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袁隆平“当”动画片主角,被萌翻的网友“疯狂打Call”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Q版形象
发布时间:2021-05-31

  剁椒蒸鱼,蘑菇炖羊肉,配上白面馒头,再用大米、大豆煮碗粥,餐后再来两块西甜瓜……足以吃得营养又满足。

  要配齐这一餐,你只需去趟菜场,就能买回所有食材。而在并不遥远的过去,则必须手握粮票、肉票等票证,才能换回一桌好菜。

  站在“舌尖”看中国,从供给不足、种类有限到品种丰富、营养美味的飞跃背后,离不开杂交水稻专家、作物遗传育种专家、蔬菜育种专家、鱼类遗传育种专家、菌物学家等“农学天团”的不懈努力。

  为了让餐桌前的你更了解餐桌后的“农学天团”,新华网新华媒体创意工场有个创意——制作一部动画短片,请卡通版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当主角,带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寻味“房游”。

  “新华皮克斯”上线,Q版院士“成团出道”

  一阵风,吹跑了收藏在笔记本中的粮票、肉票等票证。紧接着,动画主角出场,白衣长裤、清瘦又矍铄的形象,即使是卡通人,也让人认得出这是“袁隆平”。“袁老”追随粮票,顺着台灯跳上桌子,又身手敏捷地攀上中国农业信息科学奠基人之一“孙九林”院士的无人机。

  无人机降落到了衣柜里,衣柜里除了毛衣,还有一群胖嘟嘟活泼泼的绵羊。在羊群中忙碌的,是羊与羊毛学专家“刘守仁”院士。

  接下来,“袁老”在森林乐园中邂逅了菌物专家“李玉”院士,见证了40多年来我国菌物产业发展的“N级跳”;在鱼缸中遇到乘荷叶而来的“鱼圣”刘筠院士之子、同为鱼类遗传育种专家的“刘少军”院士;在冰箱里,“袁老”又见到了园艺学专家“吴明珠”院士,“吴明珠”身旁有一个小西瓜和一个三倍个头的大西瓜,象征全国西瓜产量的翻番式增长;又到了厨房,作物遗传育种专家“程顺和”院士正把小麦面粉擀成饺子皮,1978年到2019年,我国小麦年产量增加近9000万吨,这顿饺子,管够!

  一旁,“辣椒院士”、蔬菜育种专家“邹学校”站在锅铲上,将一个红辣椒扔进炒锅,瞬间腾起的“火烧云”让一股香辣味溢出屏幕;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盖钧镒”院士正起劲儿地磨豆子,“袁隆平”在“盖院士”面前金色的稻田里,找到了“久违”的粮票。

  卡通化的院士形象,萌态百出的小粉猪、绵羊群、蘑菇林,逼真写实的书架、擀面杖、菜刀……这部《寻味房游记》惊艳了一众网友:“新华皮克斯!为拍摄技术和成片质量疯狂打Call!”“精彩绝伦,国产实景动画结合的全新探索。”“眼前一亮,好喜欢这种动漫形象!”

  其中还有一个高赞留言:“新华社什么时候出Q版院士的周边产品?我要买,给孩子当教科书和传家宝!”

  暖萌动画+硬核主题,从舌尖直抵网友心底

  “袁老”房游一圈,终于找到了粮票,却并没有“全剧终”。片中,响起了袁隆平与记者访谈的一段同期声——

  袁隆平:“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

  记者:“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袁隆平:“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接着,Q版“袁老”向天空高高抛掉粮票,拿出小提琴,拉起《我的祖国》。观众可以随悠扬深情的旋律唱出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被一部软萌Q趣的动画片看哭了。”“最后的对话太感人了,感动到哭,不能自已。”“这才是真正应该追的‘明星’,这才是最强的主角天团!”

  看到网友们的“真情流露”,《寻味房游记》监制马轶群颇感欣慰:“我们希望从生活化场景、寻常小物出发,让观众感受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伟大成就,以及院士们的付出与开拓。用暖萌动画讲硬核故事,还能讲到网友心里,我们做到了。”

  为了“从舌尖直抵心底”,团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设计院士们的卡通形象时,团队找来院士们在实验室、种植基地、学术会议等不同场景的照片,着力体现每个人的特点,细致到长期日晒的皮肤质感、脸上的老年斑、衬衣领口的款式。“这些卡通形象都得到了院士们的认可和授权。”马轶群介绍。

  开篇出镜的书架,也成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三国演义》《史记》《平凡的世界》《红星照耀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镜头一扫而过的一本本书,都被网友一一认出。

  “片子最后出现的那本相册,贴的是一家人从过去到现在的全家福,都是真实的照片。”导演吴晋超说,“任何一个镜头里的任何一个边边角角,我们都做了精细处理。”

  片中Q版“袁隆平”拉小提琴的桥段,也源于现实中的袁老有此雅好。“生活中的袁老喜欢骑自行车,无奈这段‘房游之旅’过于跌宕起伏,没能给Q版‘袁老’配上一辆自行车。”吴晋超颇有点遗憾。

  取材真实,画面写实,数据翔实,这部“新华社出品”的动画片有着鲜明的新闻属性。“就像院线会上映合家欢电影,我们想打造覆盖各年龄段受众的作品,让观者能收获信息和知识,得到营养。”马轶群说。

  运用“全国唯一”的设备,打造难以超越的视觉盛宴

  新华社拍动画片?融媒时代,国社一直在突破自我。

  《寻味房游记》的制作历时近4个月,近40人参与。团队使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Motion Control拍摄设备(即高科技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并运用“动势匹配”技巧,让整个片子成为一条超长、超高难度的“一镜到底”短片,让人有“顺流而下”的顺畅观感。

  书房、衣柜、鱼缸、厨房等场景,无人机、荷叶等“交通工具”,台灯杆、草地等“路面”……本片呈现出高低错落的场景变换。团队浑身解数,通过测量、试验、三维模拟等方法,还使用了全国唯一一套Cine Magic Revolution镜头系统,甚至完成世界首例Motion Control设备改造,最终完成了各种“刁钻”角度的拍摄,呈上这场视觉盛宴。

  这部多项“高大上”技术融于一身的动画片,是在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孵化而出的。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具有国内最大的MR智能演播室、多功能交互数控影棚,配备了被称为“特效万花筒”的全球顶级拍摄设备Milo Motion Control及全套拍摄录制灯光系统,具备国内一流的影视拍摄、节目录制和视频体系化生产条件。

  国社为什么要在设备上这么“拼”?“融媒时代是‘看脸’的时代,好看、视觉体验好对报道很重要,年轻用户对新闻产品的颜值要求也很高。”马轶群说出自己的理解,“媒体深度融合,也需要在这方面加强。”

  广大网友用关注与点赞回应了国社的努力。《寻味房游记》发布3天以来,全网累计访问量已高达1.04亿。

  “全息交互、MR、剧情游戏、数字演员等创意和技术,我们想到就去尝试,还想方设法做成。”马轶群说,“驾轻就熟不是我们的最爱,突破自我、开放创新才是。”

【纠错】 【责任编辑:郑伟 】

标签组:[动画] [袁隆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415.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