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袁隆平逝世才四天,明星们的“天价”伙食费就上了热搜……

发表于话题:明星高伙食费
发布时间:2021-05-31

最近,有几个热搜:

一个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相继离世,共和国痛失两位院士;

一个是在娱乐圈时尚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苏芒,因一天650块的伙食费被挂上微博;

一个是残运会冠军为了几千元的奖金参加野外马拉松,意外发生被活活冻死。

苏芒在节目中无意透露,娱乐圈明星一天的伙食费要650块。

而这也只是规格非常普通的餐补报价。

相比650元一天的伙食费,娱乐圈的真实消费令人嗔目。

天眼查透露,10年前娱乐圈顶流的餐补就已经不是这个价儿了。

“艺人不高于2000,随行人员不高于200”的标准绝非杜撰。

这是王菲2011年的餐补。

(来源:天眼查)

到了2016年,新晋艺人差旅费都要标价1000元每天。

动辄上千的餐饮费,这些人究竟能吃些什么?

随行人员的标准都要每人一天500。

这是陈梓童团队的标准。

(来源:天眼查)

连刘翔的弟弟,参加综艺,每天的餐补都要500。

一石激起千层浪,苏芒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透露出了娱乐圈高消费的事实。

继阴阳合同,天价演出费之后,娱乐圈明星餐标又震惊了所有人。

大家都知道流量是“黄金屋”,

但直到“倒牛奶”事件发生,才知道深植于年轻人的“饭圈”疯狂到了什么程度;

大家都清楚演员的片酬很高,

但直到无数明星“阴阳合同”被曝光,才知道顶流明星“吸人血”有多狠;

大家都知道剧组待遇可能会好一些,

但直到苏芒说一天餐补要650元,大家才反应过来用来追星的钱都被资本套在了哪里......

(图源:豆瓣)(图源:微博)

“倒牛奶”事件。

曾发生在经济大萧条时代的美国。

也曾发生在宗教文化浓郁的印度。

但这一次。

它却发生在21世纪刚刚全面脱贫,实现温饱的中国。

有没有经济学家可以解释一下,这样的市场行为合理且必要吗?

无数人倍感挫败和愤怒的逻辑是——

一个社会中,“个人理想”和“市场逻辑”还能否并行不悖,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普通人不光没能凭借一己之所长缩小贫富差距,我们还为资本贡献了宝贵的流量。

你以为人生是100分想要从60分及格线上开始努力,却发现有人已经是1000分了。

年轻人还会有努力下去的动力吗?

资本家告诉你996是福报,媒体告诉你躺平是可耻。

直到最后,我们会觉得650块的餐补很正常。

我们看到了餐补的一面,却没有发现他的另一面,巨大的贫富差距正式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网上有一种声音,喜欢指责穷人。

认为穷人原罪,穷人是因为懒惰、性格问题、不努力上进导致的。

但深陷贫穷的人,是无法体会到650块一天的伙食是什么标准,他们深陷循环无法自拔,没有心思在思考出路,活着已经筋疲力尽。

在大同煤窑挖煤的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一直拉到没有办法工作为止。

他们的日薪少得可怜,只有100左右的报酬。

还要面对井下突如其来的变化,不公平的排班,还有一系列自然危害。

即使这样,他们仍然觉得这里比在老家干好多了,想要再干十年。

他们是不努力的人?

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改变命运的通道越来越狭窄,凭自己是无法通过的。

中国为什么要实现脱贫攻坚,为什么一定要全面小康,就是想要把这条路撕开一个口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往前再走一步。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正常的社会要走的路。

而不是公开炫耀每天650块的伙食钱,甚至觉得650块的伙食钱都不够。

美国学者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打破“世袭穷人”的诅咒,隐去学历身份,亲身体验了一把底层的生活。

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香港“裤王”田元灏之子、哈佛毕业的田北辰,也像芭芭拉一样亲身体验了贫民生活。

他在这个节目中体验了最底层的工作。

之前,别人都对他笑脸相迎,但是换了保洁的身份之后,走在路上别人都感觉他像是有传染病。

他在这个综艺中说了很多“金句”。

贫富差距,还只是一方面。

穷且偶尔不幸,是苏芒650元餐费的不被人熟知的一面。

但逻辑,是却不是从这里开始变得扭曲的。

650块钱是一个什么概念?

按照2021年最新统计,北京人均日收入不超过372元;

按照国宴标准,四菜一汤。

每人每餐标准不得超过200元(不含酒水);

按照辽宁舰伙食最好的空军标准,舰载机飞行员最高人均75元。

在袁隆平院士90岁生日的时候,有人觉得他“德不配位”。

袁隆平买了部手机,被人诅咒几个月后会暴毙;

在车展摸了一下豪车的门把手,就被骂忘本;

住在国家奖励的房子里,就被人说过于奢华、纸醉金迷。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人们才发现,他的茶杯用了几十年,杯盖裂了都不肯换。

衣服都是穿几十块一件,一穿就是几年。

一个理发店,一剪就是十几年。

而他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却能让上万民众自发上街送别,中国有哪一个明星能够做到?

提到大庆油田,大家只记得“铁人王进喜”,大庆的一面旗帜。

而王德民院士才是这面旗帜下扎根的土壤。

王德民研究出世界领先的“聚合物驱油技术”,创造出一百多亿的经济效益,不少西方公司想要挖他去工作。

王德民都拒绝了。

每天中午,他都自己躲起来吃家里带来的午餐:

一个苹果,一片面包,一杯温水。

数十年如一日。

当年,美国人给钱学森什么待遇?

美国人开出的工资是讲师薪资每月2000美元,研究所工资每月1600美元,科研奖金每年5万美元,美国绿卡和终身教授身份。

中国呢?

当时的工资是335.8,中间涨过一次薪,多了100块的津贴。

即使这样,钱学森依然说“我认为这个工资过高”。

对娱乐圈的明星来说,最绝对的东西,就是金钱;

对科学家来说,最绝对的东西,就是为之奋斗的科学。

科学,正是推动一个国家长成参天大树的空气和土壤,而我们一代有一代人,则是这个大树上的居民。

中国人,发射了祝融号火星车。

中国人,救了无数条在疫情中痛苦的生命。

中国人,建造了Fast望远镜......

新冠疫情让全世界笼罩在黑暗中。

可是为什么我们走夜路不怕黑?因为有人化身为星辰照耀着人间。

你应当记住南仁东,他说“Fast不好,那是对不起中国和中国人民。”

你应当记住刘华清,他说“中国没有航母,我死不瞑目。”

你应当记住袁隆平,他说“我平生就一个想法,让中国人吃饱饭。”

你应当记住吴孟超,他让很多人免于痛苦,死时没有哀乐只有国际歌。

这些人不是流量明星,没有高额的伙食费。

却是整个华夏大地最值得吃上一顿好饭的人。

*非商业转载来源:花瓣志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fC57FlXLbNmCwB3cYLFqw

标签组:[苏芒] [袁隆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900.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