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拳论】八卦掌三十六歌诀与四十八法诀_变化

发表于话题:如何背八卦口诀
发布时间:2021-05-07

原标题:【拳论】八卦掌三十六歌诀与四十八法诀

三十六歌诀

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合膝抓地牢。沉肩坠肘伸前掌,二目须冲虎口瞧。

后肘先叠肘掩心,掌再翻塌向前跟。跟到前肘合抱力,前后两手一团神。

步弯脚直向前伸,形如推磨一般真。屈膝随胯腰扭足,眼到三面不摇身。

一势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左换右兮右换左,抽身倒步自合机。

步即转兮手即随,后掌穿出前掌回。去来来去无二致,要如弩箭离弦飞。

穿时直掌贴肘行,后肩改做前肩成。看准距离莫犹豫,脚入裆兮是准绳。

胸欲空兮气欲沉,背紧肩垂臂前伸。气到丹田缩谷道,直拔颠顶贯精神。

走时周身莫动摇,全凭膝下两相交。低盘虽讲平膝胯,中盘也要下腿腰。

抿唇闭口舌顶腭,呼吸全凭鼻孔过。力用极处哼哈泄,混元一气此为得。

掌形虎口要撑圆,中指无名裂缝开。先戳后打使腕骨,松膀长腰跟步钻。

上步合膝倒步掰,换掌换步矮身骸。进退退进随机势,只须腰腿巧安排。

此掌与人大不同,进步抬前乃有功。退步还先退后足,跨步尽外要离中。

此掌与人大不同,手未动兮膀先攻。未从前伸先后缩,吸足再吐力独丰。

此掌与人大不同,前掌后掌力相通。欲使梢兮先动跟,招招如是不得松。

此掌与人大不同,未击西兮先声东。指上打下人莫测,卷珠倒流更神通。

天下精术怕三穿,不走门外是枉然。他走外兮我走内,伸手即得不费难。

掌使一面不为功,至少仍须两面通。一横一直三角手,使人如在我怀中。

高欲低兮矮欲扬,斜身绕步不须忙。斜翻倒翻腰着力,翻到极处力要刚。

人道掌法胜在刚,郭老曾言柔内藏。个中也有人知味,刚柔相济是所长。

刚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他人之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法扬。

用到极处须转身,脱身化形不留痕。如何变化端在步,出入进退腰先伸。

转掌之神颈骨传,转颈扭项手当先。变时缩颈发时伸,要如神龙首尾连。

打人凭手膀为根,膀在肩端不会伸。欲要进时进前步,若进后步枉劳神。

力足发自筋与骨,骨中出硬筋相随。足根大筋通脑脊,发招跟步力能摧。

眼到手到腰腿到,心真神真力又真。三真四到合一处,防己有余能胜人。

力要刚兮更要柔,刚柔偏重功难收。过刚必折真物理,优柔太盛等于休。

刚柔相济是何言,刚柔相辅总无难。刚柔当用乾坤手,掀天揭地海波澜。  

人刚我柔是正方,我刚人柔法亦良。刚柔相遇腰求胜,解此纠纷步法强。

步法动时腰先提,收缩合宜显神奇。足欲动时腰不动,踉跄迈去误时机。  

转身变法步莫长,擦地而行莫要慌。看准来势方伸手,巧女穿针稳如刚。

人持利器我不慌,飞剑遥遥到身旁。看他来路哼哈避,邪不胜正法颇良。

短兵相接似难防,哪怕锋利似鱼肠。伸手来取囊中物,指山打磨妙中藏。  

人众我寡力难挡,巧破千钧莫要忙。一手不劳凭指力,犁牛犹怕反弓张。   

伸手不见掌前伸,又无油松照彼身。收缩眼皮努睛看,底盘掌使显神奇。   

冰天雪地雨泞滑,前脚横使且莫差。翻身切忌螺丝转,高低紧避乃为佳。   

用时最要是精神,精神焕发耳目真。任凭他人飞燕手,蚁鸣我听虎龙吟。

歌赞

掌法拳法与要义,传出日久或忘记。我歌掌诀三十六,字字句句有真意。

八卦掌四十八法诀

(一)身法

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手脚俱到腰欠力,去时迟慢难抽回。

(二)相法

对御群敌相法先,未曾进步退当然。退步审势知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三)步法

未曾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四)迈法

功夫本从变步来,两手变化随步开。高挑低搂横掩避,推托带领不离怀。

(五)连步法

连步必三费功夫,使手要简自然无。搭手转身是空手,机会恰巧是江湖。

(六)囤步法

囤步不要两相齐,前虚后实差相宜。若要站齐前后仰,亦且腰短少灵机。

(七)手法诀

偏沉则随双重滞,外硬里软拈枪势。横推里勾身有主,只有吸手腰腹随。

(八)力法诀

人说冷弹快硬脆,我说冷弹是一般。脆硬细分无二致,发动全凭心力含。

(九)存力法

只会使力不会存,力过犹如箭离弦。不但无功且有害,轻输重折而伤身。

(十)续力法

力着他人根已断,若再续力彼难逃。此时惟有冲前步,长膀长腰一齐交。

(十一)降人法

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兮不为佳。最好比人高一招,盼顾中定不空发。

(十二)决胜法

彼力千钧快如梭,避强用顺快步挪。千人只有三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

(十三)运用诀

高打矮兮矮打高,斜打胖兮不须摇。若遇瘦长凭捋带,年迈无功上下瞧。

(十四)封闭法

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迂。肩肘腕胯膝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

