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回到童年,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

发表于话题:今天做一回小朋友
发布时间:2021-06-01

五月的最后一天,相信各位90后们早已拗好了过节姿势。 最近,一段“10后怎么看待90后过儿童节”的视频登上热搜,视频内各位10后头头是道,句句扎心。看得90后不禁委屈起来:过个儿童节怎么了?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来源:微博

其实,如今的儿童节早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属节日了

part.1 这届90后,儿童节主力

六一,是一场大型成年人狂欢。 近年来,每到六一,总有一大批不同年纪的“宝宝”突然涌现,玩命般地蹭着儿童节。

▲来源:新京报

周到的怀旧派,往往还要刷上几遍经典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的《灌篮高手》《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 怀旧派高阶玩家,更会为自己送上一份“儿童节大礼包”——不仅有干脆面泡泡糖麦丽素跳跳糖AD钙奶等“怀旧零食”,还有各种让人一秒回到童年的“怀旧玩具”——陀螺玻璃球万花筒、喷水枪、铁皮青蛙……

▲8090后才是童年玩具的主力购买者

据淘宝网数据显示,“80后90后经典怀旧玩具”在儿童节前夕的成交指数环比上涨高达313%。从购物评价中不难发现,这些玩具多数是成年人买来送给自己或者朋友的。

90后儿童节2.0版本——晒照派

儿童节怕是仪式感最重的节日之一了。 为了儿童节,翻出来被老妈压箱底的红领巾,或者是抢上小学侄子的红领巾,周周正正戴上,自然少不了拍张照晒出来,再配上节日特制的滤镜挂饰,今天就是我的主场;

▲别人家公司,不用羡慕|来源:微博

或者鼓足勇气发张童年照,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在考验各位点赞之交“找不同”的游戏实力; 更有穿上校服or水手服的“制服诱惑”,朋友圈瞬间化身为大龄儿童cosplay聚会。

90后儿童节3.0版本——改名派

儿童节可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改名的好时机,在这一天,你可以随心所欲把ID改成宝宝宝贝,甚至有人在特意强调“今天我是X三岁,请大家多多关照哟”,只恨不能把“三岁”二字加粗,心中则感慨“六一居士”欧阳修的先见之明。


90后儿童节4.0版本——要礼物派

儿童节素来离不开礼物,大家怎么会错过这个要礼物的好时节——零成本、无负担,能要到礼物最好,颗粒无收也不损失什么。

▲网友恶搞“儿童节收礼”

要礼物,就有晒礼物。童年玩具、红包、转账记录……金额倒不是最重要的,6.1元的“六一”红包,充斥着“我也可以蹭热点拿红包”的小确幸,关键还是图一乐呵。 part.2 为什么这届成年人特别爱过儿童节? 小时候,我极力装得像个大人;当我已经不再是小孩的时候,我又希望像个孩子。 ——列夫·托尔斯泰 在新加坡,成年人是可以合法过儿童节的。 新加坡节假日法规的第一条规定,儿童节当天不仅给小朋友放假,还要给所有大人放假。新加坡最大的国家游乐场还专门为儿童节制订了一条特殊规定——当天小朋友要购买全票,大人则要购买半票。这样不仅让小朋友高高兴兴体验做小大人的感觉,更让大人们重新找回童年时光。

再围观一下国内,为什么儿童节成了80后90后的集体狂欢? 如果说,个体成年人喜欢过儿童节,是个性使然;那么,当成年群体都喜欢过儿童节时,这已然成为一种值得思考的社会现象。 英文用Kidult来形容“成人儿童”,他们以各种方式,守护心底的这份童真,用看似“无厘头”的方式,瓦解成人世界的无奈。

▲来源:微博

当996成为常态、生存压力日益增大,成年人的焦虑往往无处安放。在崇尚“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大环境下,一路高涨的房价与物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加重了无力感。生理上的成年人,心理上的“儿童”,一些人不禁陷入了身份的迷茫。 有关报道表明,近七成的上班族,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情感解渴"和"精神休闲"。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分析说,“从心理学角度看,成年人喜欢过儿童节,是因为成人世界里的快乐不容易得到,而童年的快乐最简单,容易得到,所以让人格外难忘。” 于是,成年人过六一,无非是一年一度遛遛内心的“孩子”——短暂逃避现实,用无忧无虑的“儿童心态”消解当下生活的沉重压力,追求一种天真纯粹的快乐。 而且除了纾解压力,成年人的“儿童节情结”里还藏了一些补偿心理。毕竟并非每个人的童年都很快乐,成年后也会用补偿心理来弥补童年的阴影与匮乏,用一个“节”来解一个“结”。

