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嘉靖帝为何爱猫?嘉靖帝养的猫叫什么?

发表于话题:猫咪古代叫法
发布时间:2021-06-08

嘉靖帝为何爱猫?嘉靖帝养的猫叫什么?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现在许多人爱养宠物,猫狗等成为家庭新成员。其中猫咪漂亮优雅,性格高傲,大大的琉璃眼望着你,萌的心都化了。所以很多人甘愿成为铲屎官,恭恭敬敬的伺候自己的猫主子。
  萌萌的猫咪真的无敌,不仅现代人对它毫无抵抗力,就连古代的皇帝也不能逃脱它们的魅力。有明朝中兴之主称号的嘉靖帝,就是妥妥当当的猫奴。虽然平日里照顾伺候猫主子轮不到他,但是他对于猫咪的宠爱,很多后宫妃嫔都比不上。
  嘉靖帝有两只爱猫,分别叫雪眉和狮猫。
  雪眉生的一身淡青毛色,毛发微微卷曲。它身体毛色纯金,毫无杂色,就只有一双眉毛那儿雪白,所以有了“雪眉”之名。
  狮猫则是因为长相好似今天咱们见到的松狮狗,两只圆溜溜的眼睛,睁开时颇有些不怒自威的气势。脖子上一圈毛长长的,犹如雄狮一般,所以嘉靖帝给它取名“狮猫”。
  嘉靖帝常常抽时间与两只猫咪玩耍,甚至和它们同吃同住,对它们的疼宠远超后宫嫔妃,因此惹得后宫妃子们对两只猫嫉妒不已,真正的人不如猫。
  除了疼爱之外,嘉靖帝还下诏给予猫咪至高无上的尊荣,赐予它们封号。雪眉就因为最得嘉靖帝宠爱,所以嘉靖帝专门封它为“虬龙”,还以帝王的名义给它举办了重大的封号仪式。
  雪眉去世之后,嘉靖帝十分伤心,甚至因此几天几夜都不吃不喝的。他下令将猫咪葬在万岁山,还专门为雪眉立了一块碑,刻碑文以作纪念。
  石碑上的祭文还不是随便来的,嘉靖帝为此专门召集文人墨客。让这些人比试文笔,选择胜出的佳作。
  雪眉去世不久,狮猫也去世了。连失爱猫,让嘉靖帝更加悲痛。在埋葬狮猫的时候,他下令让能工巧匠打造出了一个精致的黄金棺材,奢侈无比。
  下葬的时候,为狮猫举行隆重的葬礼,还让朝中大臣为猫咪作祭文。据说侍读学士袁坤的祭文中有一句“化狮为虎”的颂词深得明世宗的欢心,此后对他颇为重用。
  上行下效,嘉靖帝爱猫的举动,在紫禁城兴起了一场养猫狂潮。据说当时生活在宫里的猫咪都有官阶俸禄,还专门拨了一部分太监去伺候猫咪。
  现在紫禁城中也生活了许多的猫咪,它们是故宫里特殊的守护者,抓捕老鼠,保存建筑的利器。别看平日里懒洋洋的,但是抓捕老鼠的时候,却是利落的小卫士。
  至于嘉靖帝为什么爱猫,后人推测,可能因为嘉靖帝喜好长生之术有关。因为在民间传说中,猫咪能通阴阳,且有九条命,是长寿的象征。
  长生是嘉靖帝的追求,为此他曾沉迷修道炼丹,有过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经历。所以猫咪就打败老鹰虎豹,成为嘉靖帝宠物最爱。
  不过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猫咪软萌可爱,爱上它少有理由。我想家中养有猫咪的朋友们,应该没谁是因为它象征长寿,所以才甘愿伺候的吧,单纯就是因为乖巧可爱。 ?
  要说宠儿子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康熙和废太子胤i。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宠起儿子来,比康熙还要厉害。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就想将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他。此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贯都是严肃威武的帝王形象。却不知道在他的儿子面前,就如同这世间千千万万个普通父亲一样。
  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长子,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所生子嗣都十分宠爱,李承乾尤甚。
  在还没有登基之前,李世民就给六岁的李承乾请来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教导功课。所以李承乾得以“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刚登基就将8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此后对他更加重视。
  李世民一心想要将自己的帝国传给爱子,所以在李承乾12岁的时候就让他上朝听讼,接触国家大事。后来有一次唐太宗出巡,李承乾作为太子留守,他回京之后专门宴请东宫属官以作嘉奖。
  如此作为,就好像今天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宴请老师同学一般。拳拳爱子之心,无需多言。
  唐太宗本人没有宗教信仰,相信自己的能力胜过神佛。但是在爱子生病的时候,却破天荒的又是道士又是和尚的,给爱子祈福。
  贞观五年,李承乾生病。唐太宗请来道士秦英为爱子祈福,后来病好还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愿,并召度三千人出家。为了能给儿子积福,减免狱中囚犯罪行。
  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生病,唐太宗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儿子祈福。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
  贞观八年,李承乾加元服。这是人生当中的大事,看见爱子成长李世民喜笑颜开。为庆祝儿子加元服,下令大赦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天下大T三日,又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
