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文汇早读 | “外交天团”上新了!汪文斌首次亮相

发表于话题:中国火星天团亮相
发布时间:2021-05-18

早上好!今天是 2020 年 7 月 18 日星期六

" 文汇早读 " 带您

聚焦国内国际新闻热点

浏览今日《文汇报》精彩报道

【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汪文斌今日首次亮相】

7 月 17 日,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在会上她向国内外记者正式介绍了外交部第 32 任发言人、刚刚履新的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汪文斌。

【湖北恩施城市防洪应急响应升为 I 级】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北恩施清江河水位持续上涨。今日 16:30,恩施水位站流量超 3800m?3;/s,水位超过 418.9m。湖北恩施水利防汛抗旱分指挥部发布通知,决定自今天 16:30 起将恩施城市防洪应急响应由 II 级提升为 I 级。

【乌鲁木齐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

7 月 17 日,受疫情防控影响,乌鲁木齐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据了解,部分航司已向旅客发出近期前往乌鲁木齐的出行防疫提示。上午 10 时左右,东海航空发布官方微博表示,应乌鲁木齐机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从 17 日起,乌鲁木齐出港旅客必须持 7 日内核酸检测 " 阴性 " 报告,才能正常办理值机手续。值机柜台、安检通道会查验核酸检测 " 阴性 " 报告;来乌进港旅客要求从 20 号开始,要求持核酸检测 " 阴性 " 报告,除此之外按照之前防控要求执行。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近期将择机实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7 月 17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 7 月下旬到 8 月上旬择机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

【教育部遴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 ( 以下简称示范区和示范校 ) 遴选工作,经各地推荐和专家审核,确定了一批示范区和示范校。教育部要求,示范校要积极开展新课程培训基地学校建设,通过校长教师挂职交流或跟岗学习等方式,加大对薄弱高中和农村学校的对口帮扶力度。示范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对口帮扶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帮扶。

【东京奥运会新赛程公布,首金将在射击赛场诞生】

月 17 日,东京奥运会正式公布了东京奥运会延期至 2021 年举行后的各项目赛程,原则上赛程将与奥运延期前的原定计划保持同步。不过,东京奥组委并未排除赛程调整的可能性。这届仍名为 " 东京 2020" 的盛会将于 2021 年 7 月 24 日开幕,持续至 2021 年 8 月 8 日落幕。不过,与往届奥运会一样,部分项目将提前进行,其中垒球将是首个展开争夺的运动项目(2021 年 7 月 21 日开赛)。而首金则将诞生于射击女子 10 米气步枪赛场,比赛时间为日本当地时间 7 月 24 日早上 8 点半。

【华春莹援引苏轼词回应美官员近期对华密集指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美国司法部长威廉 · 巴尔本周四在密西根州杰拉尔德 · 福特博物馆一场演讲中表示,中国现在正在进行一场经济闪电战,以夺取全球经济的高点,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在 17 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来自法新社的记者就巴尔的上述表态提问。对此,发言人华春莹在回应中援引了一句苏轼的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欧盟举行疫情期间首个面对面峰会,能否就 7500 亿 " 恢复基金 " 达成一致备受关注】

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尽早使欧盟成员国从经济创伤中恢复,欧盟各国领导人 17 日至 18 日齐聚布鲁塞尔,参加疫情暴发以来的首次面对面峰会。本次峰会聚焦高达 7500 亿欧元的 " 恢复基金 " 等议题。

【排除万难,与君重逢!2020 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 7 月 25 日起举办】

昨天,2020 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官宣。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 7 月 25 日至 8 月 2 日举办,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的举办日期为 8 月 3 日至 8 月 7 日。这是全球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和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影视节。

特殊时期背负特殊使命。2020 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将在严格疫情防控前提下,以线下线上并举的方式,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办节带来的影响,满足人民群众的观影观剧需求,促进影视行业复工复业,提振产业发展信心,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影视文化繁荣兴盛。>>详情

【特朗普会输掉这场大选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 15 日晚发表声明,任命其连任竞选团队副竞选经理斯特皮恩担任竞选经理。声明说,现任竞选经理帕斯凯尔改任竞选团队高级顾问。据美媒披露,近几周来,特朗普在着手改组连任竞选团队,重新调整竞选战略。

在疫情愈发严峻、经济形势不确定、反种族主义抗议示威和党内建制派倒戈的四重危机下,特朗普几乎在所有的民调中都落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 10% 左右,在一些传统摇摆州上也是差距明显 , 这让他不得不在最后几个月放手一搏。>>详情

【褪去 " 不够穿 " 的标签,写满 " 可持续 " 的情怀】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 " 衣 " 中清晰可见。国家统计局 2018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增长均超 40 倍。家庭衣着开支的增加,印证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

【文人园林如何成为江南文化最重要的符号之一】

  国内首个 " 江南文化艺术展 "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上博也变身为一座精致的 " 江南园林 ",黛瓦白墙的装饰和古朴雅致的意象不仅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也凸显了 " 园林 " 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早已成为江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 " 符号 " 之一。

【刘心武:三台《吉赛尔》】

个体生命的审美活动,必受所处时空的制约。从审美的角度,把自己历来的审美经历、审美经验、审美变化,都反刍成珍珠宝石,穿成项链,挂在灵魂的脖颈上,那也就不枉在世为人一趟了。

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气预报:阴到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明天多云,午后局部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偏南风 3-4 级。今天最高温度 31 度,明天最低温度 26 度。今天相对湿度 60%-95%。中心城区重点区域今天最高气温预报:徐家汇 31 度,人民广场 31 度,陆家嘴 31 度。

编辑:邵大卫 孙欣祺

来源:文汇

标签组:[汪文斌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123.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