(十五)接拳法

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你越快兮我越慢,我若发时神鬼夸。

(十六)摘解法

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刺目势难敌。

(十七)接单补双法

莫说两手仗坚兵,一来一往是其能。闭住右手左无用,双手齐来更无功。

(十八)指山打磨法

他人来手我不然,侧身还击彼自还。他若还时我入手,他若封时三手连。

(十九)脱身化影法

他不来时我叫来,他要来时我化开。不须手避凭身法,步步不离两肘间。

(二十)背后转身法

伸手要小步要大,开步半跨贴身抓。跨步落地蹲身转,他要转时我鹰拿。

(二十一)磕砸劈撞法

彼来迅疾我更先,砸右换步左手粘。左来加肘桩横立,双来乾坤手摇圈。

(二十二)半圈手法

他人手法多直线,跨上半步如等闲。即或指直打斜法,再跨半步不相干。

(二十三)整圈手法

四面敌皆敌我在中,穿花打柳任西东。八方凭势风云变,不守呆势不走空。

(二十四)心眼法

心为大将眼为法,见景生情能制他。最忌心痴眼不准,手忙脚乱费周折。

(二十五)定眼法

四面刀枪乱如麻,又当昏夜月无光。矮身定睛招路广,步步弯行必赢他。

(二十六)接器法

长短单双器固精,算来不如两手灵。铁掌练来兵一样,双手偏找横腕行。

(二十七)保身法

以强制弱不足夸,以弱胜强方是法。任他离弦箭硬快,左右磨身保无差。

(二十八)乱人法

心乱先从眼上乱,千招不如掌一穿。对准鼻梁连环使,跨步制人左右换。

(二十九)开合法

欲合先开是一般,见开防合不二传。诈败佯输知卷土,指东打西意中含。

(三十)定身法

任他千手千眼快,守住中身是枉然。不到要时不伸手,伸手即便发手还。

(三十一)求近法

封闭固是护身招,躲过他人自逍遥。切忌远出尺步外,开门绕道法不牢。

(三十二)六路法

他人六路足可言,我掌六路更可观。动步即能各方顾,瞻前顾后自无难。

(三十三)不二法

法不准兮不妄发,发不中兮再连发。任他手法多灵巧,不勾魂魄也摧身。

(三十四)防滑法

冰天雪地步难牢,前横后直记心梢。转动须用小开步,切忌挺身法打高。

(三十五)稳步法

步不稳兮身必摇,脚踏实地胜千招。进驱足趾退悬踵,不扣步兮莫回瞧。

(三十六)小步法

回身转步必须小,步大全身难灵巧。欲要转身迈半步,人难擒兮人不晓。

(三十七)掌法诀

掌法虽分上中下,上下不过是掌架。圆转自如唯中盘,高下全从此变化。

(三十八)忌俯法

低头如同眼不开,亦且身易往前栽。低头猫腰中枢死,疾步迅掌使不来。

(三十九)忌仰法

紧背空胸静中求,挺胸坦腹悔难收。迭肚吸腰来不及,最怕转身不自由。

(四十)正身法

全身力量在中枢,自身歪斜力不周。别看步弯身必正,发手如箭不停留。

(四十一)辅身法

身如君王腰腿臣,君正臣强可制人。进退躲闪凭身法,若无腰腿不生神。

(四十二)扭身法

人来制我己贴身,此时手脚不赢人。左右吸收用扭法,化险为夷把人擒。

(四十三)跨步侧身法

穿梭直入势难停,先发制人显他能。若遇比手接连退,不如跨步侧身灵。

(四十四)左右甩身法

闪躲东方西又来,摇身一变甩身开。左右连环皆如此,前推后捋腰安排。

(四十五)蹲步沉身法

路遇身高架大汉,举手招封势所难。盘步沉身使犹下,入我机关使法宽。

(四十六)忌拿法

八卦之手不讲拿,我拿人兮我亦差。设若人多不方便,直出直入也堪夸。

(四十七)忌站法

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

(四十八)太上法

力要足活招要准,即或使空三不紊。招套招兮无穷极,精神法术在乎纯。

歌诀赞

四十八法意真切,练练说说不为神。要得所传神功到,几人三年试验深。

四十八法甚难求,见招使招不自由。十年纯功研究到,单人凭艺遨五洲。

标签组:[文化] [游身八卦连环掌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75.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