市。

家门口的工作越来越有吸引力,导致大量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回流川渝地区。这种人口回流,与60年前的三线建设极为不同。

这是一个属于西南片区的奇迹。

大转折的时代是真的到了。

“十三五”规划中,中央对区域版图的布局思路为: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

成渝的排序,在东北、中原和长江中游之后。

到十四五规划已经变成了: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

短短五年时间,成渝经济圈的战略价值就火箭式上升,稳居中国第四极的地位。

未来十年,在国际地缘政治几乎推倒重来的大环境下,远离海洋1500公里的成渝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广东是最大赢家

2010-2020年,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了存量收割时代。

也就是说,大都市圈化与城市收缩同时并存的阶段。特大城市的膨胀,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众多小城市的虹吸。

按原先的发展态势,北京上海本来会朝着3000万人口的规模蒙眼狂奔,成为全球最疯狂的人口收割机。

但几年前,这股历史洪流被斩断了。自京沪定下减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之后,广州深圳就顶替上来,人口吸引力升至全国最强。

保守估计,广东过去十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或将超过1100万人,比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还要多。而该省常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也会从2000年的6.83%、2010年的7.79%,进一步提升到8%有余。

这也意味着,今天每十二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生活在广东。每2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生活在大湾区。广东,是名副其实的最大赢家。

源源不断的新血液涌入,使得珠三角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群,没有之一。而与此同时,长三角则整体陷入老龄化的困扰。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65%以上人口占比为8.48%左右,在大陆31个省市区当中的老龄化程度排名倒数第六。而上海、江苏、浙江快逼近14%的中度老龄化标准了。

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珠三角的科创活力可能会比长三角更为蓬勃。

东北三省或减少1 60 万人

在有些地方,人口统计是一门“玄学”。

每一年,很多城市都会公布常住人口数量,但它只是一个估算值。只有每隔十年的全国性人口大普查,才是挨家挨户摸出来的准确数值。

因此,对于有些地方来说,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就像是一次大考。毕竟,谁也不想被看到在裸游。

比如说东北。

早在多年前,吉林省就不进行地级市层面的常住人口统计了。

在整个东三省,可以说除了沈阳等极少数城市之外,其他地方的常住人口基本都成为了“黑匣子”。户籍人口是一年一年的更,常住人口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保守估计,今天东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级市人口萎缩。也就是这些城市不仅没有长大,反而越变越小。

由于产业转型缓慢以及老龄化问题,2010-2020年十年间,东北三省减少的人口或高达160万人。

这个体量,相当于江西景德镇全市的人口。

未来十年,大东北鹤岗化不可阻挡。

上海辽宁最先步入中度老龄化

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一个地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表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表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数据来源为各地统计公报,红色部分为估算 制表:尘)

五年前,中国大陆最年轻的三个省市区分别是西藏、新疆和宁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均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其中西藏还是全中国唯一没有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5.7%。

而中国大陆最老的五个省市区分别是四川、上海、辽宁、重庆、江苏,其65岁以上人口占比均超过12.5%。经过最近五年的演化,这几个省份也是最有可能在今年率先步入中度老龄化的地方。

人口是一切生产力的基础,人口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国运。

日本“失去二十年”,背后便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人口问题。所以日本才会把难以逆转的低生育率称为“国难”“慢性亡国”。

然而,前阵子,有不少城市披露当地2020年的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

就连河南和山东等文化偏向传统的人口大省,如今也生不动了。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决定今后五年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这实际上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中国将进一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按任泽平的话说,是“全面放开生育,开始逐渐看到曙光”。

有,总比没有的好。

悬念

关于中国的人口数据,仍有许多悬念。

比如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1990年,这个数值接近于4人。2010年,这个数值下滑到3.09人。

如果2020年跌穿3,那就意味着中国最典型的家庭已经不是三口之家了。社会上的丁克家庭,一人家庭要比我们想象中多很多。传统的家庭结构完全被颠覆了。如此,我们的家具、汽车、电器等产品设计,也必须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做出改变。

又比如,2020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是否会跌至1300万以下?如果是的话,则意味着在全面放开二胎后,中国的新生儿仍以年均一百万的速度在减少。

又比如说,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有没有负增长?

