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总有人要缺席,总来不及告别

发表于话题:来不及说出的友情人物
发布时间:2021-06-04
​​作为观众而言,看一部剧或者观一部影片,都会从中有所感触。或人物的人生,或故事的情节发展,亦或是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都是我们每一个观众选择看剧或者观影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观影,毫无情绪的看故事。

图片


《八月照相馆》,一部1998年上映的老影片,似散文那般舒适的故事情节,毫无情节拖沓之说,从生活中的平凡,见证了主人公对待生活的态度。故事灵感来源于韩国已故歌手金光硕一张表情安详温暖的遗照,而该片的大多数主创人员都是出生在八月,所以片名叫做《八月照相馆》。

图片

2003年李健因这部1998年的韩剧影片的启发,创作出一首同名歌曲《八月照相馆》,被收录在专辑《似水流年》里。歌词里有这么一句,“那一个夏天,在心底收藏,偶尔荡漾,渐渐泛黄的相片带我回到那某一年的某一天。”

回想起1998年,国内火热的是琼瑶的剧,在韩国却是因为这部《八月照相馆》 ,使得韩国本土电影起死回生,重新进入新的巅峰创作时期。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人性的思考,看待一个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对亲情、爱情、友情三者间的留恋。或者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和气质所在,无论一个多么平凡无奇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接近平凡人的真实面目,与其他大多数人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很有气质,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人,从他的点滴琐碎生活中,我们融入了各自的思考。如果我们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会如何做?是会和主人公那样的泰然处之,静静地走完余生,还是其他……

明明是一部悲剧,导演却使用长镜头和固定镜头的形式,采用文艺艺术的散文手法,把一部悲剧演绎成一部集爱情、亲情、友情于一体的散文式文艺片。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前方存在着一个悬崖,我们一直努力地前行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去,但是很清楚地知道这是肯定的一件事。于是我们有了很多心愿来不及实现,成为这趟旅行的最大遗憾。

图片

一个暖风煦煦的八月夏日,男主人公永元骑着电动车缓缓驶来,固定镜头搭配着八月的那种暖意,映衬出男主人公的那种稳重与朴实。时刻带着的微笑,贯穿了整个剧情,无论从爱情、亲情、友情甚至陌生人,都以笑颜应对。

寂静的操场上,一个孤独的身影,静静地回忆着,“小时候放学了,我还会一个人独坐操场,想着逝去的母亲,最终我明白,我身边的所有人,好朋友,父亲,姐姐最终都会逝去”。这是一句开头台词,刚开始真没懂这句话的背后蕴藏的那股深意,直至在影片演绎的过程中,陆陆续续的陈述着这句话中所带来的那种悲伤,那种隐藏的深意,男主人公,留在这个世间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01/ 总有人要远走,总来不及挽留

作为观众来说,这部影片始终没有透露男主人公得的是什么病,只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断地与自己的好兄弟们告别。总有人要远走,总来不及挽留他们的友情,只是在余下的时间里,好好作别。

图片

生活中,我们都有着自己的朋友,电影中的男主角也有着自己的朋友,虽然性格各异,但是在生命中,还是最佳损友。或许真的只有在好友面前才可以肆无忌惮地放开自我,以喝酒的形式放开自己苦闷的内心。听到好友周高父亲的丧礼的真实写照,也回应着开头台词的悲凉。

在聚餐后,和几个好友之间的合影,选择再拍一张,只是想把时间在这一刻留长一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长,只想在走之前,趁来得及多看一眼。

真正的朋友,或许真所谓,多年以后,还能够在一起相聚,能如当年那般陪你疯狂的人。

02/ 总有人要先走,总来不及陪伴

亲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不可缺席的情感之一。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的亲情也主要在家里体现,镜头的表现形式很少有2人同框面对面坐着的镜头,无论是在家里和姐姐相向而坐,或者和德琳相识在照相馆沙发的相向而坐,都是以一种艺术的手法表现出喜悦的情愫。

