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古埃及吸猫史

发表于话题:各种猫在古代的名称
发布时间:2021-06-08

原标题:古埃及吸猫史

贝斯特女神青铜像

末朝时代 (公元前664—公元前332年)

山西博物院“金字塔 . 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

埃及,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它的神秘而古老让人着迷。

从4月14日开始,

山西博物院进入新一轮火爆状态:

“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开幕,

近150件组见证古埃及文明的文物珍品,

导致展厅外排起长队,

展厅内人山人海。

除了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

最能代表古埃及文明的动物,

一种动物当之无愧,

它就是:

猫!

猫形象的贝斯特女神青铜雕像

山西博物院“金字塔 . 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

在历史上,

埃及一直是个多神论国家。

尼罗河畔的各个部落,

供奉着不同的神。

他们会选择当地特殊的动植物,

或令人敬畏的自然现象,

作为本部落的保护神或崇拜对象,

如狮子、猫、狼、鹰、河马、鳄鱼、

公牛、眼镜蛇、太阳等,

具有原始的图腾崇拜的性质,

致使古埃及的神祇多至上千。

在各种神中,

古埃及人对猫尤为崇拜。

他们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猫奴”,

对猫不仅仅是简单的喜爱,

而是崇拜。

许多埃及神像都采用了猫的形象,

最著名的是女神贝斯特,

它被认为是伟大的母亲,

象征生育和繁荣。

古埃及人不但对活着的猫视若神物,

顶礼膜拜,

对死去的猫,

也小心翼翼地加以厚葬。

在这次的古埃及文明特展中,

就有很多的“猫乃伊”。

埃及人这样做一般有两种目的,

一种是用于宗教祭祀,

另一种则是为了能让他们心爱的宠物

随他们一起转入来世。

猫木乃伊

山西博物院“金字塔 . 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

那么,

我们从山西博物院出发,

神秘的古埃及,

看看这个国家的撸猫史……

古埃及吸猫史

不知从何时起,“吸猫”一词火遍网络,“吸猫 ”似乎变成了一个日常社交时必备话题。没有猫吸的人,似乎彻底out, 脱离了fashion的朋友圈。

什么是吸猫?

百度词典给出这样的解释:网络用语,指的是宠物猫的主人对猫咪的喜爱动作,包括对猫猫亲亲抱抱甚至忍不住使劲儿嗅。

你以为只有现代人才会如此吗?

不,“ 吸猫 ”这种行为,自古便有。作家王蒙先生就说了:“作家养猫、写猫,古已有之,于今犹烈。”千百年来,人们何以对猫痴迷至此?我们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猫与人类开始产生关系,最早是在9500年前的塞浦路斯。2001年,法国考古团队在塞浦路斯发现了一个人猫合葬的墓葬。

猫咪距离人造墓地几英寸,还包含抛光的石头,贝壳,工具和首饰。坟墓估计有9,500岁。猫被精心埋葬,没有受伤或屠杀痕迹,极有可能是作为宠物下葬。尽管如此,墓葬中并没有其他证据表明墓主人与猫的驯养关系。但至少我们知道,猫开始与人存在联结了。

古埃及是猫最早的驯化地。在埃及旧王朝到中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古埃及人将生活在沙漠沼泽中的“Felis Libyca bubastis”猫(埃及猫的亚种名称)驯养,成为现代家猫的祖先。

也就是说,古埃及人才是吸猫界的鼻祖啊~

古埃及人依尼罗河而居,吃谷物为生,尼罗河的泛滥程度不定,需要在河水好的时候将多余的粮食存储在谷仓里。粮食多了,鼠患就成了最大的问题。除了老鼠,埃及还盛产毒蛇。而这两者的天敌,都是猫。

家猫除了捉老鼠之外,也常常随同他们的主人外出打猎,在大英博物馆中就陈列着一副古埃及时代的“喵星人狩猎图”。

古埃及以猫为神,其尊崇的女神贝斯特(Bastet,也有翻译成巴斯特)时常以猫面人身出现。在古埃及文化统一前,贝斯特被尊为太阳女神和战争女神,以雌狮形象出现。约二十二世纪成为猫形象保护神。猫的瞳孔会随着光线而改变,古埃及人觉得这正象征月亮的阴晴圆缺,因此猫就被奉为月亮的化身。猫首人身的贝斯特是埃及神话中的猫女神。

在埃及各地,专门修建了月亮神殿,神像,来供奉猫主子们。每年还有专设的“拜猫”节日(就是祭祀),每年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到神殿“吸猫 ”。

她的节日,是古代埃及众多宗教节日中参加人数最多的活动。节日庆祝的地点布巴斯提斯城距离今天开罗东北方向80公里。当时,这个城市四面环水,于是四面八方的人就乘坐小船涌向小镇,参加一年一度在尼罗河三角洲举行的纪念贝斯特的节日。

在埃及,虽然平民可以撸猫,但猫的所有权都是法老的。古埃及人走在路上,如果遇到死猫,必须立刻喊“猫不是我杀的”,然后等警察叔叔来调查。如果你家起火了,你跑出来了,却没救猫。那你全家都要把眉毛、头发都剃掉,并且给猫开追悼会。

此外,在火灾的时候,如果古埃及人看到一只猫从火场中走过,就要举行盛大的哀悼仪式,因为这代表着猫神在替人减轻灾难。

那个年代的埃及人真是生不如猫。

埃及“土特产”木乃伊大家都不陌生。除了木乃伊,考古学家们在埃及也发现了不少猫乃伊。

19世纪末期,人们在埃及发现过一处猫墓地,其中埋葬了大约三十万只猫。这些猫都涂抹上香料,做成了木乃伊,甚至在墓中还放着供猫嬉戏用的小老鼠和线球。

考古学家在挖掘布巴斯提斯城遗址时发现了神庙地下木乃伊猫的墓室,成千上万的动物尸体在这里被做成木乃伊,然后被葬在地下墓室,把主人的信息捎带到神的王国去。这里还发掘出大量法老修建的神殿,证明甚至连最高统治者都是贝斯特女神的忠实粉丝。

在古代埃及,猫被看做是家庭娱乐以及自由精神的象征。无论是在皇室还是平民家庭,猫都是受欢迎的宠物。

“吸猫"不分中外,不论古今。今天的猫奴们,相较古埃及人对猫大人的虔诚,是不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呢?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将“吸猫”进行到底~

By:大众考古

图|山西博物院 网络

标签组:[金字塔] [木乃伊] [吸猫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787.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