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比实际上更好看?科学家分析:大概有七个原因_时候

发表于话题:看不到脸的镜子
发布时间:2021-05-18

原标题: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比实际上更好看?科学家分析:大概有七个原因

(不要走开,文末有彩蛋)

“魔镜魔镜,谁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女人呀?”

魔镜:“反正不是你。”

相信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镜子都是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生活物品之一。比如我家的某位小姑娘,走在商场里看见镜子,比《西游记》里“逢塔必扫”的唐僧还要虔诚,必须要去照一照。

当然啦,照镜子这件事无可厚非,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有什么不对呢?只有我这种已经没什么形象可言而又死宅的人来说,才不爱照镜子。

这里有一个冷知识,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专家的研究显示,一个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要比实际上好看30%。负责任地说,我还没有看到这个数据到底是哪位专家通过怎样的方式研究的。不过,镜子里和本人不完全一样,其实是有道理的。镜像的自己,和真实世界的自己,虽然是对称的,但有些不同也是正常的。

因此,如果说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比别人眼里的你更好看,你也不必惊讶。不如,以后试着用镜子挡住脸,只让人看见镜子里的你?

好了,不扯淡了,我们回来说科普。有人还真的对于镜子里比实际更好看这个现象做了分析,对此,他提出了7个可能导致两个自己长得不一样的原因,咱们来看看吧。

翻转的世界: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虽然是对称的,但看起来两个人还是不太一样的。比如你的刘海,会像某一侧偏,到镜子里就变成另一个模样了。

对于我们来说,从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从来都不是别人眼里的自己,而是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见的自己。如果你想看看真实的自己,或许用手机拍照后看相对更准确一点。比如我现在,在镜子旁边放上手机,开前置摄像头,然后看着镜子和手机里的自己,呕……

掌控一切:

在照镜子的时候,你会面部僵硬、纹丝不动、大眼瞪小眼地看镜子里的自己吗?显然不会。为了让自己好看,你就会刻意的调整角度、作出不同的表情、摆出不同的pose,直到满意为止。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你照镜子的原因不是想看自己美不美,而是想看自己怎么样更美。至于别人看你的时候,可就不是随时都处于完美的角度和表情动作了。

光线

在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大脑会帮助我们处理图像,让我们忽略不同位置的光线差异,然后把我们习惯的那张脸展现给我们。

在这一点上,相机就比较诚实了,它不会进行这些光线的调整,而是客观地捕捉到了所有的色调和阴影。因此,摄影师在拍照的时候,才会如此重视场景的光线。

脸是不对称的

我们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介绍了人体的一条冷知识:我们的身体不是完美对称的。虽然看起来好像左右对称,但是左侧器官和右侧器官会有非常微小的差异。比如你的腿,就是像范伟一样,一条比较长,一条比较短。因此,如果在沙漠上迷路了或者你在空旷的场地上蒙着眼睛走,最终都会走出一个直径300多米的圈。

同样的,我们的脸也是一样的。即使再微小,但还是会在对调时出现不一样的效果。不信的话,你在网上下载一张某个明星的照片,然后把这张照片进行左右翻转,是不是看起来有点别扭?

心情不同

做相关研究的Nolan Feeney表示:一个人照镜子的时候,通常都是在家里、车里或者其他相对很放松的环境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比较轻松,表情也更自然、舒展。

而如果是在生活中,你不会随时随地都这么放松。或者是在拍照的时候,是会有一点紧张的,比如担忧照片拍出来会不会好看;或者为了提升拍摄效果故意睁大眼睛、不敢眨眼、尽量笑出来,这也会导致照片里或者生活里的自己与镜子里的自己不完全相同。

注意细节

想一想,你照镜子的时候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当然是化妆或者是检查自己的时候了。因此,在照镜子的时候,你更多地会去在意细节:眉毛画得怎么样?头发疏得好不好?口红涂得匀不匀?

但是,别人在看你的时候,通常不会只抓着细节去看,而是看到一个整体的你,而这正是你在照镜子时花时间比较少的项目。

蜜汁自信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通常都会对自己的容貌有蜜汁自信,他们心里对自己颜值的评价会比客观上要略高一点。他们给受试者分别拍照片,然后修出一张更好看的照片,和一张变丑一点的照片,然后让受试者找出原始照片。结果,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修得更好看的照片,而不是原始的。

同样的,在镜子里,我们的大脑很可能也进行过美化的处理工作。于是,在镜子里的自己,就比实际要更好看一点了。

总结

不管怎么说,一个人有些自信是好事。我们对自己的颜值、能力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让我们免于自暴自弃,并且挑战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当然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过于夸张,还是要深刻地认识自己才行。

如果你想看到真正的自己,其实就像我们说的,用手机拍照就好了。只不过要记得,别开美颜别修图……

(彩蛋:我们不仅对于自己有蜜汁自信,甚至会对和自己相关的事物也是一样的。有调查显示,很多人对自己伴侣智商的评价,也比实际要高……)

人海茫茫,相遇不易。如果你对科学感兴趣,请别忘了关注我,我们不要走散,好吗~

标签组:[摄影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7400.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