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吴京习武,饺子学医,“科班出身”还重要吗?_电影

发表于话题:被学医耽误了的演员
发布时间:2021-05-31

原标题:吴京习武,饺子学医,“科班出身”还重要吗?

◎10月8日(周二)22:54,本期《今日影评》特邀影评人谭飞,与您一同聊一聊:“后众拍时代”,导演门槛变了吗?敬请关注。

今天我们想聊一个既严肃又带劲的话题...emmm保守估计,可能要得罪电影圈一半的人。

先明确一下我们的讨论背景吧?

据悉,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代表中国内地参选2020年第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原最佳外语片)。

另外,经历完总票房超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亿元的“史上最强国庆档”,电影从业者们仿佛被注入了又一针强心剂——中国电影的小小“低潮”似乎就这样消散,拨云见日之后,我们迎来了新的时期。

影评君到底想搞什么事情?

咳咳,影评君在第一时间关注到行业的全新走势,请来了同样喜欢品头论足话电影影评人谭飞,聊聊这后众拍时代下,导演门槛到底有什么变化?

关键词:后众拍时代

tips:

2017年3月,《今日影评》曾邀请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聊“众拍时代”,分析当时演员、编剧、经纪人、作家、歌手等纷纷跨行当导演的情况下,导演的专业门槛究竟何在。如今,我们跨入了“后众拍时代”,“热钱”退潮,对电影内容与质量的大大提升。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我们斗胆扔出三个麻辣提问如下:

“外行”导演占据中国影史票房前三甲?

电影拍不好,我还能甩锅观众审美吗?

人傻钱多、想投电影,我该注意点啥?

话题一出,就感觉遍地是“瓜”,待小编娓娓道来。

惊!“外行”占领票房榜?

“外行”占领了中国票房前三位宝座?

放眼中国影史票房前三甲,第三名《流浪地球》导演是郭帆第二名《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是饺子第一名《战狼Ⅱ》导演则是吴京

而这三位导演都不是学电影出身——吴京出身体育世家,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曾获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28岁才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郭帆则是海南大学法学院学士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硕士

没学过电影=外行??

谭飞首先表明,“这话是有失公允的,他们不叫外行,他们只是从影视圈其他分支领域涉足到这一领域,他们在专业层面上是专业的。

而这一现象也映照着“后众拍时代”的最大特色,一方面它继承了“众拍时代”的包容与多元,不是只有导演系的人才能拍电影;另一方面它与“众拍时代”又有着质的不同——跨行也要求很高的专业能力。比如,这三位导演就都受过专业培训。

另外,被误认为“外行”的非科班出身导演虽承受着更大的专业知识补充学习压力,却也有着科班出身导演难以比拟的优势。

正是因为他们原先并不在影视圈内“打滚”,他们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经验与社会认知,从“普通观众”而来的经历,使得他们对观众喜好有着更敏锐的判断,从行业角度来说,这是极有利于电影行业多元化发展的。

实际上,正是以吴京、饺子、郭帆三位为代表的非科班出身导演向我们印证了“后众拍时代”的到来。简单来说,无论你是谁,你都可以“拍电影”,但想要真正受到认可,“流量”真不够,内容才为王。

“前众拍时代很多人一见到我就说,谭老师,我想拍一个拿奖的电影”,谭飞回忆道。

“但实际上,但凡带着我要拿奖,或者票房很高的这种目的,你就会在路上走偏。因为艺术的路上跑偏了,你可能就回不了头了。

咦,这届观众还可以?

曾经有个引爆知乎、豆瓣等各种影迷集聚地的犀利观点,叫做“这届观众不行”

有人赞成,举出一大波质量一般、甚至粗制滥造的电影为佐证,表明大多数观众无法辨别真正优质的电影;但也有人强调,电影人应该踏踏实实拍电影,真正的好电影一定会受到观众认可

连人民网都下场辩论?

建议电影人应该认真耕耘作品之后,人民网也客观评价了当时的电影市场,提出应让“质量”先行

“不可否认,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粉丝盲目追星、制作人热衷于用‘小鲜肉’吸引眼球、投资方极力追逐‘粉丝经济’等现象,确实存在。这在客观上,也制造了一种怪现象:质量不高,却票房高企;骂声一片,却上座率居高。但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粉丝,还是演员,抑或是制片人,都需要以质量作为准绳。

“说实话,这一两年中国观众可不好蒙。”

谈到观众角度,谭飞强调后众拍时代的观众审美已有大大提升,这届观众真的“还可以”。

“前几年我们真的看到一些不好的电影,可能票房很好。但你发现没有,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票房高的电影都是制作精良、演员表演出色的,就说明现在观众的审美能力也在进步。”

“曾经有一个时代,票房高,其实自己还有点不好意思。”谭飞说起前几年的电影市场,表示那时的确存在“票房”与“口碑”对立的情况。“那个时候可能还真没有水军,很多人发自内心地指责高票房电影,说你们就是为了追求票房,非常世俗。

在众生喧哗时代之后,观众清醒了,“已经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可能在今后还会有更高的观赏水平”。票房高绝不再是“坏事”,但它同样也绝不是唯一的评价体系。

谭飞呼吁,“我希望从业者也能清醒”

我们希望导演能拍出质量好、票房高的电影。

啊,电影我该怎么投

在上文讨论的创作者专业度观众专业度之后,这个问题指向了后众拍时代出现的本质原因——

市场变了。

“这个市场就包括资本力量,热钱退潮,原来的‘唯票房论’就打破了,‘唯流量论’也打破了。

谭飞表示,前几年烂片涌现背后很大的原因在于资本运作,一部作品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创作者的愿望和观众的期许,它附加了太多别的东西,甚至是出品公司的上市需求。

谈到电影案例《上海堡垒》,谭飞感慨良多。“《上海堡垒》是资本时代最后的一次败相的呈现。它可能就是在当年资本热潮中筹备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这样。可能主创者心中想的是票房20亿起步吧,结果只有1.2亿,只有原来希望值的百分之几。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如今,当热钱因素褪去,上市欲望消失,投资方没那么高的票房要求,导演就得到了“好好拍个东西”的空间,“这个时候市场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放置于几年前,“跨界”导演的频繁出现,也是因为其背后有资本的追捧。但现在,资本走了,观众“就想看好电影”,于是,导演的门槛也变了。

那么,投资人到底该怎么投?

对于投资人,谭飞有以下几点建议?

1、放下对“人脉资源”的盲目追求。

2、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审美能力与前瞻能力。

3、事事最好亲力亲为,不要当“跷脚老板”。

4、尊重专业人士。

简而言之,在这个观众审美专业化,优质制作团队专业化后众拍时代,作为投资人,想在电影行业分一杯羹,核心还是——请专业一点。

后众拍时代下,

好导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中国瞬间 | 要论后劲最足,我只服这部电影

中国瞬间 | 喜马拉雅,不止攀登者眼中的高度

中国瞬间 | 英雄扎堆的国庆档,最不该错过这位孤胆英雄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标签组:[影视] [电影] [吴京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021.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