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圈内人揭秘:一线明星一顿就上千

发表于话题:明星社死时有多尴尬
发布时间:2021-06-01

明星伙食费一天650元不够吃?

圈内人揭秘:一线明星一顿就上千

苏芒说“一天650元伙食费不够”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

  

 一人一天650元不够伙食费?近日,一档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以下简称《桃花坞》)的开播,瞬间掀起了舆论的波动。在#明星社死时有多尴尬#、#宋丹丹张翰尴尬#、#孟子义被周杰当成路人#等话题前后登上热搜榜时,一条#苏芒说一天650元伙食费不够#的话题,再次引爆了路人们的讨论。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圈内人士,一知情人爆料:咖位越大伙食费越高。

一天六百五十元不够伙食费?
明星上真人秀“餐标”惹争议

  以聚焦“群居生活”为主题,节目《桃花坞》邀请了15位常驻明星嘉宾,共同生活21天。15位嘉宾中,包括郭麒麟、宋丹丹、舒淇、张翰、周杰等知名演员。这本是一档探索当代社会群居生活的体验类真人秀,没想到最先“出圈”的,竟是明星的伙食费。节目中,15位嘉宾需要一同度过21天的群居时光,且开支都必须自己垫付,而不是由节目组提供。于是在首次开会时,嘉宾们提出要先凑齐伙食费。宋丹丹提出,每个人出650块钱,随后遭到苏芒的反对。镜头前,苏芒说:“650元真的不够啊,你早上不喝牛奶呀,你不吃鸡蛋啊,我们要吃好一点,我不能接受那么差的伙食。”
  节目中原本短短几秒钟的镜头,没想到随后在网络引发巨大争议,网友们感慨“650元竟不够明星艺人一天的餐费”“够我吃一个礼拜”等。在舆论不断发酵后,节目组也出来“辟谣”。5月24日凌晨,@腾讯视频五十公里桃花坞官方微博发文表示:“大家真的误会啦,苏芒姐姐从没说过一个人一天650元的伙食费不够,开会的时候大家提议第一次每人先交650元,用于这段时间在桃花坞的生活费。15人21天,多退少补。”苏芒也转发该条微博,称“伙食费的问题让大家误会了”。在节目组微博发出后,也有网友质疑其真实性。更有网友喊话节目组放出未剪辑版的视频素材,以此来证明真相。但在发出一条“澄清”的微博后,节目组和苏芒本人没有再回应此事。

圈内人士揭秘一线艺人仅一顿就过千

  一天650元的伙食费到底够不够?明星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奢华”?在该话题被热议后,记者采访到几位演艺圈的圈内人士。几位圈内人士都表示,650元若作为明星一天的餐标的话,是说不上“贵”的。不少一线艺人仅一顿的餐标,就超出了一千。
  “明星一般出席活动时的餐标都不低。”某公关公司总监黎女士说,她在10年前曾经做过一个大型IPO的活动,邀请了一些年轻的商业精英以及一些明星,当时活动是在上海新天地做的,餐标大概就是每个人1000元。“现在做活动的话,因为明星都会带团队来,一个活动通常是2天1夜,机酒全包,整个团队随便你来多少人,一般来说就是我们给整个团队5000元的餐标,酒店吃也好,叫外卖也好,对方只要出示的发票不超过5000元,我们就可以报销。”

80

后女演员每顿餐标两百元,条件好会超千

  随后,记者采访到一位80后的女演员,对方表示拍戏的时候,大概每餐是200元的餐标。“但拍摄条件好的时候,餐标还是超出了一千块一天的。”此外,晚会活动的策划人刘先生谈到,在接待标准上,一线港台明星的要求会更苛刻。“参加活动的接待餐,每天都超出两千,而伙食标准每顿基本上在一千以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说,650块作为一天的餐标真的不贵。“咖位越大伙食费越高。一线明星一顿饭就超过一千。还有牛奶、水果、咖啡等加餐。而且在不同的城市标准也不同,有时一天的餐标不低于两千。”

记者验证
六百五十元伙食够不够?得看吃的是啥

  按照节目组的说法,如果每人首次交650元后,15人总共伙食费应为9750元。
  记者打开了某购物APP,苏芒所要求的“牛奶”和“鸡蛋”的价格其实并不算高。国产中端品牌牛奶价格12盒约为60多元,进口品牌约为110元左右;而鸡蛋价格也不算太高,某号称可生食的鸡蛋15枚约为35元左右,而普通类别的鸡蛋价格则为每枚1元。
  实际上,该节目对标的另一档慢综艺中,嘉宾每天需要自己做饭,他们去菜市场采购食材也很接地气,每天花费100元左右用于食材采购,然后在田间地头寻找一些免费的食材,也足够七八名嘉宾享用。在《桃花坞》中,当天晚上也是嘉宾使用带来的食材进行了烹饪,解决了晚餐的问题,如果真是如此,那么15人3周9750元生活费,平均下来每天464.3元伙食费,应该足够了。
  当然,也有明星在节目中展示过自己的超高生活费,郑爽就曾经展示平常喝一瓶1999元的矿泉水,杨超越的冰箱里也装有高达600块一片的顶级和牛,李湘每天都要吃一碗昂贵的燕窝,如果按照这样的餐标,那么650元一天肯定不够。
  有媒体评论说,无论是如今被热议的艺人高餐标,还是此前备受争议的艺人高片酬,都来自艺人的“咖位”,餐标也演化成艺人之间互相攀比的指标。但这却以食品浪费为代价,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此次网友对“一天650元不够吃”及各种高餐标的讨论,背后不仅仅是网友对艺人追求奢靡导致浪费的不满,也早已透出对娱乐圈中某些艺人行事做派的不满。把对餐标高标准的追求,放在对作品质量的追求上,一个艺人的艺术生涯才可能更长久。

  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 李雨心 闫雯雯

 

标签组:[娱乐八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301.html

相关阅读

《六韬·龙韬·军势》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太公曰:“资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忽而往,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

2025-05-06

张景岳的医学代表作

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幼随其父游京城,十...

2025-05-06

《瘟疫论》: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

《瘟疫论》,又称《温疫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作者为明朝末期的医学家吴有性。吴有性于崇祯十五年(1642)撰成《温疫论》,据《四库全书总目》载,《瘟疫论》2卷,补遗1卷,版本主...

2025-05-06

中医外科学名著《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系由明代陈实功编著的一本外科专著,成书于1617年。 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中国明代外科学家。幼年即开始学医,于《素问》、《难经》均有研读,对其中之外科更予注意,...

2025-05-06

马一龙《农说》

马一龙(1499—1571)明农学家、书法家。字负图,号孟河,别号玉华子。溧阳人。马性鲁子,马从谦侄。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翰林院检讨,授南京国子监司业。因母亲年老多病,五次上疏请求返里养亲,...

2025-05-06

《六韬·龙韬·励军》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

2025-05-06

《六韬·龙韬·阴符》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太公曰:“主与将有陰符凡八等:凡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杀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

2025-05-06

《六韬·龙韬·将威》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为禁止而令行?”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

2025-05-06

明周定王朱橚——百科全书《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一部由是医学家朱橚主持编写的植物图谱,于明代早期编写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朱橚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之胞弟,就藩开封。朱橚以藩王之尊,亲效...

2025-05-06

水产动物志:《闽中海错疏》

在生物学著作中,按国家或地区记载动物种类的分类学专著,称为动物志。我国在十六世纪出现一种叫《闽中海错疏》的书,书中按当时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分门别类地记载了我国福建沿海一带的水产动物,虽然所列动物种类与...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