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看待《美国囧案》这部美剧?

发表于话题:令人窒息的停车场
发布时间:2021-05-15

原载于公众号:法学生浪

本周review:美国囧案第一季

浪评:四颗星,浪approved。屎尿屁之下,不仅有无厘头,还有阿婆般缜密的逻辑推理。形式上的伪纪录片,更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点。这样一个“囧案”真相背后也让人感慨。

内容简介:汉诺威高中的教职工停车场发生一件离奇的罪案,27位在校老师的座驾遭到极为侮辱的恶作剧,均被喷漆画上JJ的涂鸦,当优等生Alex(卡勒姆·沃西 Calum Worthy饰演)指认疑犯正是Dylan(吉米·塔特罗 Jimmy Tatro饰演)——一个在学校出名的废材,这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在只有Alex的目击证词而没有其他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学校做出了开除Dylan学籍的决定。而这并不是Dylan单单需要面对的困境,更严重的是将要面临刑事处罚和高额的赔偿金。Peter(泰勒·阿尔瓦雷兹 Tyler Alvarez饰演)和Sam(格里芬·格鲁克 Griffin Gluck饰演)是Dylan参加的学校早间秀节目的成员,在Dylan坚称自己无辜后,他们决定以纪录片的形式还原真相。而在纪录片拍摄者Peter和Sam的调查下,却发现每个人讲的都不是真相,每个人都有想要隐藏的东西。

在许多美剧不断在故事层面超越电影的情况下,突破类型瓶颈的唯一方法便是创作出更加有趣优质的内容。而阿浪认为这一部足够有趣。

优点:一、内容加分


本部剧其实故事格局真的比较小,只是一个很小的涂鸦案件。较之《十三个理由》、《名校风暴》这样动辄生死分别,多角恋,背叛的剧情而言,确实少了不少浮夸,多了不少清新。很难想象《美国囧案》要是按照上面两部剧的方式来创作会是怎样的一个灾难的后果。大概跟前两部剧的结果相似:由于人物众多,且关系混乱,很难能够真正塑造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只能靠突破观众的想象下限来苟延残喘。毕竟,“感官刺激主义”的哗然取宠是绝对行不通的


但要是仅仅有单薄的剧情也是不可以的,单薄走向的另一个结局就是老套。这就得谈到这个系列的另一大优点了。


二、形式加分

这部片的形式是伪纪录片形式中的真实犯罪记录的形式。


“伪纪录片”, 又称“仿纪录片” 英文名称是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它常被归类为一种纪录片或电视节目类型,通常带有喜剧的嬉闹性格(大部分真人秀都是用此类形式),但也有非常严肃的伪纪录片。虽然它和纪录片一样都记录着真实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是虚构的,运用讽刺或仿拟的方式来分析社会上的大事件或问题,挑战着人们对于既定事实的认知,以及对于纪录片里的核心命题「真实」的观念。


在伪纪录片里,常常使用历史资料画面或者人物访谈(大头讲话)来讨论过去的事件,要不然就是以真实电影的方式(干涉、介入)去跟拍事件里的当事人。

在这种电影中最常用的拍摄手法就是摆拍,所谓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还往往充当导演的角色。很显然,摆拍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更好的用光,构图,更优美的背景,更漂亮的模特,更戏剧性。


所以伪纪录片带个“伪”字,因为它只是模仿纪录片的一些特征来制作完成,实际上它是属于故事片的范畴的。像《科洛弗档案》、《死亡录像》都属于伪纪录片。


而这部纪录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真是罪案纪录片。而且是将记录者也囊括在其中。这就十分类似于《纽约灾星》中犯罪嫌疑人与记录者的“猫鼠游戏”的博弈,步步惊心。每一步都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美国囧案》中创立了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与纪录片本身是平行存在的。在我们观看的过程中,纪录片在虚构世界也是同步上映的,既给他们的调查创造了不少便利条件,也因为某些隐私处理不到位所带来的灾难。包括证人的崩溃,被记录者自我认知彻底失调,老师名声扫地,友谊的支离破碎等后果。


