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你们可以骂韩雪,但别骂我!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4-05-27

写了几篇韩雪,被骂得狗血淋头。

反思了一下,emm……可能是我没说清楚。

光说她如何如何优秀了,却对她出生便中了“基因彩票”的事是一点也没提。

光说她如何如何自信松弛了,却对她举手投足的优越感是一点也没说。

对本来就不感冒的人来说,看到这“硬夸”的文章,犹如“黑人问号脸+what are you 弄啥嘞”。

确实该骂。

要我看到不喜欢的艺人硬夸文,我也骂,客气不了一点!

但想了想,还是得向读者负责。

特写此文跟大家剖析下,韩雪这么不讨喜,说一句“她很优秀”就被追着骂几百条评论后,我为什么依旧觉得她“罪不至此”。

01讨厌,确实讨厌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提问“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黑韩雪”

其补充说明是:觉得韩雪演技还ok啊,情商也不低,长得也很有气质,为啥这么多人黑她?

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出很多人的心声。

是啊,这样一个方方面面如此优秀,用金星的话来说,就是祖师爷赏饭吃的人,本应该享受鲜花与掌声,可为何偏偏是个“招黑体质”?

在这个问题下面,有几个高赞回答。

第一个,1.4万的点赞:

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食人间烟火。

第二个,6000多个点赞:

没作品还作就是硬伤。

第三个,500多个点赞:

她用不拍和吻戏来标榜自己很清纯。

够狠,够毒,够辣,也够精准!

然鹅,韩雪不讨喜的“黑料”不止于此。

还有低调到所有人都知道的家有警务员。

家有一堆高智商的工程师叔叔。

家有独到见解的医生妈妈。

就差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骄傲,写在脑门上。

包括,因为嗓子不舒服,在自己主演的音乐剧上全程放录音。

因为觉得医生态度敷衍,而大发雷霆于网络进行曝光。

以及标榜自己与一般女生不一样,只爱科技产品,不爱买衣服、化妆品。

就差把“我很独特”的优越感,告知天下。

讨厌,确实讨厌。

这种“讨厌”,也成功被带到了《乘风2024》中。

范湉湉夸宁理演技,她倒一副“我早就预料到他能火”的样子点评上了。

Joyce没惹任何人一心想泡脚,她倒一张嘴唱出《太湖美》,再配上一句:你去过苏州吗?

颇有股午休时,我那讨人厌的舍友在旁边背上一段《岳阳楼记》还没眼力见地问:你去过岳阳楼吗?真的很好看。

好看?确实好看,但不好意思,我去过两次,还是和法国前总理一起!

在别人都为能否通过转行解决危机寻找出路时,她冷不丁的一句:我没有想过转行,我只考虑退休。

就差“我不像你们,我没有危机”贴脸开大当着其他姐姐们的面说出来。

在别人因人生阅历不足以解决当下困境而感到困惑时,她如长者般:我能看开,因为我活明白了。

好险,差点没有让她装到。

看!

她像不像那个班里说话不讨喜行为不合群却还总倍儿有底气与看透一切的令人讨厌的学霸?

谁看了不想说一句:行行行,你最有先知,你最有见解,你最有智慧。

这样的她令人讨厌吗?确实不讨喜。

属实是句句不提清高,却处处体现高贵,没有出格的事,却有讨厌的效果。

不讨喜,又怪谁呢?

02讨厌的进化

正因为这讨厌气质的散发,韩雪迎来反噬。

网友对她的讨厌已不仅仅局限在表面,而是进化到“我管你有没有这意思,我说你有,你就有”的恶意揣测层面。

譬如,2013年为电影《我为相亲狂》做宣传时被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倒,若不是身旁的李佳航反应迅速进行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按理说,在这场意外中韩雪才是受害者,性骚扰的男子才应该被讨伐。

可结果恰恰相反,受害者韩雪被质疑为电影炒作。

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在她身上上演。

在《女人有话说》节目中,别人都在呼呼大睡,而她却早早起床学英语。

本以为能被夸上两句自律,结果却被自己不学习也看不得你学习的舍友附身的网友吐槽:显着你了?

这场景要放在哪位小花身上,不得被粉丝高低捧成“时间管理达人”?不得吹成“娱乐圈第一学霸”?

可谁叫韩雪不讨喜呢?

只能受着吧!

被yamy按头当了“人生导师”,还没大谈特谈呢?就因为提了句“年纪大”被骂倚老卖老。

若这番言论放在其他姐姐身上,不得被吹成“人间精品”与“清醒女王”?

可谁叫你韩雪“不够格”呢?

只能忍着吧!

