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我们是“一样”的:谏山创在《巨人》中偏心帕岛吗?

发表于话题:谏山创
发布时间:2021-05-12

【剧透】这篇评论起于最近知乎给我推到的一些问题。有些回答表达出了这样的观点:谏山创整部作品大多数篇幅都是在描述帕岛上的事情,陪伴我们的基本都是帕岛上的人;而且,从第一话一直到第三季结束,我们对《巨人》的认知都保持在与帕岛的抗争共情的层面上,如果我们轻而易举就否定了艾连的“灭世”,我们怎么告慰前三季死去的生灵?

然而谏山创真的是这样一个偏心的作者吗?他给予玛莱的情感真的是因为篇幅较短而打了折扣的吗?正好我也在重看漫画,所以就来探索一下谏山创的真正想法吧。

我们来看莱纳和艾连在地下室的经典对谈。

先后顺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


艾连在99-100话这里反复强调的“一样”,到底有怎样的意味?

首先,艾连告诉莱纳,他接下来要做的是与莱纳战士小队当初破坏城墙一样的事:践踏雷贝里欧收容区,给这里无辜的人、有罪的人带来突然的灾难。而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动机也与莱纳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逼不得已。莱纳的战士小队带着玛雷的野心,带着世界的仇恨,带着莱纳的私人愿望,破坏了城墙;而艾连接下来要做的事,也带着帕岛求生的愿望,带着他看到的未来对他的催促,被世界形势对帕岛的恶意逼迫。


再者,墙内与海外,都是“一样的”。他们对于彼此是一样的无知。墙内人以为墙外只有巨人,恐惧、憎恶着墙外世界将近一百年。在真相被揭晓以前,巨人对他们来说就是自由的敌人;他们从未想过,变成巨人的人身上巨大的悲剧。艾连他们走出墙外时,真相才改变了他们对巨人的看法。看着那个趴在爬行留下的沟槽中一动不动的巨人,他们心中再也没法将其视为应当无条件斩杀的恶魔。而墙外人到这时仍尚未与帕岛进行真正的交涉,只是一味相信着岛内人是恶魔,在戴巴家的舵手操纵下将仇恨指向帕拉迪岛,以此来消弭各国间的矛盾。他们是一样的。而岛内岛外都是人而已,都是既有善意也有恶意的人而已,这也是一样的。


在这时的莱纳看来,艾连背负了帕拉迪岛存续的使命。在这样的“正义”下,莱纳不由得跪下:我当时破坏城墙,并没有胸怀大义!我是卑贱的!我当时只是想逞英雄,只是为了那一点点虚荣心,只是因为没脸回去!然而艾连把莱纳扶了起来:没关系,我们确实、果然是一样的。“我想……打从出生就是这样了。我会持续前进……直到驱逐敌人为止。”艾连是在说,我和你莱纳一样,并不都是由“大义”驱使的。我也有自己的私心,我也有渺小的个人理由;就像你想成为英雄一样,我也只是不愿停下前进的脚步;就像你不惜杀人也要满足的虚荣心一样,我也只是想要无边无际的自由;就像你是为了你自己一样,我也没有办法说我是为了全帕岛的人民,我只能说我是为了自己,为了我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伙伴。

是的,岛内和海外,莱纳和艾连,是在很多意义上“一样”的!真正体会到这种一样的人,一定会在阅读那几页漫画的时候想到:从前发生在帕岛上的事,如今也将降临到世界其他地方。艾连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悲惨的不只是他的帕岛,将毫无意义死去的不止是他的调查兵团;同样的苦痛,也将在全世界发生。拥有进击的巨人预知未来能力的艾伦无疑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他将带给世界的,实在太难承受了。所以他才会在救下那个小男孩的时候哭着向他道歉。所以,他才能够放下当初对巨人的深仇大恨:


艾连目睹了多少墙内人的死亡?他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吃掉,眼睁睁地看着上一刻还说笑着的同伴因为自己的选择在一瞬间被巨人杀掉;他是带着怎样的深仇大恨,在当时骂出“努力把你们折磨到死”的啊!然而在这时,艾连却轻描淡写地请求莱纳把这句话忘掉。因为艾连体会得了莱纳,他体会得了世界其他地方将因他死去的人们。从这一刻我们就可以断定,艾连已经无需复仇,他接下来带来灾难也绝非因为仇恨。(至于具体是什么,可以确定的有绝望、悲愤、对自由的追寻,但我们不妨看完结局再说话)或许我们在看后面的地鸣篇时已经忘记了这一点,但是我只能说,至少从这时起,艾连的心中就装得下整个世界。不如说,艾连正因为看到了整个世界,才如此绝望。

尽管篇幅定然较短,但是谏山创绝对没有轻视世界此时受到的苦难。艾连与莱纳的这一番对话,这一个“一样”,就是谏山创对读者的呼吁:《巨人》的读者们啊,你们在前面八十多话中为墙内人唏嘘感叹、流泪、开心、愤怒、绝望多少次,多么深,就要以同样的情感去想象艾伦将给世界带去的灾难。谏山创希望我们读者也能像艾连一样,最大程度动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世界;艾连预知到未来并做出这种决定的时候,心中正是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谏山创才没有犯偏心这种错误;相反,他在这里精彩地将对帕岛人事的情感浓度赋予了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态度上。

让艾连说出“一样”这个词,谏山创在这里直接取消了所有“站队”和“党争”。“你们必须将对帕岛人的情感给予世界其他地方”,大概就是谏山创的潜台词。我们必须想象,世界其他地方正在玩耍的孩子,突然见到超大型巨人从远处踩踏着大地前进;我们必须想象,世界其他地方的军队,其中优秀如艾尔文团长的领导者,其中探索精神如同韩吉一样的人,其中勇猛如同利维兵长的人,我们必须想象他们将要面对的斗争,他们将要付出的牺牲,他们将要失去的东西……这正是玛莱篇的精彩之处。


没错,那么丰富的东西,谏山创当然没有画出来。但是因此就无法想象这种灾难的人,与上面两张图里的加碧又有什么两样?当然,这对于人来说再自然不过了,我也不过是在站着说话不腰疼,谏山创也不过是在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就是会对自己亲眼见过的东西有更为深切的感受,而对遥远的灾难缺乏想象和共情的能力。加碧正是点出了这样的关键词:“跟我们不一样。”这种生活态度,就是人最轻松的生活态度了。因为不一样,所以对方没有感情,没有思想,所以我们不去理解,不去想象,不去倾听,不把对方当人。太轻松了,这样我们就能带着完全的正义感去杀人,带着光荣赴死。

然而这不过是停止思考罢了。从探求世界真相,到面对整个世界,“不要停止思考”,正是《巨人》目前为止对我们发出的有力呼吁之一。

 

PS:难道谏山创只是想要表达一个政治正确的观念?当然不是。好的作品无需回避与政治正确相同的答案就能挺直腰杆,因为它必将给出比政治正确精彩千万倍的理由。我愿意这样相信《巨人》即将到来的结局。

标签组:[进击的巨人] [谏山创] [莱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122.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