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袁隆平的文艺情怀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我有一个梦》MV

《我有一个梦》

作词:袁隆平

作曲:杨柠豪

演唱:赵祺、黄灵犀

我有着一个梦

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

光给了它希望

雨给了它滋养

它陪种子成长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凉

妈妈我来看您了

您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

妈妈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童谣)

风吹起稻浪

稻芒划过手掌

稻草在场上堆成垛

谷子迎着阳光哔啵作响

水田泛出一片橙黄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在长沙逝世。24日,社会各界人士在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送别袁隆平院士。殡仪馆门口摆满了鲜花,还有稻穗。有花店提供免费的鲜花,有人提供免费的口罩,有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也有人为免费午餐公益项目捐款,还有网友用漫画的形式悼念袁隆平。大家默默地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对这位为解决中国人乃是全人类温饱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的无限哀思。

群众献上水稻悼念袁隆平、微博网友漫画悼念袁隆平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贡献广为人知,而在科学研究之外,他兴趣广泛,尤其喜欢音乐和体育运动。袁隆平形容自己“不是书呆子气十足的人,我什么都想学一点,什么都会一点儿”,会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爱看电影,擅长游泳、会打排球,也悄悄影响了他身边的人。他的学生李莉曾说:“我们这些弟子的科研、游泳、气排球甚至西红柿炒蛋的厨艺都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

触及灵魂的小提琴

“我喜欢古典的小提琴曲,它能把你带到一个很舒服、很美好的境界。”——袁隆平

袁隆平在自家小院拉小提琴

袁隆平喜欢音乐。8岁的时候,他就能在小学音乐老师的指导下,用乡间的竹子钻几个音孔做成竹笛,还有模有样地吹出了《田园牧歌》。

大学时期,有个要好的同学会拉小提琴,袁隆平被深深地吸引,于是拜师学习小提琴。他很快学会了舒伯特的《小夜曲》,并且逢年过节还能上台表演小提琴合奏。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袁隆平在地图上找了半天,才发现安江农校在那么偏僻的地方。母亲心疼他吃苦,袁隆平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同学感叹其孤寂,袁隆平说:“寂寞的时候就拉琴,可以消遣。”

工作后,袁隆平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42块钱,立马就给自己买了一把27块钱的小提琴。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以后,袁隆平经常会拉上一首《梦幻曲》《蓝色多瑙河》或者舒伯特的《小夜曲》。有时还会和夫人合奏,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弹钢琴。对袁隆平来说,这闲暇片刻的音乐滋养足以抵消科研工作的辛苦和烦恼了。

袁隆平与夫人邓哲合奏

在袁隆平的世界里,科研和音乐互促互进、和谐共生,都是他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袁隆平还喜欢唱歌。袁隆平上大学时苏联歌曲十分流行,他常常和同学聚在宿舍一起练琴唱歌,还因为嗓音低沉,得了个“大Bass”(男低音)的外号。

袁隆平还把音乐运用到教学上,启蒙和影响了学生。来到安江农校后,俄语课由学过俄语的袁隆平任教。他用俄语歌曲教学生们发音,教学生们拉小提琴,还把那把使用过多年的琴送给了班里最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两人亦师亦友,经常一起讨论歌曲创作。

两个梦与文学

袁隆平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倾诉,梦想的种子是母亲种下的。他通过文学向世人呈现了这两个梦和母亲对他的影响。

袁隆平在2019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我的两个梦》。文章写道:“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这篇文章彰显了袁隆平的家国情怀,而他也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初心、努力践行。

他还把梦想写进了歌里,歌曲《我有一个梦》以诚恳、温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与梦想的故事,它诠释了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还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传递着一种朴实美好的情怀,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梦想蓝图。

2010年,在袁隆平80岁生日晚会上,他写给母亲的信《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感恩母亲在他幼小的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

母亲怀抱1岁的袁隆平,哥哥隆津坐在旁边

他在信中倾诉:“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个又一个的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搏击的胆识?”他在信中愧疚:“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从信里我们看到了袁隆平对母亲给予的思想启蒙和人格培养的感恩,这封信也塑造了袁隆平有血有肉的个体形象。

袁隆平常年在田间地头工作,对土地、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感情。“低调,朴实,像个农民”,这也是袁隆平生前留给世人最直观的印象。他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他曾支持青年作家和资深文旅专家张一一的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并担任中国首部农民作者诗文集“农村好声音”的顾问。如今这个活动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成功尝试,发掘了余秀华等多名农民诗人,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袁隆平主题文艺创作

