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美国人回忆袁隆平:让我彻底看清了一些中国人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有同学 建议 让我 在B站 发表此文

因为 视频 只是 此文的 精简

我 原是 不愿意的

可以 预见 会有 很多不同 观点

我担心 文章的多角度 会 冲淡 观点

网络上 永远 不乏 各种观点

节奏带起来 也不是 永动机

我相信 大多数人 静下来之后 终将会 回归理性

同学们 大家好,在下邦德老师

我 第一次听过 袁先生 是在 南京大学 留学期间

当时 有个新闻 是说 袁先生 买奔驰车

年纪 大一点的 同学 可能 还记得 这则 “旧闻”

因为 杰出的贡献

袁先生 获得了 国际上 和 国内 奖金无数 

再加上 技术转化 带来的 企业效益

袁先生 自然拥有 过亿的身家

只不过 当时 很多网友 都不知道 这一点

好事者 想 利用 袁先生一家 逛车展 看 奔驰车的 照片

想 利用 “仇富”心理 来 吸引关注

因为 当时 奔驰车 在国内 还是 一种 很豪华的车

这种行为 现在 叫 :带节奏~

我 觉得 这个词 真是好,一看 就了解

所以说 营销号 这种东西 也不是 现在才有的


袁先生 早年是在 南京中央大学(即 现在的 南京大学)附中 读高中

因为 有 这条 缘分 在

当时 很多 南大的朋友 都在讨论 这个新闻

因此 我对 袁先生的 印象 也特别深

同学们,穷谁 也不能 穷 科学家

如果说 财富集中 有什么 最大的好处的话

那就是 可以 奖励 和 激励 这些 人类历史上 伟大的 科学家

养活了 全世界 那么多人口,买辆奔驰 难道 过分么?

好在 那时候 国内网民 很理性的

“仇富”的 节奏 很快就被 主流的 舆论 压住了

最后 几乎 所有网友 都认同:

袁先生 身价过亿 不仅是 合理的,更是 应该的!

他 爱买 什么车 就买 什么车

事实上 袁先生 最后 也没买 奔驰车

而是 买了 一款 普通的 轿车

目的 是为了 到田间 做实验 能够 代步

后来 袁先生 还被迫 做了 澄清

这才 彻底 平息了 这次风波

最近,有同学 在 后台 发给我 一些 奇谈怪论的文章

我是 万没有想到

过去 这么多年了

国内 居然 还有人 会 质疑 袁先生

这一次 质疑的 不是 袁先生的 财富了

开始 质疑 袁先生的 学术地位了~

有同学  还在 后台问我:

老师,这些观点 到底 是不是 真的?

袁隆平先生的 技术 到底怎么样?

是不是 首创?水稻杂交 不是 美国人 最先发明的么?

美国媒体 怎么评价 袁隆平么?有报道么?

也有 同学 反过来问:

老师,美国政府 会不会 故意 摸黑 中国科学家

不报道 和 歪曲 袁隆平先生的 科研成果?


错!美国媒体 和 政府 有 千般不好

有一点 还是 值得 学习 和 肯定的,那就是:

对于 科学 和 科学家 的 尊重 和 推崇!

美国 各大媒体 几乎 都报道了 袁先生的 离世

(美联社:喂养了 全世界)

(纽约时报:勒住了 人类饥荒的 缰绳)

就连 一向 自带 ”滤镜“的 BBC 都给出了 客观评价


只不过 BBC  最后还是 没忍住 又 ”滤镜“了 一把

话锋一转,说起了 阴阳话



说实话,这些观点 刷新了 我 对 一些中国人的 认知

千万 别把 这些言论 和 美国 扯上关系

美国 背不起 这个锅!

很多 同学 可能不知道

袁先生 是 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

这是 美国国家科学院官网的 袁院士的 主页

美国国家科学院 成立于 1863年

由  林肯总统 签署法案 成立

是 美国 科学家 水平最高的 机构

袁先生的 学术水平 和 贡献 究竟如何

想必 不用 我再多做 解释了!

伟大的科学家 属于 全人类,不分国界

袁先生 曾经 远赴 印度 和 非洲

教导 当地人 种 杂交水稻

所以 国内说 袁先生 养活了 中国人

我觉得 不够准确

因为 袁先生  养活了 全世界 很多国家的人!

对于 第一个 问题

我想 对 提问的 同学说 :到底 是有 多不自信?

难道 中国 就不能 有 领先世界的 技术么?

研发出 新的高科技 就是 吹牛?

难道 中国 就出不了 伟大的 科学家么?

一出 科学家 就是 ”造神“?

需要 美国科学院 和 媒体报道 来佐证?

才能 消除 这种 疑惑?

正如 我 经常 说的:

自信一点,1840 过去 很久了

我想对 某一些 爱挑事的 中国人 说:

如果 你想要 通过 标新立异 吸引眼球 而 出名

或者 你对 现实生活 极大不满 想要 喷 和 发泄

那么无论 你的言论 有 多偏激 和 令人反感

作为 一个美国人

我 都 尊重你的 “言论自由”

但是,我 希望 你 能 敢作敢当:

别 老打着 美国的 旗号(打日本旗号 我无感)

来 发表 你自己的 雷人言论 和 见解

我 是 真的 很反感 这种人

因为 他们等于 在中国民间 故意给 美国 拉了 一波仇恨

造成了 双方民间 极大的 不信任

等到 他们的言论 触犯了 国内的法律

又给了 美国媒体 和 一些政客 攻击 中国的 借口

我 天天写文章,录视频 

和 同学们 交流 中美文化

也抵不上 他们一句话 给 文化交流 制造的 矛盾

袁先生过世 他们 都要 骂 和 挑事

只能 借用 网络上 一句 流行语:

还是 把他们 喂的 太饱了~

嗟乎!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

袁隆平先生 功在千秋万邦

我知道 很多同学 其实是 看了 油管

说实话,有些内容 真的是 很无语

我总结了 一下 有以下几种 逻辑:

A)我自己 挣钱买米,所以 我是 自己养活自己

B)袁先生 是 举国体制 出来的成绩,不算伟大

C)英雄主义是 美国文化,反美,不能神话 袁先生

D)杂交稻 不好吃,我也没吃过,所以 没养过我

E)要感谢 市场经济,而不是 袁先生

F)所有人 都可以被质疑,凭什么不能质疑


这些观点 就 不深入 讨论了,都是 为了喷 而 喷

A)你挣饭钱 和 袁先生研发 矛盾么?

你不工作,饿死合理

但如果 没有足够的粮食,你 一样 无法通过 工作 养活自己

建议 去看 《1942》

B)曼哈顿计划、美苏太空竞赛 是不是 举国体制?

奥本海默 冯布劳恩 科罗廖夫 就不 重要了?

C)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这些 中国上古英雄史诗 有没有听过?

D)。。。你肯定 没饿过

E)马尔萨斯 了解一下

F)可以 质疑,但是 不能“民科”

科学 有专业的 门槛

其实 政治学 也有

地平论 质疑 牛顿 并不是 社会的进步

同学们 可以在 评论里 锻炼逻辑

合理 讨论 和 反驳

不是 上个 油管 就了解 全世界了

了解 全世界 是靠 知识体系 和 辨别认知 

而不是 靠 一堆信息的 输入

自以为 “很懂” 是 网络 给人的 假象

标签组:[美国国家科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81.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