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今年24岁的许魏洲,刚刚经历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奇妙“旅行”

发表于话题: 许魏洲的小型社死现场
发布时间:2021-05-15

    《青春的回答》MV

    今年24岁的许魏洲,刚刚经历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奇妙“旅行”。

    许魏洲“旅行”的起点是校园的一间教室,因为无意推开一扇门,许魏洲蓦然闯进了一座流动的“时光博物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时间轴上,一个个重大历史节点,被一张张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的经典摄影作品连缀成岁月长廊。

    这场“旅行”的名字,叫《青春的回答》。这支由共青团中央出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承制的MV,将在12月7日正式发布,这支MV是共青团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打造的文化产品,由许魏洲倾情演唱。

    “推开紧闭的窗口,我们用心和世界对话。”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这个年轻阳光的90后青年偶像,向全世界自豪地唱出“青春的回答”。

    “对我来说这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青春的回答》录音地点是深圳的一家录音棚。黄昏时分,许魏洲刚从体育题材影视作品《乒乓》剧组赶来。该剧还未正式开机,过去的这一下午,许魏洲一直在为新剧提前训练乒乓球。

    踏进录音棚后,他立即取出《青春的回答》曲谱,站到话筒前开始练习演唱。这个如今在网络上人气极高的青年偶像,几乎对每一句歌词都“较真到底”,反复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声音,以打磨出最佳状态。即使有时录音棚老师说“OK,这一句可以过了”,他也坚持要过自己心里那一关:“我再唱一遍吧!”

    许魏洲在剧组

    《青春的回答》整首歌彻底录制完,已是午夜时分,但跟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聊起此次录制MV的故事,许魏洲滔滔不绝。“我觉得挺开心的,因为尝试了好多没有尝试过的角色:农民伯伯、教师、地震救援志愿者、中国申奥的工作人员……之前没有体验过这种宏大题材,我很高兴能够参与进来,去一块儿创作,特别开心!”

    许魏洲对MV中一个场景印象尤为深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签下“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许魏洲在剧组

    “录制这支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MV,对我来说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许魏洲说。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2010年上海世博会曾在这个上海年轻人记忆里留下了深刻印记。许魏洲记得,“世博会当时是动员全上海的市民迎接全世界的朋友,我们上海每家每户都会发两张交通卡和世博会的门票。世博会我看了五六次,没有想到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展示各个国家的特色。”

    靠100%的努力做成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这种感觉很酷

在家庭中,外婆对许魏洲影响很大,教会了他两件很重要的事:一是节约,二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许魏洲一直记着外婆说过的话,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就自己处理,每个人活着都有应该做的事。外婆的教导也渗透到许魏洲从艺道路的方方面面。

    17岁时,他会为买到心爱的吉他省吃俭用,每天都在地下室排练。在“2018 Light巡回演唱会泰国站”,许魏洲的外婆也来到了现场。许魏洲用上海话问外婆,“我唱得还可以吧?”“在她眼中,不管我在哪里,有怎样的成就,我都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他说。

    《青春的回答》MV中的许魏洲

    这个当红的人气偶像觉得,自己和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在当下的音乐环境下,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流行歌手,“但是一定不能缺少摇滚精神”。

    许魏洲说自己会永远记得2012年2月2日那一天。当时在上海的一个Livehouse,他自己拉赞助,做宣传,举办了一场“高中生寒假音乐节”。“我觉得靠自己100%的努力,去全情付出做成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这种感觉很酷”。

    进入事业起步阶段,迷茫时刻是难免的,许魏洲曾写下过这样的文字:“没有人不迷茫,它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时时遮挡住大家朝前看的眼睛。挡住了一些光亮,也动摇着一些人的方向。可我一直鼓励着自己,脚下的路还在啊,只是看得不像原本那么远了而已。”

    他遇到过“焦虑到洗头发不能闭眼睛”,压力很大的低谷阶段,也面临过被“键盘侠”攻击很受伤的困惑期。但许魏洲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觉得现在更多的是要以一个平常心去对待这些问题。人不可能永远是成功的,就看你怎么去面对这些挫折和失败”。

    不负人生,活好当下

近两年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粉丝暴涨,但对于走红这件事,许魏洲内心一直秉持着感恩而平和的态度。“平时粉丝们非常贴心,让我多吃点、注意身体、不要感冒、多穿点衣服。”

    五彩斑斓的娱乐圈和近来兴起的“偶像经济”,对年轻艺人的诱惑和压力同在,仿佛人人都在渴求一夜爆红,奋不顾身去拼杀流量,“收割粉丝”。但许魏洲更希望引导粉丝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光是喜欢我”。

    他会嘱咐粉丝:“你们喜欢我就简单一点,随便一点”,不要每天非得追到哪个城市去看他。

    许魏洲在剧组

    “希望他们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只是他们的一个兴趣爱好。”许魏洲认为,自己和粉丝之间是“互相为光”的关系,“一路走来,粉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很感谢他们,也希望和他们分享我的生活、我的音乐,就像朋友一样”。

    在唱歌演戏的同时,许魏洲也深刻感觉到时代环境越来越好,国家经济在发展,大家消费能力快速提升。而他所在的行业生态也有所改善,“比如人们版权意识的增强,推动整个市场更加公正、合理地运行下去”。

    许魏洲期待的前行,始终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踏实地往前走,不必太快。“这3年我觉得基本上每一步都是自己定下的目标,要做什么就去做,做完了再定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在他看来,“不管做任何事情,一定是源于喜欢才可以让我坚持下去。一切动力,都来自热爱。”许魏洲最想为年轻人送出这样的祝福:趁着青春年少,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不负人生,活好当下,不忘初心。

     青年观察家团队与《青春的回答》MV制作团队及许魏洲团队联系,特别准备了2张许魏洲签名照赠予大家。

    只需在文末留言,写下你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壮丽变迁的感受,或者最想对许魏洲说的话,点赞前两名的朋友我们将送出许魏洲的亲笔签名照。

    感谢大家对“青年观察家”的支持,感恩一路有你们相伴。

    文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沈杰群

    图/《青春的回答》MV制作团队、记者提供

    编辑 / 沈少博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欢迎常来漫游

标签组:[旅行] [许魏洲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075.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