图片

最动人的几个细节,主要来自于姐姐的关怀,和教父亲学习遥控器按键的镜头。姐姐的关怀,让永元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从家里的闲聊到医院的探望,对于永元感情方面的试探询问,都是一种浓浓的亲情体现。

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永元从未告知过任何人关于他病情的发展,只是默默地在剩下的日子里,尽量来完成未完成的事,交代好整个后事。“教父亲学习遥控器”这个镜头,终究是打动着我,无论是父亲小孩心性的释放,还是永元连续教多次的无奈,直至生气的离开,父亲终于在永元走后按对遥控器的按键,却也透露出一个来自父亲的关爱。他已经老了,他要比儿子早走,为什么要这么急着让我学会呢?一直幻想着以后都有儿子陪在身边,每晚都瞩目望着儿子的房间,满眼都是浓浓的爱意。

雷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永元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悄悄走到父亲的房间,像小孩般钻进父亲的被窝里,凝望着父亲的脸颊,缓缓入眠。一幕幕感人的镜头,总是让人有一种来不及陪伴的悲伤缓缓袭来,那是一种对这个家的强烈不舍,但是也是一种无奈。

亲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总有着很多的话想说,但是总有些话却见面说不出口。总是感觉到家的温暖,家的爱传达在只言片语中,却总是来不及真正的表达。

03/ 总有人要缺席,总来不及告别

《八月照相馆》里的爱情,如青涩的初恋般,那样的让人珍惜,那样的让人觉得如此的美好。永元的爱情,有过两段,一段是已经离婚的前任妻子芝咏,一段是与德琳的相遇。

图片

照相馆是永元一直从父亲手里继承过来的,与穿警服的德琳也是在照相馆相识的。正所谓的,佛曰,前生千百次的回眸,只为今生的相遇。吸引德琳的或许正是永元一直挂在脸上的微笑,也因为这样,让德琳渐渐走进了永元。

每次下班都会路过照相馆,去看看永元。无论是街角的问候,还是一起骑车的偶遇,也是为他们的朦胧爱情垫下很好的伏笔。

图片

记忆最深的画面,因为德琳的一句话,陪着德琳在游乐场游玩,也是他们正式交往的画面,但也是没有真正表达出来的情感,只是如初恋般的朦胧爱恋。有一种爱,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彼此明白彼此的心意。也是第一次德琳在拍照的时候,为永元而涂口红。

永元住院期间,并没有通知德琳,而是彻底选择从德琳的世界里彻底消失,把最美好的回忆留给德琳。德琳和永元经历过的美好,一直以为可以和永元永远在一起,却不想发现永元消失了。每次瞩目望着关门的照相馆,德琳不停地给里面塞写好的信,希冀有一天能够得到回信。

图片

医院出来的永元,在街口看到照相馆门口瞩目等待的德琳,他一直悄悄跟着德琳,隔着玻璃触摸着她的脸,看着德琳工作时的样子,想要努力地记住德琳的样子。

整理好照相馆各种设备的操作标记以后,永元给德琳写了一封永元也没有寄出去的一封信,被收藏在和德琳寄来的信放一起的盒子里。

最经典的台词,“我终于明白,像我看过的无数照片一样,爱情也会变成永远的回忆。你让我在美丽的爱情中悄悄离去。我要对你说,谢谢。再见。”

这是结尾时永元的心声,也是给观众留下的心声。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爱的人,后来的德琳回到照相馆,看到照相馆门口自己的照片,她带着微笑自信的走了,重新投入生活中,却不知道永元已经离开这个世界。

图片

这部电影的表述方式,让人在点滴中去感受生活,感受着朦胧的爱,以及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等。用正确的心态,珍惜眼前人,在能来得及的时候,多看看还在身边人。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来不及做的,唯有珍惜眼前,珍惜身边的人,或许此生将会遗憾少些。

图片采集 | 网络(侵删)

文章作者 | 红宸君

编辑 | 心情话

排版 | 心情话​​​​

标签组:[父亲] [爱情] [八月照相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6493.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