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豆瓣8.7分,《觉醒年代》讲出了百年前风云际会的真实历史

发表于话题:觉醒年代的选角
发布时间:2021-05-14

  今天是开工日,不知道艺绽的读者们都正常复工开班了吗?

  艺绽君还是奉行“宇宙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的原则,准时准点来给大家推荐好剧,今天要推荐的这部是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觉醒年代》。

  

  这部剧的来头可不小,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该剧自立项起便备受瞩目,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指导,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局提前数年组织策划精心打造,中央电视台全程参与,为该剧的创作保驾护航。

  题材重大的同时,这部剧在网友中的呼声也很高,艺绽君前几天看豆瓣开分是8.5分,这几天还在持续上升,已经到了8.7分。观众的好评也是不绝于耳。

  

  

  作为一部首次全景式反映建党进程的电视剧,该剧集中反映了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所进行过的种种探索,无数个曾经在历史课本上出现的人物在电视剧里变得鲜活。

  比如,那些说起来都振聋发聩的名字,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元培、胡适、鲁迅等等(以出场顺序排序),都一一在剧中出现。全剧共涉及真名真姓的历史人物上千位,从1915年《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问世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历史,也是一段波澜壮阔、大开大合的历史阶段。

  

  我们能在这部剧里看到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良方而作出的种种努力,从一开篇时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日留学,到陈独秀回国后决定创办《青年杂志》,从蔡元培成为北京大学校长后力主改革,到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鲁迅加入进一步号召进行“白话文运动”,乃至李大钊回国后革命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南陈北李”如何最终走到一起相约建党,是这部剧回答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部讲述重大革命历史进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反映的是宏大主题与英雄人物,但该剧在叙事表达、影像呈现以及拍摄手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明显的创新。故事开场的切入方式都是从个人化的角度,像陈独秀在家高谈阔论,却被自家的两个儿子用青蛙捉弄;李大钊从日本回国,第一天就遇到了北京长辛店的工人葛树贵,到报馆报到的第一天就是为了接济穷苦人借钱。

  这些大人物也经常要就国家的道路选择发生争论,但是所有的争论更多是以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出现,主义与主义之争或存于文字,或传递于语言,而这些不同的探索与争议,恰恰是百年之前革命先烈们历经过的困苦与选择。

  像毛泽东出场时,一路经过的闹市场景,有人在卖孩子,有人坐着洋车吃面包。

  

  讲历史最好看的方式是讲人,最难的也是写人。

  这部剧先后出现了无数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的出场自带光芒,也时常会因为与历史想象不同招惹非议。

  这次《觉醒年代》的选角就很绝,像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就是追求神似,靠演员的表演立住人物,而鲁迅、毛泽东、周恩来以及辜鸿铭、胡适等人物则追求形似,一亮相就“以形服人”,再加上演员传神的二次表演,全剧整体展现出一种大年代下的气质。

  

  鲁迅

  

  毛泽东

  

  周恩来

  

  胡适

  这些关键人物在历史上的关键时刻,也在剧中都得到了极为精彩的刻画。

  像鲁迅出场时的人血馒头――

  

  像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说――

  

  辜鸿铭做《中国人的精神》演讲――

  

  这些经典人物的经典场面,在全剧中不时闪现,他们共同汇聚成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群英会集,但却为国家前途的命运忧虑。

  全剧紧紧围绕“觉醒”的主题,从李大钊写下《厌世心与自觉心》,呼吁国人“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到毛泽东提出了“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心理体力合二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乃至后续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到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觉醒、工人阶级觉醒。

  尽管前路未知,这群时代的探索者依然坚定炙热,从他们探索救国之路付出的实践中,可以一窥革命信仰形成和沉淀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里的影像表达和视听语言也很出色。它不光聚焦于观点的争锋,还有更多通过环境、细节来呈现的时代背景。剧中多次跟随着剧中人的视角,让现在的观众们看到了一个百年前的北京城。

  黄沙时刻吹在脸上,北京大街上各种人林林总总相交而过,穿旗装的和穿旗袍的,穿长衫的和穿西装的,梳着辫子的和戴着礼帽的,送葬队、迎亲队和军队交叉穿行,一段路折射百态人生,将文明杂糅的时代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必须大赞一下该剧的导演张永新,他的上一部作品是《军师联盟》,其实就在拍古装剧的时候对镜头语言做了很多革新,这一次拍《觉醒年代》,也能看出处女座剧组的良苦用心。艺绽君和张永新导演面谈时得知,为了呈现出北京城当年漫天黄沙的实景,剧组专门从外地找了一种细沙,拍摄时用鼓风机对着吹,演员们演下来都是真实的吃了一嘴沙。

  还有时常在镜头里出现的泥泞的路。

  

  张永新还说道,剧中人物的服装其实都考究到确切的材料使用,“当时的年代有没有塑料?扣子是黄铜的还是塑料的?乃至鞋带、帽子等特别具体的道具,当年应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都经过了严格的考据,再按照历史去还原。”

  只有这样的精益求精,追求一个画面的准确,才能呈现整个剧作的完整。过年期间《觉醒年代》的更新并不定时,这直接让观众们觉得不够解渴。如今,春节假期结束,从这周末开始《觉醒年代》就可以继续更新了,对历史感兴趣的观众们,或者就是想看看精彩飙戏场景的观众们,都不妨快快追起来。

  -END-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蔡元培] [青年杂志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5745.html

相关阅读

《高轩过》的创作背景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

2025-07-29

《致酒行》诗词赏析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

2025-07-29

金庸《射雕英雄传》郭靖性格分析

郭靖郭啸天与李萍之子,黄蓉之夫,杨康的结拜兄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浓眉大眼,身强体壮。生性质朴憨厚,还有些愚钝,四岁时才开始说话,但为人朴实方正,忠厚老实,尊师敬老,有刻苦精神。为人正直,有侠义之风...

2025-07-29

《白马啸西风》作品鉴赏

《白马啸西风》故事平凡而简单,一个以德报怨、以爱化解仇恨的爱情悲剧,夹杂了一些悬疑、打斗和趣味性的情节,是一部有着浓烈的血腥味的寓言,一则悲惨哀伤的童话故事。《白马啸西风》故事的背景,原本远离刀光剑影...

2025-07-29

《红楼梦》里大观园为什么非建不可

《红楼梦》中的“一号形象工程”无疑是为了迎接贾元妃回乡省亲,而兴建的大观园及其配套工程。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工程”,但按照现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它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对拉动长安城的内需、提...

2025-07-29

红楼梦里的色彩学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到“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

2025-07-29

金庸《白马啸西风》人物介绍

《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白马啸西风》是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马李三先后遇害拉开序幕,通过“吕梁三杰...

2025-07-29

林黛玉的家产去哪了

一直以来,关于林黛玉家产的问题,被红学家乃至红迷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普遍都认为,林黛玉的家产是被贾府侵吞了,被用来修建省亲别墅了,这个推断对不对呢?我们今天不妨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林黛玉家产之前,...

2025-07-29

林黛玉的“痴”从何而来

关于情榜,我们前文提到宝玉的批语是情不情,那么黛玉得到的批语则是情情,听起来颇象是顰顰二字,宛如是低眉宛转间的一声缠绵无垠的叹息,那样一种清冷的绝决与笃定,果然是黛玉之风。 与宝玉的情不情不同,黛玉只...

2025-07-29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

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汉语成语,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拔帜易帜的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