备战三公,因为与袁娅维、萨顶顶一同提议《下雨天》改调处理,建议还没采纳呢,成果还没展示呢,转脸就被上升到抱团霸凌Joyce。

没办法,谁叫你被贴上“strong姐”标签呢?

从这些“做什么都是错”的“槽点”来看,网友们属实是不待见韩雪。

即便,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硬凹的槽点。

毕竟,被油腻男当众性骚扰,别说炒作了,就倒贴钱我都不乐意,甚至抄起板凳就是哐哐哐一顿削。

还受害者有罪论?姐姐我可真不吃这一套!

何况,以她的身世也无需用这样的方式糟践自己。

毕竟,改调后的《下雨天》确实变高级了。

原版好听也经典,但整体太平无法凸显大vocal水平,更无法支撑起偌大的舞台,不适合竞技。

就好比上一季的《花海》,若按原版的以大调唱忧伤,那么凸显了龚琳娜,就得忽略美依礼芽,若凸显了美依礼芽,就得错过龚琳娜。

唯有改编,通过不同编曲,才能突出龚琳娜与美依礼芽的唱功。

主歌第一遍由龚琳娜独唱,主歌第二遍由美依礼芽独唱,充分发挥vocal实力,扬长避短的同时让舞台更讨巧。

显然,《花海》的改编是成功的,经典,后劲大。

《下雨天》也不差。

由低到高,娓娓道来,阿卡贝拉的设计相当巧妙。

四个大vocal一点没浪费,一道炒时蔬硬生生变成佛跳墙。

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下雨天》的效果也是令人惊艳且震撼的。

可就算这些槽点称不上槽点,就算连最古早的槽点真相也已浮出水面。

譬如,翻找她所有的访谈就能知道,提爷爷的次数并不多,仅在两个采访与《导演请指教》中说过。

翻找十几年前的新闻报道也不难看到,她压根就没说过爷爷是李云龙原型,全是媒体搞的鬼。

还有,那败好感的音乐剧放录音。

其实是突发急性咽喉炎致失声,并且提前告诉观众情况将选择权交给大家。

声音恢复后,剩下的100多场演出全是现场真唱。

肯定有人要问,既然失声了,何必玩“放录音”这一出?

那你可能没听过什么叫“戏大于天”与“救场如救火”,定好的怎能不登台?

当年岳云鹏父亲去世,他不也照样装得跟没事人似的登台演出,直至最后一刻才忍不住泪洒舞台?

包括,那“洗不白”的医闹事件。

单从媒体报道的层面去看确实令人反感,但稍微去查一下就能知道,那个医生压根就没有被辞职,还在医院坐诊。

去了解当年的前因后果,方能知道所谓的“医闹”,不过是一个充满未知恐惧却得不到医生解答便被草草敷衍的患者,在情急之下抒发出来的情绪。

说实话有点脾气,但也能理解。

谁辛辛苦苦排队几小时,被敷衍了事后不得在心里嘀咕两句?谁花大几百去挂“网红专家”不是冲着对方态度好?

别说明星艺人了,普通人花钱挂号排队等待,几分钟不到就被敷衍出来还白白搭进去检查费,那不得高低整两句:什么玩意儿!

回头看看,相比那些塌房的明星这都不叫出格的事儿,甚至都是些不足以成为槽点的槽点,并动动手就能找到的真相。

可谁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呢,了解不了一点儿~

跟风“嘲”才更有意思,也是冲浪者普遍心态:我喜欢你,我才去了解,我不喜欢你,我管你真的假的就是一顿嘲,有个出气筒就是爽啊!

作为8g冲浪的社畜,这太能共情了。

03不讨喜的背后

从这么多跟风嘲来看,大家对韩雪的厌恶情绪已严重爆表,到了她做什么都是错、装、炫的程度,一整个“strong姐”就是个“罪人”姿态。

跟风嘲确实不好,但对于这些“黑料”,她有嘴不澄清,又能怪谁?

当然,怪她自己,毕竟,她自信得很。

这也是大家讨厌她的原因之一:孤傲清高中透露着优越感

就像那雄鸡似的,一直高昂着头保持胜者姿态。

网上有不少“韩雪为何不好惹”的分析帖,很有意思。

有人从她的星盘进行解读,最后解读出来的是:韩雪,孤傲冰冷,抽离冷静的高岭之花。

有人从面相分析:辩论赛的冠军选手,没有实力千万别和她起争执。

有人从八字分析:对外社交时,性格中少些阴柔与包容。

当然,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分析只是图个乐,若要真分析她为何会形成如今这性格,还得从她的原生家庭着手。

在《圆桌派》中,窦文涛曾采访过跟韩雪一样有家世背景的柯蓝,在她身上不难看到一个特点:自信松弛,还带着点优越感。

提到导演张黎为何会选她去拍《人间正道是沧桑》时,柯蓝面带自豪地说:她觉得我不像个女演员~

随后,又补充一句:我那时候还正在被荨麻疹骚扰呢,脸都是肿的。

言语中掩盖不住的得意,就差说:就这样还选我,优秀吧?

