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后天八卦罗盘,如何能看懂罗盘啊

发表于话题:如何背八卦口诀
发布时间:2021-05-07

1,如何能看懂罗盘啊

http://www.chinaqking.com/content/PrintArticle.aspx?newsid=28405这有 !玩转罗盘什么是风水?风水就是地球环境工程学。磁场和方位的测量工具,主要就是罗盘。一个风水师如果没有罗盘,就如同一个读书人不读书一样荒唐。所以,哪怕仅仅是为了装点一下门面,你都有必要买一个罗盘。更何况,据说罗盘本身就有避邪化煞的功能。注意,罗盘不要随便买!一个能用的罗盘首先必须由天盘和地盘两部分组成(如图1),外面的方盘叫地盘,中间的圆盘叫天盘,这是取“天圆地方”的意思。也因 此,罗盘又叫“元旦盘”。天盘盘面是各种刻度和分区,中心放指南针的圆形区域叫做天池。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圆形的罗盘——即只是光秃秃的天盘,而没有地盘, 这种只能当指南针用。下面这些挑选罗盘时的注意事项,请兄弟们要认真阅读:1,天盘以及天盘上的各层一定得是活动的,转动起来不能太涩,但也不能太灵活,最好是用手能顺利转动,不用手动就不会转动的那种,否则很难准确定位;2,地盘上必须有成直角交叉关系的两条红线,这代表赤道和子午线。地盘的子午线、天池中的子午线、指南针、天盘上对应刻度0°和180°,三者要能够完全重合;3,测试指南针的灵敏度。把罗盘水平放置,等指南针停止晃动时,拿出手机或者钥匙串在旁边晃一下,看看指针有无轻微偏移和颤动;4,尽量挑分层少一点的罗盘,贪多嚼不烂。有些综合罗盘,分区甚至达三四十层之多。对菜鸟来说,真的不容易看懂。一般最多十几层的就可以了,而常用到的只有四五层。(图2)NO2.看懂罗盘把一个综合罗盘拿在手里,能完全看得懂的人少之又少。这是因为风水学的流派很多,出了一个新流派往往就根据自己的理论,在罗盘上添加一层。所以,除非是精通各家理论的达人,一般能看懂十二层以上就能算是高手了。如图3所示,磁针所指向的这些方位称为“山”。罗盘上将一个圆周总共分为二十四个方位,即每15°一个方位。这些方位用十二地支、八天干,以及四维来表示。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八天干,即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天干之数本来有十个,在罗盘中戊、己两天干被写在中央区域,表示中央土位,中央不在二十四山之内。四维,即艮、巽、坤、乾。这是八卦中的四个卦象,罗盘中用到的四个卦象,却是用其在“后天八卦”中的方位:艮=东北方;巽=东南方;坤=西南方、乾=西北方。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顺序及方位见图4。二十四山是罗盘上的基本方位,其中有四个方位尤其重要,必须记牢:子午卯酉。这也是学术数必须知道的四字诀。子=北方;午=南方;卯=东方;酉=西方。罗盘上东南西北的次序,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搞错。既然知道了“山”这个专业术语,还要知道“向”,即坐“山”朝“向”。比如北京故宫就是“午山子向”——坐北朝南。今后我们应该说某一栋建筑物是“×山×向”,而不能再捧着罗盘说什么“坐 ×朝×”之类的外行话了,免得让人笑话。NO3.罗盘操练方法我们看电影里,风水先生在揭开罗盘上盖着的红布准备使用前,总会念念有词,他们念的是罗盘“开盘咒”,为房屋(即阳宅)定山向念的咒是:天旋地旋九星旋,阴阳和合显自尊,五行生克各在位,趋吉避凶降周全。不过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房屋选址之前的定山向,而是为我们已经居住了N年的房屋测山向——看看它的磁场如何,方位怎样——所以这个咒就甭念了。好了,现在,拿起你的罗盘,我们一起操练起来!第一步,走到门外,距大门口七个脚印,大约三步远的位置,转过身来面对大门。第二步,先要调整好罗盘,即让地盘的子午线、天池中的子午线,以及磁针三者相重合。注意,天池子午线的南北向与磁针的南北极,一定要一致,千万别颠倒了!第三步,把调整好的罗盘水平放在胸前,一定要水平!让罗盘的平面跟大门所在的平面呈垂直关系。如果没有那个功夫的话,就把罗盘放在平地上!让地盘的边线与大门门槛互相平行。除非你家是午山子向,否则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磁针跟地盘上的子午线不再重合,而有了一个交角。第四步,请转动天盘,让天池中的子午线与磁针相重合——第五步,不要激动,仍然要保持罗盘水平。这时候,来看看地盘上那根子午线与天盘上的什么方位相重合。把二十四山上的这两个方位记下来。这个子午线在天盘上的方位就是你家房屋的山向,靠大门的一方为“坐”,靠自己的一方为“向”。当你成功测出你家房屋的山向,那么恭喜,你已经摸着风水的门槛了。

