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人类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

发表于话题:人类有什么细思极恐的细节
发布时间:2021-05-31
盲点。
(跟楼上的盲视虽然字面很像,但不是一回事儿哦~)

——————————————————————————
补充: 找到盲点的时候,还可以将屏幕慢慢前后移动,以感受盲点范围有多大~


因此,这便是让人细思极恐的: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
有知友说依然找不到或者近视看不见远处,那就在电脑上看吧,屏幕大、图片显示大就更容易找到。另外即使戴着眼镜,只要捂住一只眼睛,依然是可以找到盲点的。

——————————————————————————
1月20号更新:

知友 @左忽 提出,如果背景是其他颜色,消失的地方会变成其他颜色?如果是复杂背景呢?
对于这个问题,答主也想一探究竟。

如图,捂住左眼用右眼盯看中间的白色小加号,用余光看右边的黄色大圆,在某一个位置黄色大圆里的蓝色小圆会消失,只会看到一个黄色的大圆。因此,背景是其他颜色,我们的视觉系统依然会根据背景颜色填补盲点区域。
而捂住右眼用左眼盯看图片中间的白色小加号,前后移动屏幕,在某一个距离会发现左边的红色小圆会消失,只看到白色条纹(注意,一定要用余光看哦)。因此,当背景是较复杂图形,视觉系统依然会根据背景自动填补盲点区域。

结论: 我们的视觉系统确实会根据周围背景自动填补盲点区域,不论背景是其它颜色或是较复杂图案。

————————————————————————

统一回复评论区:

Q: 为什么要捂住一只眼睛?
A: 不捂住一只眼睛的话,另一只眼睛的视野会对该眼的盲点区域产生覆盖,从而影响我们证实出视觉系统会自动填补盲点区这一事实。有些高级脊椎动物,比如马,眼睛长在两侧,视野不一样,但是依然看不到盲点区域。因为视觉系统并不完全值得我们信任,它们自己会填充盲点区,然后骗我们说根本没什么盲点区啊。是的,所有高级脊椎动物都有盲点。。但对生活是没什么影响的,因为平时看东西会不停“眼动”,即把所有想看的信息都投射到中央凹。而盲点区域以视杆视觉为主,主要分辨光线明暗和轮廓。

Q: 我远视,把屏幕拿到较远的位置,看不见盲点,为什么?
A: 把屏幕拿远了,视角变小,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像变小,本来能够投射到盲点区的目标投不到那里了,依然会投在中央凹附近。戴老花镜就可以了。

Q: 第二张图没有成功?
A: 可能是图案偏小。我成功了,但是自己的手机屏幕比较大,显示的图案也较大。若是屏幕偏小用户,可以将图下载,手机横过来全屏看,或直接在电脑上看。

Q: 只有用右眼看的时候加号会消失?
A: 用左眼看的时候加号当然不会消失,因为用左眼看的时候,加号会投射到中央凹的左边,而左眼的盲点在中央凹的右边。中央凹可以理解为视网膜中央的位置,视锥细胞在此汇聚,我们视线集中之处目标物反射的光线就投射到这里,能够分辨细节和颜色,是视觉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用左眼看时,就得看加号了,目的是让人像消失,才能找到盲点。

Q: 为什么第二张图用右眼看红色小圆时右边的蓝色小圆消失的同时黄色大圆也消失了一半?
A: 确实会这样的。只有用右眼看中间的加号时,右边蓝色小圆消失的同时黄色大圆才是完整的。若是盯看红色小圆,目标刺激(红色小圆)与探测刺激(蓝色小圆)之间的距离,较中间的小加号与蓝色小圆的距离相比,是变长了一倍,因而屏幕与眼睛的距离也要向后增加一倍,探测刺激才能投射到盲点上。又因为距离变远了,因此图片在视网膜的投影也小了,反过来讲,也可以认为相对于图片,盲点的区域变大了。因此盲点区域不仅吞噬掉了蓝色小圆,也把黄色大圆吞噬掉了一部分,所以你看到的就是不完整的黄色大圆了。当然,即使不完整,其他区域依然是蓝色的,即黄色月牙在蓝色背景上。这同样能够说明视觉系统会根据周围的蓝色背景自动填补盲点区域。

——————————————————————————
1月22日更新:

