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一线女星穿收腰裙被勒进骨科!是谁在复兴畸形审美的悲惨产物?_女性

发表于话题:中国内地一线女明星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5-08

原标题:一线女星穿收腰裙被勒进骨科!是谁在复兴畸形审美的悲惨产物?

#张萌 姐的身材是拿命换的#

谁能来讲讲,现在的热搜怎么越来越让人看不懂,都拿命换怎么还“

”上了?

前天的微博之夜大家都看了吧,各位美女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欲与天公试比高。

个别美女条件受限......

但不怕!比不了高咱比腰!

稍稍有点迟了哈,但还是让我们恭喜四千年凭借小蛮腰拿下一条热搜。

虽然红毯过后有不少网友公开吐槽,相比鞠婧祎,张萌才更适合这个词条。

来,请欣赏这个纯侧面

这个偏正面

看来看去,好像还赶不上美学姐今天中午装大米饭的碗宽

更何况张萌今年已经39岁,还生过娃.....

但是请各位收起羡慕的眼神儿,毕竟张萌实力为我们书写了什么叫做:人前风光,人后遭殃。

这件美煞众人的礼服是收腰的款式,而且码数偏小,张萌说自己拿到的时候时间偏晚,来不及改动就硬生生套上。

长时间束腰导致她的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别的明星活动结束后去聚餐,她活动结束后去了医院......

原来红毯上的惊鸿一瞥,代价竟是出门左转进骨科。

“束腰”,在美学姐看来是要被钉在审美耻辱柱上的一个词。

500年前从欧洲发源的束腰,曾经要了无数女性的命。

在漫长的女性平权发展史中,无数先辈付出努力乃至生命,才矫正这种畸形审美下的悲催产物。

在21世纪的今天,竟然死灰复燃了?

1

那些畸形审美下的产物

19世纪的欧洲,“束腰”风潮盛行。

野史记载,这股风潮可追溯到法国的约瑟芬女王,据说她因偷情怀孕,为掩人耳目,只能用布条将腰腹死死缠紧。

腰腹勒紧后反而把胸部托高,上半身的曲线更加女性化。

女王嘛,万众瞩目,男人们看了疯狂夸赞,女人们自然心生羡慕。

于是“腰部越细越好“就这样变成了欧洲的审美标准。

为了打造极致的细腰,当时的欧洲人民制造了铁制的胸衣工具,强行用外力对骨头进行挤压,因为肋骨变形后腰的尺寸才能缩小。

但这种外力会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内部骨头及内脏疯狂移位,稍有不慎骨头就会扎入内脏。

无数欧洲女性被要求从小穿着束腰睡觉,无数欧洲女性也在这个追随“畸形审美”过程中丢失了性命。

而在遥远的东方国度,同样诞生了一种惨绝人寰的畸形审美。

早在东汉时期,民间诗歌中便开始推崇女性的小脚,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宋朝起,缠足的风气开始盛行,在清代达到顶峰。

据说女子只有四、五岁就会被父母要求裹足,布条一圈圈缠绕下,通过外力将脚的骨骼强制变形,让双脚不会再正常的生长。

在这种畸形审美下,女性脚的大小,成为了男人评定她值不值得娶的一大标准。

通过“选拔“的女性也有了一个新的称呼 —— 三寸金莲”。

其实欧洲束腰和中国裹脚有很多相通之处:人为的让身体产生畸形,造成的后果都无法挽回,最重要的是,受压迫的都是女性。

但压迫又不仅限于女性。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批身份独特的艺人,大家叫他们阉人歌唱家、阉伶。

而阉伶歌手出现的契机,说到底还是对女性的歧视。

当时的教堂里不允许女性参加唱诗班,所以不少需要磁性嗓音的声部都是由声音稚嫩的男童担任。

众所周知,男童有变声期,所以为了减少替换新人的成本,唱诗班的男童会被实行阉割手术。

如此一来,男童们就能保持童声时期的稚嫩与磁性,长久在唱诗班担任他的【女性角色】。

但灾难也是毁灭性的,大多数的男童都会因为雄性激素分泌变少,身体发育异于常人,此外还要如同阉鸡一般而受人耻笑。

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不少阉伶歌手年纪轻轻就丧了命。

束腰、三寸金莲、阉伶有哪个是世俗意义上的美吗?

