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何总有人认为自己拿把刀和棍子就能和野兽打?

发表于话题:没见过世面的鲨鱼
发布时间:2021-05-13

前言:讲真,看到还是很多人连我的答案都没看清就来吐槽我,在我门口立个靶子自己打,外加还用一大堆知乎流传甚广的动物圈谣言来反驳我,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说真的,很多人在猛兽、冷兵器方面的知识真不如贴吧(非秀贴吧优越,因为贴吧面对各吧的话题确实多有专业性,至少在动物战斗力这块知乎真不如几个动物类话题的贴吧)。我也得就一些贴点贴吧观点,因为太长放最后。想看的话跳过正文看后面吧。

正文:

因为“人拿近战冷兵器杀死野兽”有的是充足的案例啊。

更何况野兽是个很大的概念,为什么一定要打死陆地顶尖掠食者老虎才算是打死野兽?被人一铲子拍死的狼不是野兽?被人活活掐死的花豹不是野兽?

“人有了冷兵器就是顶级掠食者”在一定程度上本来就是真理,无数的野兽被人用武器击败,早在热兵器发明以前,人类就靠冷兵器成为了食物链顶端动物。虽说人有群居优势,但单人拿冷兵器,本来在自然界就少有对手。至少一个健康成年男性拿匕首对付一只狼,赢面极大。

而且人用的武器是啥?刀或棍子?棍子姑且不提,刀是什么刀?是小匕首还是大长刀?人类用匕首的战绩前排的答案已经说了,捅死熊甚至捅死鲨鱼。如果是长些的刀呢?

事实就是在钢铁制造的刀刃面前,动物血肉之躯的防御显得无比可笑(不要抬杠拿小刀割不动大型湾鳄或鲸鱼这样的极端例子说事)。

这是你要的砍活物

对付小点的完全就是碾压。很多野兽吹口中所谓的大猫的“速度、反应、力量”在长矛面前完全不够看,可以说完全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而这位仁兄可只是一个工人而已,他猎美洲虎是为了为朋友报仇,而他的技巧全部都是从当地印第安人处学来的,可不是什么顶尖人类。

其实,越了解动物的人,对动物的战斗力有更准确的认识,反而越不会过多吹嘘野兽的战斗力秒天秒地任何人无法战胜。

讲真,我在知乎看了这么多问题,见过很多讨论动物与人类战斗力对比的问题。如顶级格斗高手遇到八达岭老虎,能否保命? 徒手搏击,格斗选手和大猩猩哪个胜算比较大? 野猪的战斗力怎么样? 一类问题。基本上大家知道人徒手空拳,哪怕是最强的格斗家,也打不过大型猛兽,那是没问题的(除非是有些人反黑泰森打不过狐狸,魔山打不过狼这种低级黑的)。在涉及人拿冷兵器的问题里 ,为什么有人认为人带冷兵器还是打不过老虎?大家反驳那个题主认为随便一个人拿冷兵器都能打赢老虎的幼稚思想,也是没问题的。毕竟现在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是小说,知道人体是有极限的,当年网上狂吹地摊小说“唐龙” “西伯利亚训练营打死熊”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是好事。

但是,这样很多人在人的战斗力的认知上就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大家明白了人的肉体是有极限,但很多人却开始反而轻视人的战斗力,甚至忽视人的战斗力,在加上本来多数人就很少去关注动物战斗力,自己没接触过再听听传闻,就造成了对动物战斗力的过分夸大。认为冷兵器甚至是热兵器都没法对一些猛兽快速造成伤害。

比如大猩猩话题下的,

某知乎大V说的,“撕开猎狗”这种东西我不负责打飞轿车4米,怕是连大象都做不到无视钝器的合金皮大猩猩,牛逼!

在关于野猪,

连枪都没用的野猪,强悍!!!熊猫掀翻吉普而只为吃里面的肉包子,还是当兵的人说的,强悍!!!

这些言论你们在这里也许会觉得可笑,但事实上在各自的问题下都是高赞答案或者是被普遍认同的评论。我曾在这些问题下写过回答或评论指出这些动物没大多数想象得那么神,结果就是换来评论一群人喷“有种你自己去动物园和大猩猩/野猪/老虎单挑”一类的你行你上的话......

这是关于大猩猩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猩猩,即在知乎上被人用撞裂动物园玻璃的例子吹成手撕人类拳打狮虎的“银背”大猩猩(曾给某人科普过银背不是物种而是一个年龄段结果人家就是不听)。

这就是吧里的人对大猩猩战斗力的总结。

有人吹大猩猩,然后被众人围观吐槽(大猩猩大圣附体,一棍敲死老虎)

这差不多就是大家对大猩猩战斗力的总结。

这贴完了过后,银背吹消停了一段时间,结果后来来了一个外吧来的人,提了一个这么个天才的问题:给人类的身体各方面强化到大猩猩级别,在加两把大马刀 可否与猫

那位楼主的论调基本就是人必须得有大猩猩的力量才有可能用冷兵器击败大型猫科动物,不然免谈。

首先大家先是吐槽了他为什么要人放弃自身的身体结构优势而去崇尚大猩猩那笨拙的身体结构。

然后他的意思就是人类光靠自身身体素质根本没法跟上大猫的速度,就算拿长矛也刺不中老虎,然后有吧友说。

最后,他的所有神论被众人一个一个吐槽后,最后就得出结论——这个吧里的人都是键盘侠。

如果说大猩猩吹在吧里会被打脸的话,那至少老虎比起大猩猩有真材实料。所以自然会有人问:不吹不黑 多少人拿长武器能杀死老虎???????????

讲真,这问题比打大猩猩有意思的多——因为老虎是真的很强,单独的普通人未经过训练即使拿着长矛也不太可能单挑打过老虎。所以这个贴在吧里还是引起了比较激烈的讨论的。

接下来就有了帖子:【图片】关于多少人拿长兵器能杀虎~发个实战【猛兽吧】_百度贴吧

有相当多的干货。

结论就是在一定规模的持械智人面前,老虎不堪一击(有疑问自己去看贴,别再这里问我)

而接下来这个贴就开始讨论,人类成群持近战冷兵器能够干掉什么级别的猛兽。最后大家都认为干掉现存的最大陆地动物非洲象完全没问题,甚至干掉某些兽脚类恐龙都没问题,最后大家讨论的是超长矛方阵能否对战蜥脚类恐龙(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那开始的“单挑老虎”的问题呢?事实上就像我在补充的开头说的一样,越对动物有了解的人反而越不容易高估动物战斗力。

这是吧里主流观点对人类持械战斗力的认识:

总结一下就是持械的精英人类可以击败现存陆地大多数猛兽。甚至是很多人心中的顶级猛兽:狮虎熊,只要有足够的经验和合适的武器(如长矛),也依旧是可以单挑赢的地步。

假如你要提河马犀牛大象的例子?吹这些被大猫捕杀过的大型食草动物?

那也没关系,玩远程就行了。美国女子狩猎时一箭射死大象(图) 美国女子狩猎时一箭射死大象(图)_西陆网 即使不用弓箭,改用标枪,使用专门放血的枪头投了就跑,大象是追不上人的。很多人以为大象冲刺速度比博尔特还快,事实上是这样的:非洲象实测最快速度不及一般男子【猛兽吧】_百度贴吧

如果硬要考虑极端例子,甚至用地形和这些笨拙的大型动物周旋都是可能的(因为到了大象这种体重,都有在陡坡摔倒摔死自己的事件)

标签组:[动物] [老虎] [大象] [猫科动物] [贴吧] [大猩猩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764.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