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十月围城》:中国式大片的新路

发表于话题:十月围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21-06-08

    贺岁电影大战风云乍起,有关贺岁电影及其贺岁档的激烈争论已经悄然展开。《十月围城》的脱颖而出,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贺岁电影及贺岁档的声誉。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也给2009年的中国电影画上了一个相对完满的句号。

    《十月围城》是一部好看的、有情怀的、优质的中国式大片。影片取材于辛亥革命前夕的大背景之下,围绕着清廷派刺客到香港刺杀孙中山,而众多仁人志士保护孙中山为主线展开故事。影片一开始就用各种艺术手段竭尽铺张之能事建构起了叙事悬念,而且在电影的起承转合中把这种悬念和悬疑也铺陈得非常巧妙,并把悬念一直延续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使得观众在情节的层层推进中被深深吸引、无暇思考。

    《十月围城》在悬念的结构和叙事的推进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商人李玉堂为富有仁,外冷内热,虽然同情革命但却不愿意参加革命,尤其不愿意自己的独生儿子卷入其中。正因为如此,与为革命义不容辞、锲而不舍、生死置之度外的好友陈少白产生了鲜明的反差和激烈的冲突。李玉堂与陈少白生死之交的主线又引出其他各色各样的片中人物,或为主仆之情,或为父女之情,或为江湖义气。这些江湖人物并没有革命意识和革命觉悟,只是被革命浪潮所裹挟,但其江湖义气、世俗情爱显得真实可信,也更容易打动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

    《十月围城》的最大创意也是最大成功还在于,巧妙地运用了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选择了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们为了推翻满清统治,抛颅洒血,死拼到底这种家国大义为影片的“戏核”,最大限度地迎合了社会各层面观众的期待心理。虽然影片并没有正面描写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活动,而是将其作为故事的背景,但也明白无误地为影片灌注了主流价值观,使得影片充满了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对民族、对国家、对未来光明前景的信心和信仰。换句话说,影片巧妙地借鉴和化用了大陆主流电影的“国家叙事”、“革命叙事”,并与香港电影的类型叙事、传奇叙事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保持了香港动作类型片的基本格局和框架,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香港动作类型片中打斗场面和整体叙事脱节的积弊,不再是为打而打的舞蹈式表演。

    《十月围城》有着直接的、确定无疑的甚至是第一位的商业诉求和商业目标。在影片全球首映发布会上,导演陈可辛曾经这样直言:“我们要赚票房,但我们不能骗,要有良心地赚票房。”“赚票房靠的是影片的质量,骗票房靠的是影片炒作。”可以说,《十月围城》体现了优秀香港电影人对观众、市场和票房的深刻理解。对于任何产品而言,高品质都是基础的基础,前提的前提。在制作态度上,《十月围城》是相当严谨和精良的。同时,影片汇集了众多香港及内地的大明星,也保证了影片商业目标的有效实现。从长远看,票房成功绝对不能只是“忽悠”的结果,而是观众对电影人提供高品质娱乐享受的奖赏。对于商业电影而言,赚钱和票房固然是硬道理,但也不能失去电影的基本品质,不能失去电影人的良心。电影人对电影票房的追求应该建立在对观众的尊重和爱护基础上。一味的“忽悠”观众,结果则是被观众所抛弃,最终失去电影市场和电影票房。

    香港电影人在“北上”内地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占领大陆电影市场的“秘诀”。大陆电影人也应该向香港电影人学习,在自己所熟悉的“国家叙事”、“革命叙事”的基础上,借鉴和化用香港类型电影的传奇化叙事、民间叙事,使其成为真正市场意义上的主流电影。大陆电影人和香港电影人在这种良性竞争和互动中,相互学习、借鉴、融合,不断开拓中国式大片的新路。(饶曙光)

标签组:[中国电视剧] [电影] [十月围城] [香港] [爱情电视剧] [战争电视剧] [电影叙事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599.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