在美学姐看来,这种“审美浪潮”更像是通过对弱势群体(女性、男童)身体/精神双重压迫,来彰显所谓的强权。

束腰的女性们不得不缓慢移动,小鸟进食;裹脚的女性们不能随意跑动;阉伶歌者这辈子都要在舞台上生活。

娇小易掌控,不仅能够满足“控制欲”,其中带有的色情意味更符合“勾引原则”。

压迫之下,畸形审美的废除史是无数先辈用实际行动争取而来的。

1876年,美国的女性存在主义教母乌尔森公开反对【女性束腰】,她打出了这样的标语:

“我存在,首要的角色不是妻子,也不是母亲,而是女人,我有作为女人存在的权利。”

理念很先进,但反束腰运动进行得并不顺利。经过百年斗争,直至1910年左右,束腰才作为陋习被废除。

裹脚退出历史舞台同样费了大力气。

清朝被推翻后,缠足被认定为是对女子精神与身体的双重酷刑。1912年,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

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缠足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缠足才被彻底废止。

畸形审美的废止,是人类审美史上的一大进步,更是人类平等的重要体现。

2

畸形审美复兴,枪口先对准女星

畸形审美复兴了,这不是一句玩笑话。

因为穿束腰裙子进医院,张萌不是个例,中国女星更不是个例。

早在2019年,担任戛纳主竞赛评委的艾丽范宁就曾在晚宴昏厥,并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随后她发文和网友报平安,称自己已无大碍,晕倒是因为裙子太紧了,还放出了勒裙子的过程图。

又是裙子太紧了,所以女明星为什么追求这种极致瘦的曲线?

拿最近微博之夜的关晓彤来找答案,她无修全身观感图是这样的。

离近看是这样的

网友评价是这样的:“好壮。” “以为屏幕飞来了一只大飞蛾子。”

关晓彤的腰线已经被反复讨论了800遍,这种天生的曲线很难通过后天的塑造变成“蚂蚁腰”。

娱乐圈及生活中那些公认的“蚂蚁腰”,首先需要的是细骨骼+小骨架的身材条件,而关晓彤天生骨架偏大。

不如看看她的大长腿

但即便重申多次,作为女明星的关晓彤还是改变不了被嘲笑的命运,更有网友发帖问她穿束腰走能不能赢。

古时有女性为了凸显玲珑曲线和美感,束腰取悦男性。

今时有观众为了提升眼球观感,设想女明星戴上束腰。

好家伙,还说不是畸形审美要复兴?

一直以来,明星的美直接与“业务水平”挂钩,但个人身体条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往往被忽略。

即便部分网友倡导女明星要遵循自然美,但现实中更多的是那些盯着细节、苛求完美的人存在。

比如被网友攻击头大的杨紫

这些人是畸形审美的加害者,更是审美焦虑的受害者,对社会审美的判断贫瘠,让她们在美的花花世界中迷失自己。

3

审美焦虑,作用于普通人

国内对于女明星的美有很狭隘的偏见:要年轻、要细腰瘦腿、要白皮大眼、要肩颈线条明显。

女明星稍有一个不注意,就会被拉到组里进行身材羞辱,上面讲过的关晓彤就是例子。

在这种风气下,女明星也内卷起来,比脸小、比腰细、比腿长......

即便有女明星积极探索新出路,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也会拼劲儿把她们往起点拽。

遭受很大舆论恶意的王菊

女明星对大众审美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比如说最近两年娱乐圈清纯女明星当道,而白瘦幼的风格也在民间刮起旋风。

当网友把单一条件作为评定女明星美不美的标准,圈外的人也会效仿或者认同这样的观点,造成的结果会是进一步压迫。

对明星们来说,身材外貌至少是吃饭的饭碗,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女孩,在外貌上耗费心血,追求明星般的极致效果,反而会导致生活失衡。

多样化的审美不能成为主流,当健美的身材不被接受,被苛求的女明星们很累,被苛求的普通女生更累。

审美需要一意孤行的勇气,只有每个人都发散自己的个性和思考,只有审美变得多元,我们才能见到更加美好的世界。

如果你错过了近期的精彩文章,记得点击下方链接。

记得点【在看】

标签组:[关晓彤] [模特] [张萌] [束腰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766.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