袁隆平与文艺的缘分不仅仅是这些,他的事迹为文艺创作提供了素材。以袁隆平为主题创作的文艺作品形式丰富,且具极高的艺术价值。已经面世的文艺作品涉及电影、音乐剧、长篇报告文学、电视剧等多种艺术门类。

电影《袁隆平》、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的世界》

音乐剧《袁隆平》

为纪念袁隆平,电影《袁隆平》于5月23日至5月31日全国免费展映。影片以杂交水稻始祖——“三系配套”的研究为主线展开,讲述了袁隆平30岁至60岁时的故事。袁隆平在影片结尾亲自出境,向外国记者用英文讲述他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影片拍摄过程中,袁隆平不光看剧本,还帮剧组修改剧本,因为他爱看电影,对影视制作非常熟悉。

电影《袁隆平》结尾袁隆平出境接受采访片段

袁隆平为音乐剧《袁隆平》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主创团队拜访袁隆平时,他现场就跳起了踢踏舞,于是就有了袁隆平在月光下的麦田里跳踢踏舞的场景。袁隆平和学生们随和相处,拆了自己的床单搭起“月光蔬菜棚”,也呈现在舞台上。

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的世界》全篇42万字,从袁隆平幼时写起,叙述了他迄今为止完整的人生经历,翔实而生动,让广大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袁隆平。

此外,还有1990年播出的3集电视剧《袁隆平》,今年即将播出的电视剧《功勋》中的《袁隆平》单元等。

如今,袁隆平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杂交水稻技术还将持续惠及后人,他的精神和文艺情怀还将持续滋养后人,也持续提供给后人文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标签组:[袁隆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47.html

相关阅读

梦见水流、瀑布=怀男孩?胎梦生男孩的水元素象征意义

在东亚传统文化中, 胎梦 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 梦见水流、瀑布等水元素 的梦境,常被民间解读为怀男孩的征兆。这种观念不仅在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广泛流传,甚至影响了现...

2025-10-30

胎梦生男孩的"奇怪梦境"合集!这些梦很多宝妈都梦到过

一、为什么胎梦能预测生男生女?科学还是巧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胎梦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的重要线索。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做一些 特别生动、印象深刻的梦境 ,而这些梦境往往与最终出生的宝宝性别有着奇妙...

2025-10-30

【光影故事】柳俊烈确定参加《请回答1988》十周年纪念特辑拍摄 将与双门洞家人们见面

据《News1》于30日独家采访确认,柳俊烈近日参与了tvN电视剧《请回答1988》十周年纪念特别节目录制。《请回答1988》导演申元浩正在筹备十周年纪念内容。据悉节目中将包括MT(集体旅行)等环节...

2025-10-30

曹操的隐忍棋局:为何放任司马懿存活至终

在三国权谋的棋盘上,曹操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狠辣著称,却对司马懿这个潜在威胁始终未下杀手。这一看似矛盾的决策,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家族世交到权力制衡,从人才战略到政治现实,曹操的克制背...

2025-10-30

储位之争:曹操为何弃曹植而选曹丕

在东汉末年的权力棋局中,曹操的继承人之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走向,更成为后世研究封建王朝权力传承的经典案例。曹丕与曹植的储位之争持续十年,最终以曹丕胜出告终。这场看似充满偶然的抉择,实则是宗法制度、政治...

2025-10-30

三星堆有哪些未解之谜

说到三星堆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就是很神秘了,大家也知道的人们之所以把一些事物称为神秘,那是因为我们对它们无法解释,以现代的认知搞不清楚它,所以这叫神秘,这三星堆里面的太多东西我们搞不清楚了,不...

2025-10-30

赵云在公孙瓒麾下为何难获重用?——乱世择主的政治博弈与价值观冲突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割据。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常山真定人赵云率本郡义从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这位日后以“常胜将军”闻名、被后世视为“完美武将”的传奇人物,却在公孙瓒麾下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这一现...

2025-10-30

君臣情深还是权力博弈?刘禅与诸葛亮关系的多维透视

公元223年,刘备托孤白帝城,将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千古遗言。这段君臣关系自此被卷入历史漩涡,既有“情同父子”的赞誉,也不乏“权臣架空”的争议。拨开...

2025-10-30

公海的权利与义务

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依据1958年《公海公约》,公海是不包括国家领海或内水的全部海域。但随着海洋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

2025-10-30

忠烈之殇:刘备斩杀张任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挣扎

公元213年,益州雒城城破,蜀郡名将张任被俘。面对刘备“降即免死”的劝降,这位以“忠臣不事二主”自誓的将领,最终以“今日便降,久后也不降”的决绝,换来被推出辕门斩首的结局。这场看似“杀才”的悲剧,实则...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