也正因为需要承担后果,所以《美国囧案》在结果到来的时候,把学校搞得鸡飞狗跳之后,并没有将案件最终结果大肆宣布,仅仅低调指出了另一个嫌疑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起民事纠纷最终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和前途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逻辑加分


整部片的另一大吸睛点,逻辑的缜密。第一集都从人物动机开始倒推,在推翻了一个个证人的证词后,重新审视这一个案件,并且将其重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看得惊心动魄,高潮迭起。这无疑也大大提升了可观赏度。

细节取胜

对于案件的细节抽丝剥茧,包括聚会上的各种小视频,仿真感的同时,充满了细节的真实感。


Closing:

当然,这部剧的结果却让人深思,原来清白无辜的Dylan在众人的刻板印象作用之下,真的跑到了自己仇恨的老师家门口进行涂鸦。这种刻板印象导致的自我认知的失调,彻底摧毁了他。

而他恐惧的来源,正是来自于自己所不认识的人也对他进行的负面评价。原来想回到学校后从良的他,发现不仅老师对他还是原来那样的鄙视“我不认为我看错了你”,周围同学对他没有任何改观。是谁赋予我们权利去真正摧毁一个人呢?


死刑在现代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自然法是否赋予了我们剥夺一个人的生命的权利。用谣言与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去中伤他人,无疑相当于给他人的社会身份下了一道死刑令,那谁又能承担人格毁灭的后果呢?

“我们随着成长,就会有身份认同,意味着从不同事情上,你开始身份认同,产生一种你是谁的感知。当你的身份认同并不是真实的你,总会导致痛苦”。喷子遍地的当今,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吧。

来源:IMDB,百度,以及阿浪自己没什么东西的脑子

标签组:[伪纪录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308.html

相关阅读

后唐闵帝李从厚:权力漩涡中的短命天子

李从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4月),小字菩萨奴,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母亲为昭懿皇后夏氏。他自幼相貌酷似父亲,深得李嗣源宠爱,12岁即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

2025-10-30

平阳昭公主有多厉害?她为唐朝的开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说到平阳昭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公主这一词我们都听说过,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存在,人们一想到公主往往就会滴滴、优雅美丽、柔弱这些词,虽然说大部分历史中的大部...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

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天下局势、实力基础与战略智慧...

2025-10-30

樊顺妃是何出身?她是如何从宫女上位成皇帝妃嫔?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樊顺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但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有人说明朝昏君多,宦官干涉朝政达到封建王朝鼎盛时期,但也有人说,明朝...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慧,更离不开一群忠诚勇猛、战功赫赫的开国...

2025-10-30

王莽改制为何失败?最终却落得如此悲剧的下场

你真的了解王莽改制为何失败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由统治阶层内部发起的改革,其中不乏效果立竿见影的案例,比如让魏国在战国初期称雄数十年的变法,使秦国改头换面并最终...

2025-10-30

宁夏解围:杨荣以智破局的经典案例

永乐初年,西北边陲的宁夏城突遭蒙古大军围困,紧急奏报直抵京师。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时任内阁重臣的杨荣以冷静的判断和精准的推算,不仅化解了军事危机,更展现了其作为战略家的远见卓识。这场事件成为明代历...

2025-10-30

New Jeans即使一审败诉也不回ADOR 将立即上诉

30日,New Jeans五人的法律代理人法务法人世宗宣布“今天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就株式会社Ador针对成员提起的独家合同有效性确认诉讼,宣判了独家合同有效的一审判决”。&ld...

2025-10-30

典故鸟尽弓藏&”讲述的是什么故事?与商圣范蠡有关

典故鸟尽弓藏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斗数年,除了诞生“卧薪尝胆”之外,还诞生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鸟尽弓藏”。而说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著名的“商圣”范蠡。当年,范蠡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

2025-10-30

袁崇焕被杀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吗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被杀。说到明朝的灭亡,袁崇焕可以说是个无法绕过的人物,而关于袁崇焕被杀,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不可否认的是,崇祯的确是个多疑的人,一旦他相信了某个人,那么可以说...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