▲被迫营业的儿童们|来源:微博

过六一,成为了对不完整童年的心理弥补。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这过程中,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心理学教授张结海看来,在社交媒体上,要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很多人参与的时尚潮流,大致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件事比较好玩;二是需要不断重复。 正是由于媒体上不断重复出现有关儿童节的信息,成年人过儿童节迅速成为一种时尚。

part.3 “儿童节自由”其实也不简单

看起来,儿童节实现快乐是件简单的事,但细想一下,真没那么容易。

被迫营业的儿童,忙着买礼物晒演出的家长,拼着蹭热点促销的购物中心,比着煽情的广告语...... 这么一看,好像能“自由过节”的也就这届90后了,但其实90后的“儿童节自由”也不容易啊—— 朋友圈晒“卖萌儿童”照要分组,屏蔽掉老板客户和总是走清纯萝莉风的实习生;抢来最后一份金拱门儿童套餐,却又得小心计算热量;怀旧玩具又比去年涨价了;就连想找个“宝宝”互相腻歪下,都可能只有Siri和你对话......

▲来源:微博

其实追溯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诞生,并不是件轻松快乐的事。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源,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在儿童节,除了放松身心、保有童真,关注儿童面临的社会问题,或许才是这个节日的真正奥义。

[1] 张建梅,李宏翰. 大学生的角色退行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2):117-119. [2] 薛婧, 黄希庭. 怀旧心理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1(04):154-162. [3] 李艺敏, 蒋艳菊, 李新旺.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6(02):211-214. [4] 毕圣,庞隽,吕一林. 压力对怀旧偏好的影响机制[J].营销科学学报,2016,12(1):38-50. [5] 薛婧, 张睿. 大学生怀旧现状的调查研究[J]. 文学教育(中),2013(05):31-32. [6] 王称, 杨晓苏. 浅谈自媒体时代下80后青年的怀旧情结[J]. 世纪桥,2014:65-66. [7] 孙秀岚. 大学生怀旧心理与孤独感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8] 古今后. 新加坡:大人也过儿童节[J]. 政府法制,2009-07-20 [9] 李卓洋. 六一排练节目多,累了孩子,忙了家长[N].西安晚报,2013-05-30(A07). [10]80后、90后六一抢购儿童套餐 小朋友哭诉“玩具都被阿姨带走了”[EB/OL]. 东方资讯. 2018-6-1

标签组:[六一] [成人儿童节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2498.html

相关阅读

达芬奇未完成的作品是什么样的

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正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达芬奇《圣·杰罗姆在荒野中祈祷》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不单是“未完成”,且尚未完成第一层着色。画面大部分地方显露出勾稿描形的线条,由此却揭示了达·芬...

2025-05-12

《蒙娜丽莎》为什么会被广为人知

卢浮宫的所有绘画作品中,最为杰出、最受人瞩目的自然是达·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杰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被置放在卢浮宫二楼中间的一个大厅中,被镶在墙壁内,显然是特别的保护。玻璃罩周围射出的柔和...

2025-05-12

《拈花圣母》作品介绍

着名的《拈花圣母》画于1478年。它表现的是年轻的玛利亚和儿子耶稣在一起的情景。作者列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象征人类智慧的意大利画家、科学家,原名:L...

2025-05-12

公安派是什么意思

公安派是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这一派主将还有翰林院编修曾可前,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

2025-05-12

《最后的晚餐》保存在哪里

《最后的晚餐》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因为这幅画本身有多精妙,因为已经毁的不像样子,而是因为它的存在就是奇迹。世界上很多名画啊,年纪都挺大的了,多的是几百年前创作的。相信这些画家当时在画的时候,都不会想到自...

2025-05-12

《金瓶梅》是本什么书

《金瓶梅》,中国古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思想内容《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是一部描写市井人...

2025-05-12

《童心说》的作者是谁

《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议论文,收录于《焚书》。该文写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5年),主要是用来驳斥耿定向的理论。李贽在该文中主要阐述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

2025-05-12

《最后的晚餐》中隐藏的秘密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受米兰公爵的委托,画在一个修道院餐厅的泥灰墙上的。整个画幅长880公分,宽460公分。达·芬奇摒弃传统的湿壁画画法——颜料必须在石灰墙面“未干”时就被涂上以便它慢慢变干变硬——...

2025-05-12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假笑吗

大约1503年至1507年,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绘制了举世闻名的画作《蒙娜丽莎》,这幅画的构图、色彩、技法等等无可挑剔,代表着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据说1503年...

2025-05-12

泰州学派的历史地位

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创始人王艮,明朝哲学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人称王...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