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我出版了袁隆平的第一本著作”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图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给袁隆平送去证书及奖金。左一为责编熊穆葛。

1988 年 4 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

1989 年,袁隆平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十周年社庆题字。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 900 千克栽培新技术》(马国辉袁隆平主编)是《湖南农业院士丛书》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 共和国勋章 " 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听到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湖南科技出版社)原党总支书记、《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责任编辑熊穆葛在凳子上呆坐了两个小时。

一幅画面总也挥之不去—— 1984 年的春天,袁隆平独自一人在安江农校试验田里插秧,身影瘦削而坚定。出版人熊穆葛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走近科学家袁隆平,出版了袁隆平第一本著作《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

在那片实验田里,熊穆葛与袁隆平开启了长达 37 年的友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与袁隆平数十年的合作也由此展开,共同追逐 " 将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 " 的梦想。

我第一次见袁隆平就和他一起插秧

熊穆葛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77 年,熊穆葛考上湖南农学院作物遗传栽培专业。彼时的袁隆平,成功选育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 南优 2 号 ",成为杂交水稻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熊穆葛第一次见到袁隆平,是在学校的讲座上。那时的熊穆葛望着台上的科学家袁隆平,心里被 " 做一个像他一样的科学家 " 的理想激荡。他不会想到,在自己以后的人生中,会跟袁隆平发生深入交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

1981 年,熊穆葛农学院毕业,机缘巧合,他被分配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成为一名农业科技编辑。那一年,袁隆平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

1984 年,熊穆葛决心策划一本杂交水稻的书。此时,离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已经过去十一年," 还没有一本关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著作。"

那年 4 月的一天,29 岁的熊穆葛带着单位开具的介绍信,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安江农校找袁隆平的路。" 先坐火车到怀化,然后坐轮渡,再坐中巴到安江,还要步行一两个小时,花了三天时间。" 熊穆葛清楚记得,他到达安江农校已临近中午。

熊穆葛找到安江农校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二楼的走廊上,指着窗外试验田中的插秧人说:" 那就是袁隆平 ",这幅画面一直深深地刻在熊穆葛的脑海里。

熊穆葛默默走到田边,叫了一声 " 袁老师 ",便脱下鞋袜,下了田,跟袁隆平一起插秧,这是熊穆葛第一次与袁隆平近距离接触。

两人把一垄插完起身,袁隆平把他带到农校招待所,给他安排好食宿," 他那时有严重胃病,只能在家里吃馒头,在一旁陪着我吃饭。" 吃过饭,还帮熊穆葛收拾好碗筷才回家去,这份温暖,熊穆葛至今还记得。

两人约定,下午三点到袁隆平家里去商议出书的事情。

袁隆平的家离招待所不过三四百米距离,二楼,陈设简单," 一条木沙发,垫子都没有。" 那天下午,两人聊了三个小时,当即把出书的事情定了下来," 当时已经有七家出版社联系他,但是到安江去找他的,我是第一个。而且他也希望由湖南的出版社来出他的书。"

按照袁隆平的嘱咐,熊穆葛找到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组长陈洪新(原湖南农业厅厅长)共同担任主编,组织 20 多位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专家共同撰写。" 陈洪新在湖南农科院专门找了三间房子,用于专家的编撰。袁隆平往返于安江、长沙之间,主持编写。

在编撰《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期间,熊穆葛将袁隆平的讲义整理成《杂交水稻简明教程》,于 1985 年出版。" 当时举办杂交水稻培训班,很多外国水稻研究人员来长沙学习,《杂交水稻简明教程》是外国学生的课本。" 熊穆葛在培训班听过袁隆平的课," 袁老师英文很好,全英文教学,平时出去也很少带翻译。"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编撰前后花了四年时间," 最后一次签字付印,他还改了 31 处,包括标点符号。"1988 年,《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正式出版,题目是袁隆平定的," 我之前的题目是《杂交水稻育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袁老说技术已经成熟,所以改成育种栽培学。"