……

上述悬念,只能交给即将公布的第七次人口大普查揭晓了。

我相信随之而来的,一定是诸多政策的密集调整和出台。

历史无法推到重来。

我们今天所做的任何一个选择,都会像四十年前一样,深刻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标签组:[时政] [中国的人口] [全国人口普查] [北京常住人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252.html

相关阅读

怀孕期间阴道出现褐色分泌物,要尽快就医

阴道分泌物,一般指「白带」,正常呈白色或透明。在孕期出现褐色分泌物,一般是由阴道出血、宫腔胚胎异常或是胎盘异常出血等引起,由于分泌物在阴道停留时间长、排出较晚,就会变成褐色。妊娠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妊...

2025-10-31

胎梦暗示生女孩?专家拆解梦见小鸟、白色羽毛、晨露含义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做各种奇特的梦,其中 梦见小鸟、白色羽毛和晨露 等意象尤为常见,且常被民间解读为可能预示生女孩的征兆。这些梦境究竟蕴含着怎...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大全:梦见花卉、水果、水的预兆与解析!

从古至今,胎梦一直被准父母们视为预测宝宝性别与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将深入解析梦见 花卉、水果、水 等常见意象与生女孩之间的神秘联系,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胎梦指南。一、胎梦文化背景与科学认知胎梦,即...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TOP10:月亮、雪花、紫藤花等吉祥梦境盘点

关于生女孩的胎梦,传统解读中往往与 柔和、纯净、优雅的意象 相关联。月亮代表阴柔之美,花朵象征生命的绽放,水元素寓意温柔如水,这些都在文化符号学中与女性特质紧密相连。而现代心理学则认为,这些梦境可能反...

2025-10-31

胎梦里的温柔暗示:梦见月亮、珍珠、蝴蝶大概率生女儿?

在东亚传统文化中,胎梦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命运的重要征兆。当准妈妈们梦见 皎洁的月亮、晶莹的珍珠或翩翩的蝴蝶时,常常会听到"这可能是怀女孩的征兆"的说法。这些美丽而温柔的梦境意象,为何会与女孩...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科学吗?心理学+民间说法双角度解析梦见蝴蝶

在备孕和怀孕期间,许多准父母都会经历各种奇妙的梦境,其中 "梦见蝴蝶" 常被认为与生女孩有关。这种关联不仅存在于中国民间传统中,在世界各地的文化里也有着丰富的解读。本文将从 心理学科学视角 和 民间传...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VS生男孩胎梦:5大关键区别,你梦对了吗?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征兆。许多准父母在怀孕期间都会经历各种生动奇特的梦境,这些梦境往往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在传统文化中, 生女孩和生男孩的胎梦有着显著的区别 ,从梦境内容到...

2025-10-31

社区医生:怀孕别养猫了,二手烟反倒没事!孕妇无语了

河南有一个孕妈妈怀孕五周去社区医院做阴道B超,确定自己有没有怀孕。当时夫妻俩想到怀孕了都非常关注,所以两夫妻都去医院了。而这个孕妈妈的老公有吸烟的习惯,她就希望能跟医生说一下,让老公戒烟,而且她家里面...

2025-10-31

男人抽烟对家庭伤害多大?老婆流产,女儿肺癌,儿子身高少10厘米

虽然每一包香烟上面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抽烟的人感受到的是烟可以带给他快乐。比如饭后抽一根烟就感觉自己像是神仙一样;比如说在困的时候抽一根烟能够解乏;比如说在无聊的时候抽...

2025-10-31

宝宝摔下床后,别急着立刻扶起来,了解"黄金十秒"很重要

广东中山一位宝妈面对孩子头朝下摔下床后的做法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称赞。一是她没有慌乱;二是处理方法十分科学,连不少专家都留言夸赞“妈妈的做法让孩子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