2,罗盘的24方位分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一直觉得罗盘很好看,也很喜欢,因此,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东东,但是始终没有搞明白怎么用!下面给楼主摘抄过来,希望有用:

罗盘是测定方位的仪器,航空航海必不可少。旅游也要用它。宇宙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吉星(被太阳照亮和自己能发亮的星)和黑道中凶星,阳基要迎吉避凶。地面上四面八方物质属性和自然现象与阳基所在方位要选择相生,避开相克。水流方向与阳基朝向要取顺舍反等。要准确测定,必须使用罗盘。

罗盘的构造和内容:1.中央透明小圆盒称“天池”,保护磁针。2.红色磁性针头,在地磁作用下指向南,称“指南针”,是罗盘的主件。3.南北红线(有的罗盘没有)称“子午线”。4.圆圈层,内为地盘,中为人盘,外为天盘。根据需要择盘使用。有单项罗盘,供单项使用。5。盘中罗列着八卦、天干、地支、星座、甲子、代号等内容。

罗经日,“罗盘径尺二应12个月。围三尺有六应于年。层廿四应于24节气。以其搜罗天地之蕴,上拨星辰之度,下察山水之躔(读缠)。天池主宰于中。廿四层筒繁不同,有一层一义,有二层一义,有数层一义。”罗经又曰:“八卦始于伏羲而盛于周。”“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指阴阳,明亮白色代表阳,黑暗黑色代表阴。白色中的黑点,黑色中的白点,代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白天黑夜各12小时,春分至秋分白天超过12小时, 占了黑夜时间,阳中有阴。秋分至春分黑夜超过12小时,占了白天时间,阴中有阻。这是日属阳,夜属阴。明属阳,暗属阴。向着大阳属阳,背着太阳属阴等。

天干的阴阳,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末、酉、亥属阴。

两仪又指南极和北极。以地支12个字排列,从“子’(北极)到“午”{南极)划一直线称”子午”线。北方.离大—阳远用“子”代表,南方离大阳近用“午”代表。根据日照时间长短把罗盘分成两半,就有了东南西北四向,印四象。

四象由28宿组成,各有七颗星座。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称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星,称南方栖鸟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星称,白虎。北方斗、牛、女、虎、危、室、壁七星龟蛇合体,称玄武。四象又称四兽。

在四象边角增加四隅,成了八方卦位。罗经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取诸身,远取诸物,通神明之德,以情万物。”以文王后天八卦为例,震为东方雷属木.离为南方火属火,兑为西方泽属金,坎为北方水属水,巽(读逊)为东南风属木,坤为西南地属土,艮(读梗)为东北山属土,乾为西北天属金。