一个极其重感情、极其认真、严谨的人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一经出版,便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引起轰动,这是熊穆葛不曾想到的。《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荣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被列为 " 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十大著作 " 之一。1996 年,又荣获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这在湖南出版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报这个奖的时候,袁老师说,无论报两个人还是三个人,都要有小熊。" 这让熊穆葛感动至今。

熊穆葛把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证书送给袁隆平,袁隆平深情地说:" 感谢湖南科技出版社,感谢小熊,没有你们,我的科研成果可能还在柜子里睡觉呢。" 这是一个作者对编辑的最大褒奖。

因为《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两人结下深厚友谊。虽然在今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袁隆平没有书出版,但二人往来不断," 我每年都会去看他两三次。" 每次见面,袁隆平都叫熊穆葛 " 小熊 ",直到熊穆葛步入知天命之年,旁人提醒袁隆平 " 小熊已经不小了 ",袁隆平才改了称呼,亲切依旧,还是当年那个在安江农校一起插田的老大哥。

袁隆平回到长沙,熊穆葛就成了常客," 保安和保姆都认识我了,甚至都不需要预约。" 他让袁隆平题字的请求,袁老从不拒绝,甚至每次见面都打趣:" 小熊,是不是又要我写字呀!"。

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凌伟办公室中,有一幅题词:" 科技喉舌振中华,学苑之花飘三湘。"1989 年 5 月,由熊穆葛请袁隆平题写," 正值出版社十周年社庆,袁老很关心湖南的出版业的。" 上世纪 90 年代初,袁隆平还亲自找到当时的省领导,为出版局审批每年 10 万元的科技著作出版补贴,用以补贴科技著作的出版。

" 一个极其重感情的人,一个极其认真、严谨的人。" 采访的最后,熊穆葛动情地说。

" 袁老走了,他的梦,我们继续为他实现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农业图书编辑室主任彭少富,赶上了袁隆平第三本书的出版,《湖南杂交水稻发展史》(袁隆平为编委会名誉主任),这本书记录湖南杂交水稻 1964-2000 年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历程,是总结,也是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者立传。

彭少富印象最深刻的是,袁隆平不止一次强调,这都是集体劳动成果,不要把他个人功劳抬得太高。谦逊、淡泊,是袁隆平留给彭少富的最深刻印象。

80 后编辑欧阳建文和李丹,算起来,算出版社第三代编辑,他们听着袁隆平的故事长大,大学学农,多少有来自袁隆平的影响,在出版社,他们赶上的是超级杂交水稻的时代。

欧阳建文 2007 年湖南农业大学毕业进入出版社,参与了袁隆平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的编辑工作。2017 年,他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袁隆平," 反差很大,很亲切,丝毫没有架子。" 有一次,他去给袁隆平送资料," 袁老正在用放大镜看外文资料。" 原来,袁隆平不只是课本上那个在农田劳作的科学家。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原本列入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袁隆平坚持要首次全面总结,也要集中呈现 20 多年来研究与推广的重大创新成果,最后变成了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图书的大样在 2020 年 5 月就交到袁老手里,袁隆平坚持要等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测产数据,这一等,等了半年多,2020 年 12 月,图书才得以出版。

编辑李丹是《湖南农业院士丛书》的责任编辑,《超级杂交水稻亩产 900 千克栽培新技术》(马国辉袁隆平主编)是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今年 12 月出版。对于李丹来说,还没得及见到袁隆平,是她难以弥补的遗憾," 有一次出版社去拜访袁老,我因为休产假错过了。"

袁隆平逝世那天,李丹带着孩子一路追着车队走了好远。

" 我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将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 ……" 袁隆平为《稻花香飘万里——袁隆平杂交水稻援外纪实》(将于 2022 年出版)作的序中写道。

" 袁老走了,他的梦,我们继续为他实现!"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总编辑胡艳红说,据了解,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今年 10 月将出版英文版和法文版《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在 2020 年北京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俄罗斯的出版商已购买俄文版版权 ……

袁老 " 将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 " 的梦,不远。

撰文 / 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标签组:[袁隆平] [农业] [三农] [水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86.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