  此后诸如李承乾成婚、生下嫡长子等,都有宴请群臣,赦免天下,天下共欢之景。对于这个儿子,唐太宗可谓爱到骨子里。可惜的是随着年岁增长,李承乾患上足疾,开始叛逆起来。
  因为身体的原因,李承乾性情开始发生变化,此后做了不少荒唐的事情。诸如宠幸男宠,亲近宦官,生活奢侈,甚至引突厥群竖入宫等多不胜数。
  尽管李承乾犯下的错误,早就够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了,但是唐太宗却一直没有放弃。他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
  当时有大臣上谏,请求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唐太宗当堂驳回。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绝不会放弃太子,转头就命名臣魏征辅佐教导太子。
  可惜的是李承乾最终辜负了父亲的苦心,后来更因为兄弟相争,犯下谋逆的大罪。依照规矩和法制,李承乾不仅太子之位要被废除,命都难保。但是唐太宗却首次在群臣面前示弱,想办法保住了儿子的性命。
  李承乾被废之后,就应该新立太子。在选谁为太子方面,唐太宗也是站在保护爱子的角度。当时李泰也是受宠的儿子,很多人以为李泰应该就是下一位储君。可是唐太宗却反而立了平时不显眼的李治为太子,他说:“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就这样性格温和的李治,在唐太宗保护李承乾的慈父之心中,成为了储君。李世民去世之后,成为唐高宗,这才有了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对李承乾既疼爱也重视,可惜最后被辜负,可怜一片慈父之心。老话说的“严父慈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公元526年,晋阳一座普通屋舍里传出妇人痛苦至极的惨叫。一声接着一声,叫的人胆颤。等过了好一会儿,屋内忽然红光大放,妇人声音渐息,紧接着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
  原是高欢之妻娄昭君产子,屋内红光大放,昭示着新生儿的不平凡。而这位新生儿,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北齐开国之君高洋。
  高洋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实乃大智若愚。年长之后受到东魏孝静帝赏识,先后任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仆射、尚书令等职。武定七年又拜封丞相,此后逐渐掌握朝中大权。
  武帝八年,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此后建国称帝,国号大齐,年号天保,史称北齐。
  高洋称帝之后,励精图治,严查贪污,使吏治得清。对外则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南取淮南,将北齐发展到巅峰。
  征伐四克,定鼎中原,高洋个人声望达到极致,被称为“英雄天子”,为北齐一代英主。但是随着功业的扩大,高洋渐渐的开始松弛,被酒色磨灭了意志。最终从一代英主,成为昏庸君主。在后期的统治中,奢侈享乐,滥杀大臣,暴虐无度,行事荒唐,毫无一国之主风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然有了女装癖。他常常身穿华丽的女子裙装,涂脂抹粉,作妇女装扮。不以为耻,反而大大方方的在街市中招摇过市。他还常常脱掉衣服,在大街上赤身奔跑。尽管寒冬之际,京城的百姓们也能看见自己的君主不穿衣服在大街上奔跑的身影。
  高洋曾经问自己的亲信,为何汉朝能光武中兴,亲信说那是因为前一位没有将刘姓都给灭了的缘故。高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自己的皇位是从东魏夺来的,为了防止出现类似光武中兴的事儿,就命人将东魏元姓全给杀了。
  前朝宗室全部被杀,无一逃过。连襁褓里的婴儿也没有放过,甚至放纵士兵用枪挑起婴儿,在重重抛下之事。一个诏令,杀了721人。
  高洋沉迷酒色,整日喝的不省人事,成为一个地道的酒徒。他常常命人从民间搜罗美貌女子入宫,以供自己和亲信取乐放纵。而喝醉了之后,经常发酒疯。
  高洋有一个宠爱的妃嫔,美貌无双。高洋对她十分喜爱,整日里如胶似漆的腻在一起。有一次高洋喝醉酒后,想到妃子曾经与自己的死对头有过暧昧关系,一时怒从心起,竟拔刀将人给杀了,然后将尸体抱在怀里,继续饮酒。
  等到酒醒之后,高洋看见爱妃的尸体横躺在自己怀中,竟然一点不慌张。他十分淡定的拿刀将妃子给肢解了,然后还将妃子的髀骨做成一个琵琶。饮酒作乐之时,经常弹起骨琵琶,动情之处还会哭泣,听者无不毛骨悚然。
  因为醉酒干出的荒唐事不止这一件,高洋后来昏庸,整日醉生梦死的,娄太后看不过去。在一天高洋喝醉酒之后,拿着拐杖就敲了上去,厉声责骂。
  高洋却一丝示弱也无,直接抓住拐杖,大骂道:“你个老太婆竟然敢这样骂我,看我明天不把你嫁到胡地去。”
  娄太后被高洋气的当即晕倒在地,生了一场重病。等到高洋清醒,才知道自己做下的荒唐事,后悔不已。他跪在太后床前,赌咒发誓,自己再不喝酒了,但最后到底没有戒掉酒瘾。喝酒误事,小酌即可,若是成瘾,伤身伤性。
  天保十年,被酒色掏空身子的高洋暴亡,享年34岁。一代英主,最终堕落成百姓憎恨的昏君。 ?
猫叫嘉靖分页:123

标签组:[历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 [唐朝] [突厥] [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高洋] [李承乾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825.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