有知友认为,既然双眼看东西时,两只眼睛的视野会互相弥补盲点区域,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啊。是的。我们捂住一只眼睛只是要证明,即使在单眼看东西时,我们依然看不到盲点。此时原因当然已经不是被另一只眼睛视野所弥补,而是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己“伪造”盲点区域的视野。连自己的视觉系统都不是百分之百靠得住的,它没有完全忠于我们,而是会“自作主张”,根据其他地方的背景想当然地自行填补。可能有人觉得这段话拗口,这么说吧,因为盲点区没有感光细胞,因此单眼时应当看到一个黑点才是。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和其他区域一样的背景。真实情况呢,图片上却是有一个人像的。三者不能达到统一,这才是细思极恐之处。

——————————————————————————
看到获得了这么多赞,我再更新一些:

最初想到这个问题,是在宿舍里,某一天晚上和室友聊天时提到了盲点。后来躺床上却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当时的感觉,用一句网络俚语形容就是: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没准,只是你的视觉系统,让你这么以为的!)

拿心理学来说,(不要问我为什么扯到了心理学,上述答案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好嘛!不要认为心理学只研究思维、人格等高级心理,感觉、知觉等也都是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自从1879年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后,一直提倡的是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实际上这也是当初心理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的原因。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样也会带来很多弊病。最明显的就是实验室实验获得的结论很多都脱离现实,并且单纯用实验室实验的方式也难以解释很多高级心理现象。这也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如此盛行的原因之一。科学是建立在决定论与可揭示性的基础上,然而世界上的一切真的只要通过一系列严密的实验就能完全被揭示吗?在这样的浪潮中,后现代主义兴起。后现代主义提倡的是经验论与相对主义,倡导方法多元,但愿其能弥补实证主义的不足。最后澄清一下,我可是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好少年。(ง •̀_•́)ง

标签组:[心理学] [视觉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777.html

相关阅读

刘家良骨灰被盗 香港名人骨灰被盗家属遭勒索

据港媒,香港发生多起名人骨灰被盗事件,翁静晶证实其中包括先夫刘家良的骨灰。她透露龛位内并无贵重物品陪葬,还遭勒索赎金,“警方问我会不会给赎金,我不记得在哪里听到,好像说六千万,但我想讲,...

2025-11-04

古代有教师节吗

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么古代有教师节吗?在哪一天呢?古代的教师节和孔子有莫大的关系。在汉、晋时期,每到孔子诞辰日(农历8月27日),皇帝就会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还会请教师们吃饭,当时...

2025-11-04

火星地壳下真的含有大量水吗

长期以来,火星就被人类称之为“第二地球”,该星球也是近在咫尺,但是“第二地球”如今的环境却与如今的地球不一样,生态环境十分的差,所以要想真正的变成人类的“第二地球”,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变才可能。按照科...

2025-11-04

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大婚

1839年,维多利亚即位已经两年了。女王的婚事被提到议事日程,几乎是所有的人都盼望着她早日完婚。对内阁大臣和她的萨克思·科堡的亲戚们来说,这的确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道理明摆在那里,如果她不结婚,如果没有...

2025-11-04

古代女子的花黄是什么

花黄也称花子,是古时汉族妇女脸部的一种女性额饰,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它是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

2025-11-04

小行星2001 FO32会撞击地球吗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3月21日,小行星2001 FO32将在距离地球约20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进行“最亲密接触”,这为天文学家提供宝贵的观测机会,使他们能够近距离观察一颗形成于太...

2025-11-04

西双版纳有什么特色景点

西双版纳是云南的傣族自治州,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州共有17个A级景区,其中,5A级景...

2025-11-04

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

盘点2020年十大谣言,为你擦亮双眼、解疑释惑。在由中国家庭报社等主办的第二届“315+E”云打假健康科普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刘光珍等十余名...

2025-11-04

金瓜子放在现在值多少钱

说道“金瓜子”,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是不是我们经常嗑瓜子的那个瓜子样子,其实之前不是的,到了后来就是了。金瓜子这种东西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在宋朝、元朝、明朝均有出现过,不过当时对于金瓜子的定义不是很明确。...

2025-11-04

憋尿的危害有多大

憋尿有一个更为严重的害处便是: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的尿液及(或)尿内的细菌逆行至肾盂,引起反流性肾脏病及(或)肾盂肾炎,久而久之导致肾脏实质结构的损害,以至发生肾衰,这种情况尤其见于小儿。长时间憋尿不利...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