八卦的八个代号,随着对宇宙的不断发现,罗盘设计师的理解不同,八个代号的排列位置有变化。如文王八卦(称后天八卦),乾在西北代表天,坤在西南代表地。伏羲八卦(称先天八卦),乾在北方代表天,坤在南方代表地。它们方位不同,代表内容是相同的。如乾代表天,男,属阳;坤代表地,女,属阴。八卦以外层次内容是围绕八卦方位来确定的。所以,八卦代号排列变化、代号图案变化不影响罗盘使用效果。这些局限于当时历史条件的认识,如果今后罗盘盛行,会有一个新的统一认识。

九星,即贪狼、巨门、廉贞、禄存、破军、武曲、文曲、左辅、右弼。

十二宫,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以天池为中心,划成,24等分。把天干中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个宇,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女12个字,八卦中乾、坤、巽、艮4个字排列成24向 (山)。在24向的圆圈内外按规定位置写上八卦代号,春、夏、秋、冬四季,金、水、木、火、土五行,青.、赤、白、黑、黄五色(或称五气)24节气12宫九星和九星的辅星等。以东方为例,四象青龙,八卦震,四季春,五行木,五色青, 24节气春分,地支卯,九星廉贞,辅星天衡等。

24向应用极为广泛,每卦必用。把360度划成24等分,每等分15度。在15度内测准阳基或住宅所处方位,上应何星,前后左右应何物质现象属性,以及水流方向和山形来龙去脉等,难度很大。24向准确率直接影响到罗盘的使用效果。

“甲子”是天干、地支搭配成60组,用来纪年月日时。第一组是“甲子”,所以用“甲子”为题,写在与八卦和28宿有关的.格子内》用“甲子”分别与24向内的内容推算出64卦。每卦分六爻。每爻写上凶吉两面的简单按语。风水先生借此随心所欲地信口雌黄。

3,谁知道罗盘的原理和发明者?

罗盘 罗盘是理气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

4,为什么罗盘外面地盘的子午线与里面的指南针指南指...

把一个综合罗盘拿在手里,能完全看得懂的人少之又少。这是因为风水学的流派很多,出了一个新流派往往就根据自己的理论,在罗盘上添加一层。所以,除非是精通各家理论的达人,一般能看懂十二层以上就能算是高手了。 如图3所示,磁针所指向的这些...

5,罗盘八卦方位与八卦口诀为什么不同?

这个八卦分为伏羲先天八卦跟周文王后天八卦两种。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罗盘上面的八卦方位用的是后天八卦,八卦口诀用的是先天八卦。

6,为什么风水罗盘有的用先天八卦有的用后天八卦?

风水门派数十上百,各个门派都有自己的绝技,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终归是从易经这颗大树上分出的枝杈。目前比较正统的门派有三个:山西派、江西派及福建派。

山西派:郭公风水,郭公即郭璞,晋朝人,为风水学的开山鼻祖,郭公第一个为风水确立了“葬者,藏也,乘生气也。”的定义,被后世所有门派作为中心思想。其传承已到第七十二代:郭福星。郭福星老师一生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传播风水学,为社会造福。

江西派:杨公风水,杨公即杨筠松,因其用自身风水知识帮助大量人群脱贫致富,又得名“杨救贫”。

这二人后世将二人合成“郭杨风水”。

还有一个福建派:福建派为玄空风水,创始人为杨公的弟子王寂。其学说广传于广东、福建、港台地区、东南亚。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罗盘

罗盘是理气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风水罗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又名风水罗经,最早用于航海、后应用于风水地理等。风水师认为罗盘是理气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西洋介绍罗盘的书最早见于13世纪初,比《萍洲可谈》等书的记载要晚100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水浮针和磁针偏角。而哥伦布在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针的偏角,比沈括的记载要晚400多年。近代各国舰船上通用的是液体磁罗经,这是航海技术上的重要创造。

标签: 八卦

标签组:[八卦方位] [风水] [罗盘] [八卦图] [后天八卦] [子午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73.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