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沈月究竟有多高?沈月身高曝光

发表于话题:沈月多高多重
发布时间:2021-06-03

现实生活中,不够高的朋友们往往会给自己的身高虚报个两三厘米。普通人都这样,遑论事事都追求完美主义的娱乐圈明星了。作为娱乐圈新晋小花的沈月,自和胡一天搭档网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而一炮而红,后又与王鹤棣等一众鲜肉联袂出演翻拍剧《流星花园》,片约连连,可谓是炙手可热的女明星。而沈月较为矮小的身高,在星光璀璨的娱乐圈又稍显暗淡。沈月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沈月在拍《小美好》的时候,导演为了能平均拍到每个人,镜头是固定高度的。尴尬的是,在拍摄全员奔跑的场景时,导演无奈冒出一句:“小希头带不到啊!”其他人成功入镜,只有个子最小的她完全没被拍到,沈月自嘲:“就当我没来过。”另外,在拍《流星花园》时,沈月经常要站在木箱上和男演员对戏,在和王鹤棣拥抱的一场戏中,大家从正面看几乎看不到她的存在,完全被王鹤棣挡住了,这个画面太像父母带小孩了。网友因此质疑,身高应该不到官方数据160厘米。

沈月对外宣称的官方身高是160cm,为了证明自己,她还曾经晒出身高测量的照片,果真是160cm。但有许多网友并不买账,认为这种测量方式有误差,甚至调侃道,沈月顶多只有140cm,无法服众。从沈月在各大综艺和影视节目中的表现来看,网友的猜测或许不无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也只有沈月才知道了。

事实上,身高多一点少一点本无可厚非,大家都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网友反感的,大概是娱乐圈谎报身高的风气吧。对大多数观众朋友而言,高矮并无所谓,演技过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沈月能在未来拿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这种无端的猜测或许也会就此停止了。

标签组:[沈月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4856.html

相关阅读

韩愈:从小便怀有凌云之志

谈及韩愈就不难让人想到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发起开展了古文运动,以及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师说》、《昌黎文集》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他在取得这些成就,收获荣誉之前所经受的打击和挫折,又有多少人了解?...

2025-08-02

京剧的四大基本功是什么

京剧基本功是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 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

2025-08-02

盘点韩愈最著名的十首诗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3、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2025-08-02

《梅花》诗歌赏析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

2025-08-02

京剧发音技巧常识

真嗓 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

2025-08-02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

2025-08-02

京剧的鼎盛期:四大名旦粉墨登场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

2025-08-02

韩愈故事之风流成性

唐代文学家韩愈不仅在诗歌,散文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其倡导的古文运动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但其也有不为人知的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一面。据记载,文学家韩愈纵欲且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

2025-08-02

京剧走向成熟是在什么时候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 谭在...

2025-08-02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的驳论文

《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驳论文。作者在文中别出新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