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3年后的汶川,涅槃重生,再还人间锦绣

发表于话题:13年后看汶川
发布时间:2021-05-12

  ◎ 李迪 陈科

  汶川,一个坐落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深山峡谷中的城市,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然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仅仅80秒,汶川就遭受重创,生命逝去、建筑垮塌、道路摧毁。这场举世震惊的特大灾难并未将这座城市“击溃”。13年后,这座曾饱经灾难的城市正涅槃重生,再还人间锦绣。

  

  四川阿坝,汶川县城今貌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抗震救灾:智慧与毅力兼具的较量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69226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以上。”回忆起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历程,中共汶川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郭山鹰的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便是这组数据。

  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启动国家救灾一级响应,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的伟大奇迹。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抗震救灾中,党和政府以人为本,重视生命,尊重生命,有效组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顽强坚毅,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民族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郭山鹰说。

  从抢险救援阶段的“生命至上”“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到安置群众阶段的“安民为要”,实施“百日攻坚”——3个月过渡安置450万户家庭……在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之后,又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重建高潮。

  “灾后恢复重建是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难题’,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为受灾群众重建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需要人力之多、智力之广、物力之巨、财力之大,前所未有,这是一场智慧和毅力必须兼具的、旷日持久的抗争与较量。”她说。

  灾后重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绚丽篇章

  在离汶川县城仅有56公里的映秀镇,有大片芍药花竞相开放,四溢的芬芳与醉人的景色让这里焕发生机。

  映秀,曾是汶川地震的震中。灾后的映秀几乎被夷为平地,近一半的人口遇难或者失踪。如今,“新生”的映秀已变成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水小城,犹如一朵生命之花,在曾经的废墟之中,傲然生长。

  “灾后几年时间,汶川用最新的理念、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成绩让一幅幅从悲壮走向豪迈、变灾难为辉煌的绚丽画卷在断壁残垣上映现。”郭山鹰说,灾后重建形成的“汶川模式”更成为一种宝贵经验。

  据四川省统计局发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7年,包括汶川、北川、绵竹、什邡在内的10个极重灾区经济力年均增长13.1%,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所取得的全面胜利,深化了对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没有高效的国家动员和应急救援体系;没有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的强大综合国力,就没有抗击特大灾难的雄厚物质支撑和技术保障。”郭山鹰认为,正是这股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灾后重建的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将犹如中华民族精神的大旗,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她说。

标签组:[地震] [汶川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167.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