这段谈话的口气与神情,与韩雪在《金星秀》中的那段话颇为相似。

后来,窦文涛把这总结为:家世影响的性格。

优渥的家境条件,让她们底气十足且自信松弛,并且还带着些优越感。

所以她们“不把自己当圈内人”认为是“跟别人不一样”,与此同时把自己的原则说得理直气壮,是不愿压抑自己:以自我为中心

穷人家的孩子,会察言观色,会自卑敏感,会讨好型人格。

相反的,像柯蓝与韩雪这类出身的人,更愿意遵从内心不压抑自己,所以柯蓝说自己的性格比较容易得罪人。

韩雪何尝不是这样的性格?

嘉宾到家做客,她们不会为了饥肠咕咕的嘉宾改变自己不吃午饭的习惯。

在《跟着贝尔去冒险》中,嘉宾们被“PUA”喝尿,唯有她坚持说“不”。

在别人“为艺术献身”来为自己博一番天地时,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她也不是刻意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但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换谁都会有底气、自信,因为她完全有不出卖色相依旧能赢的底气,也不乏不奋斗就有躺吃躺喝躺赢的命。

出身影响阅历与见识,家庭条件造就性格,不得不承认。

谁不想有富家女的底气与松弛感?只是条件不允许。

但也别急着羡慕,因为家庭是她的底气,同时也成为她的“累赘”

在优异家庭影响下,从小就被以“好学生”的条条框框约束着:几点之前必须回家,不回家妈妈就不睡觉。

长大工作了,她依旧要被家庭所管理着。

而长时间的被管理,换来的是叛逆,所以她的叛逆期虽迟但到。

她一边想摆脱束缚做自己,一边又机械化地遵循着安排。

一边为原生家庭感到骄傲自豪,一边又想证明自己的不同。

最终,她集自信、松弛、服从、叛逆于一身,变得矛盾、拧巴又好强。

不断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像集邮似的攒头衔,试图摆脱原有的一切成为多样的自己。

但往往,越是证明,越弄巧成拙。

说到底,韩雪也是个被优异家庭裹挟的“可怜人”。

在她身上:

令人讨厌的背后,是“中了基因彩票”的优越。

令人羡慕的背后,是难以挣脱的枷锁。

04骂她可以,请别骂我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韩雪。

作为观众,我只是能接受她那些所谓的“黑料”,并佩服她常年的自律,以及有躺平的命却不躺平的心态。

就像她曾说的那样,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对于想走出舒适圈却始终未付出实际行动的我来说,她这一点真真切切感染到我。

但喜欢与否是主观的,有些人接受不了并于网络抒发情绪,我也掌控不了,我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仅此而已。

就像我觉得黄多多这个孩子方方面面都挺优秀,有自我与想法,但很多人并不喜欢,并加以抨击。

我有自己表达的欲望与想法,你也有你点评的自由。

只是,在“点评”的同时,也不要变成厌女世界的伥鬼。

回过头看,过分苛责女性,是否对女性的另一重枷锁?

对人不对事的偏见,是否是对女性的刻板打压?

当韩雪被性骚扰都能被认为是刻意炒作,当黄多多年纪轻轻就被造黄谣时,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为何经常性的站在施暴者的角度去苛责女性?

韩雪提议《下雨天》改调产生分歧被上升到霸凌时,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为何总是将女性定义在“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刻板印象中?

在围剿女性的同时也别忘了没有标准的“好女孩”,女性也有不同的美,女性也需要张扬和大放异彩。

有些女孩比较幸运,能爬出泥潭向上走,有些女孩泥足深陷,不懂自救。

而当韩雪想通了问题所在时也意味着,她自救成功了。

但其他深陷泥潭的女性呢?

以及,我们都能确保自己不会成为那个被围剿的女性吗?

网络上对于女性的审判,从来都是只看结果,不溯起源,不去看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她们,好像乐于看见带着特定标签的女性,这何尝不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公与恶意?

“你们可以骂韩雪,但别骂我”本是一句粉丝调侃韩雪的话,但调侃的背后,也映射出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你敢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韩雪”吗?

标签组: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90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