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袁隆平为什么会有这么人黑?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14年8月入选世界凝智公园“世界名人馆”。2016年1月,袁隆平辞免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2016年10月3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




就是这样一个伟人,你有人去黑,你敢信?


你们是不是有病啊!!!!

还有这种!


只是看一下车黑


国家给的房子黑


但是袁老房子里面是这样的

真是佛了!!!!脑子真的是有坑吗!!!


袁老说过: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的心愿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全球人民。


  从2010年开始,他被查出患有慢阻肺。

这种病的治愈率非常低,目前能早期被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慢阻肺病人只有不到30%。 

因为太热衷于钻研科研,袁老不想离开水稻为了多活几年,多为人民做点贡献,已经有63年烟龄的袁隆平,硬是凭借毅力戒掉了烟。

岁月不饶人

再也不固执强调自己是“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

现在出门,也安安分分坐在轮椅上,接受被人推着走了。

他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心疼他的身体,在私底下劝他退休。


  可老头子脾气倔得很:


  我要在90岁前能够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这是我的一个愿望。


  爱国真心,日月可鉴。


  这样一位值得全世界尊敬的科学家,现在却被居心叵测之人,号召遗忘。


  而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真的给够他应得的尊重了吗?


  似乎并没有。


  1994年以前,袁隆平曾经三次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果均落选。


  表面看起来他享誉国际,但在国内连科学院院士都不是。


  他嘴上不方便说,其实这一直是他内心深处的遗憾。


  曾经有段时间,网上疯传袁隆平身家1008亿。


  这更是天大的笑话。


  1981年,袁隆平因为籼型杂交水稻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时,国家奖励给他10万奖金。


  最后,因为还是计划经济,他只分得5000元。


  1987年,袁隆平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年度科学奖,奖金1.5万美元。


  袁隆平悉数捐赠。


  黑子们骂得最狠的隆平高科股票,袁隆平只是笑着说,他并没有参与经营,700万股不能抛售,所以无法变现。


  他是精神首富,实际贫民。


  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没有财富,没有职称。


  在家穿超市买的几十块的衣服,出门只坐经济舱。


  他有的只是一个杂交水稻之父的虚名和自己的两个梦想。


  仅此而已。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他给予了千顷良田新生命

  让亿万人吃得饱一日三餐

  他唤醒了万间广厦真用途

     留取三尺卧榻,梦成万千稻香

  这就是一个88岁中国人的故事

  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宅心仁厚,把苍生装在心头上!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ps:记得来波三连哦

标签组:[时政] [袁隆平] [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70.html

相关阅读

【光影故事】金宇彬-秀智主演《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引热议 导演编剧缺席

据韩媒消息,29日举行的网飞新剧《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上,导演安吉镐与编剧金恩淑均未出席,引发广泛讨论。据现场情况显示,制作方并无任何代表到场,由演员们单独进行活动。一般情况下,导演几乎都会出席制...

2025-09-30

汨罗江的涟漪:屈原之死与楚国的命运转折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流放中的屈原怀抱巨石沉入汨罗江。这位曾以“美政”理想推动楚国改革的政治家,最终以决绝的姿态结束了生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悲歌,更成为楚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注脚。...

2025-09-30

汉景帝双子星:刘荣与刘德的命运浮沉

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的对比,不仅折射出西汉宫廷的权力博弈,更...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

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君臣的权力结构,又渗透着超越身份的信任与...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务。这种超越常规的用人逻辑,既非单纯因诸...

2025-09-30

贾诩:东汉末年乱局的推手与乱世生存的智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历史巨变中,一位来自凉州武威的谋士贾诩,以一句“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的计策,彻底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轨迹。他被称为“毒士”“鬼才”,其智谋与权术不仅加速了...

2025-09-30

王允拒降西凉军:一场由战略误判引发的政治悲剧

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下反攻长安,八日城破,王允坠楼而亡,汉献...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

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兵突围失败,最终命丧白门楼。这场对比背后...

2025-09-30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夫一妻制背后的政治与情感交织

在封建王朝“三宫六院”的常规叙事中,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一夫一妻”模式堪称异数。这对帝王夫妻不仅共同开创了“开皇之治”,更以一生坚守的情感契约,颠覆了传统皇权对婚姻的支配逻辑。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人...

2025-09-30

宋高宗赵构:壮年退位的政治智慧与历史隐衷

公元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五十六岁壮年时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这一举动看似违背帝王“终身在位”的常规逻辑,实则是赵构在政治局势、个人健康与历史责任多重考量下的精心布局。其退位背后...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