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现代猫奴很疯狂?不,古代猫奴直接刷新了我的三观

发表于话题:各种猫在古代的名称
发布时间:2021-06-08

堂妹养了两只猫,家里除了有一应俱全的猫主子生活用品外,她自己还给猫咪做了很多玩具,比如各种大小的木箱。而且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各种猫的萌照和视频,还是p过的。

其狂热程度是我这种无猫人士想象不到的,我不禁感叹,她怕不是被猫统治了吧!除了这种本就爱猫的”吸猫“人士外,还有被动型猫奴。

说的就是堂妹她父母,一开始百般嫌弃,接触几天后就真香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网上的那些话题视频,”我爸妈一开始不让我养猫,后来有了猫之后,就不要我了“。

 

其实,像我堂妹一家这种行为并不是个例,在网上一找,比比皆是。在可爱的猫咪面前,无数铲屎官前仆后继,奔跑在追随猫主子的大道上。

不过,猫奴可不是现代才有。早在几千年以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各种花式吸猫,甚至比现代人要更痴迷。

在《尔雅翼》中记载:“猫通谓之狸”,在古代猫统称为“狸”,而人们会把家猫称为“狸奴”。因为在古人眼中“奴”是爱称,不少古人就喜欢用“奴”起小名、乳名,比如唐高宗的小名就叫雉奴。

沈振麟《耄耋同春》

 

可见,“狸奴”这个名字充满了主人对猫儿的一片深情。但有趣的是,如今猫成了主子,饲养者反而自降身份成了”奴仆“。

不过现代人在养猫的时候,前期领养手续还算简单,后续却麻烦不少,还要带猫去做各种检查打针,甚至还做绝育等。但古人养猫,从领养这一步开始就已经相当不简单了·。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书房万卷书。——《赠猫》

如果想把猫领回家,就得像纳妾一样,必须给出正规的聘书和聘礼。诗里的”盐“就是聘礼之一,毕竟那时候的盐可是贵重品。另外买一些小鱼,送给生下小猫的母猫,也是常用的聘礼。

赵佶《耄耋图》局部

 

腊日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礼记》

除了”裹盐“聘礼外,还要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腊八就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迎猫进家门的同时还要同猫神做保证:我会对它好的。

猫之毛色,以纯黄为上,纯白次之,纯黑又次之。——《相猫经》

既然说到领养,那古人喜欢哪种猫呢?同现代人一样,古人也喜欢橘黄,看样子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啊。

商喜《戏猫图》

 

猫于黑暗中,逆循其毛,能出火星者为异,并不生蚤虱。——《酉阳杂俎》

原来不止我们现代人推崇科学养猫,古人也讲究科学养宠,知道要祛除掉猫身上的跳蚤。

公猫必阉杀其雄气,化刚为柔,日见肥善。——《猫苑》

看来,给猫咪做绝育手术自古就有了。

朱瞻基《花下狸奴图》

 

猫之为兽,其性属火。故善升喜戏,畏雨恶湿,又善惊,皆火义也。——《物性纂异》

不过,古人也很细心,琢磨出不少猫咪的习性,知道它们怕水又容易受惊。

猫食薄荷则醉。——《埤雅》

也知道猫咪吃了薄荷会有醉。

猫不食虾蟹,狗不食蛙。——《识小录》

还知道猫咪不宜吃虾蟹一类的水产。看来,古代猫奴在养猫一事上也算是用心至极了。

沈振麟《耄耋同春》

 

你以为这就是古代猫奴的极致了吗?当然不。

《西湖游览志》和《老学庵笔记》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桧的小孙女养的猫走丢了,不仅满城贴满”寻猫启事“,还报官搜找,虽然之后每家每户都找出了不少猫,但没有一只是走丢的那一只。

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在宋朝,养猫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同样是在宋朝,还有一位有名的资深猫奴,他就是大诗人陆游。他不仅喜欢撸猫,还喜欢给它们写诗留念。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外面风雨大作又黑又冷,但我跟小猫猫不出门就呆在暖和的家里。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小猫猫太懂事了,把老鼠抓的一干二净,也不吵着吃鱼,只要吸一点点猫薄荷就满足了。陆游不仅给猫咪献上猫薄荷这种现代玩意儿,还请人为猫咪造猫窝、做特别护理,真不愧是首席铲屎官。

若说陆游爱猫爱到了极致,那还有一个人就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了,他就是明世宗朱厚熜。这位皇帝对猫,可当真说得上是情有独钟。

明世宗

 

他有两只最喜欢的猫,一只叫霜眉,另一只叫狮猫。霜眉死的时候,世宗悲痛不已,几天不吃不喝。之后他不仅以皇帝的身份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还将它葬在了万岁山上,立了墓碑和碑文。

以一个爱猫人士的心态来说,做出这一行为还能被人理解,但他后面的行为就显得有些荒唐了。

他的另一只爱猫也死了之后,他不仅用纯黄金为它打造了一口棺材,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让当朝大臣为狮猫做祭文。

沈振麟《耄耋同春》

 

在这场祭文大赛中,一位大臣因为一句"化狮为虎"脱颖而出,惹得皇帝龙心大悦,进而升官加职,而这位大臣也因为这件事被人称为"青词宰相"。

明世宗在位期间,忠心为国鞠躬尽瘁的能臣重臣忠臣不少,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得到如同这两只猫儿一般的待遇,绝不会想到仅仅只是因为歌颂了一只猫就可以高升。世宗皇帝行事有多么荒唐,由此可见一斑。

赵佶《耄耋图》局部

 

所以,你看,古人是不是比我们还会玩?给猫聘礼,给猫吸猫薄荷,甚至是给猫举行葬礼作祭文,真真是爱猫成痴啊。




标签组:[陆游] [猫薄荷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780.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