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田园猫不如品种猫?慈禧太后为了它建别苑,钱钟书为了它打架!

发表于话题:古代对橘猫的雅称
发布时间:2021-06-08

“猫可伴侣 , 可赏观、善通人意” 这是出自宋朝的《三农纪》,说明早在宋朝年间饲养家猫已经十分普遍,古代曾有许多关于猫的文学作品,比如《相猫经》,元朝的《纳猫集》、《花镜》、清朝的《猫苑》、《猫乘》。这些都表明很多古人跟我们一样,都是十足的猫奴;尤其是帝皇将相和一些文人特别喜欢养猫,比如我们的大诗人陆游、和明朝嘉靖帝。

这是中国千百年内形成的自然猫种,俗话中的“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它啦!

传说在北宋宋真宗的皇后死后,真宗的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便在李妃生产时将狸猫放了进去偷换了刚出世的太子。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后来由包拯为李妃洗清冤屈,并让她与亲生骨肉见面。

但这终究是传说,是否真有此事,我们难以定夺。

但可以肯定的是狸花猫是我们中华民族本土最传统的猫咪。黑灰相间的毛色、铜铃般的双眼是它最明显的特征。

别小看我们中国的狸花猫,它不仅长得可爱,它们还拥有一身健硕的肌肉,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上千年,有着较强的免疫力,是一等一的捕鼠高手!还没完!狸花猫还被认为是猫中藏獒,十分有灵性,活泼又粘人。

呜呜呜,哪个铲屎官能不爱呢?

(也有可能一下子墨盒漏墨了……)

山东狮子猫:

先上图,吸猫

这就是猫中“白富美”,山东狮子猫,又称临清猫,是清末临清城区回族人民用波斯猫与本地猫杂交选育的稀世品种,正式的品种名字叫做Turkish Angora。

那时候的波斯应该也有这种土耳其猫,于是从古代和西域通商的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它们普遍被称为“波斯猫”。后来的山东狮子猫就是在这个品种基础上和中国本土猫杂交培育的,其貌酷似小狮子,故名临清狮猫。

我们的长毛猫并不比布偶逊色,白狮猫长毛拖地,柔软如丝,色白如雪,蜷卧不见四蹄,貌似白色绣球;黑狮猫被毛丝光好,似黑锦缎样。腮颈肩部毛长且前罩,形似雄狮,故名“狮猫”。尾毛较长,附于较长的猫尾巴上,形如扫帚。

踏雪寻梅:只有爪子是白色的,这个雅名真的很别致了。但这类毛色的猫咪有点天然呆,尤其是小奶猫的时候,萌点十足。

拖枪:通体雪白,但整条尾巴呈黑色。在古时候是武功高强的象征,家有一猫,如有一枪!

拖枪挂帅

通体白色,额头有一块黑色的块状印记,尾巴也是黑色拖枪,这种奶牛猫雅称拖枪挂印,因其额头间的的黑色被毛看起来就像将军的帅印,非常形象,故拖枪挂印猫主贵

还有许多颜色类型的奶牛猫。花妹我也没见过,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下图的花色分类雅称(如果你要给你家猫咪起个高贵而不俗套的名字~)

但也不排除有一些可爱的小奶牛猫是天生喜剧猫,自带滑稽色彩,比如这样的:

猫咪委屈!!!在古代,传说它们可以看到污秽之物,所以常用来驱邪避凶镇宅!且玄猫的行动也十分的迅猛。玄猫在幼年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缠着自己的主人,但到了成年之后就会变得比原先高冷多了,并且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它都能很好的适应,自然也就非常好饲养了。

唯一的弊端就是!经常找不到猫,它们可以和所有黑色的物体融为一体,如果不是它那双闪着精光的大眼睛你根本找不到它!

中华气死猫(白猫):

中华气死猫,曾经遍布大江南北,又称谁养谁肠子悔青猫、中华别养猫、脾气最丑猫,曾经因多次顶风作案而风靡一时,专治各种吸猫晚癌症晚期患者,药到病除,百试百灵! ‍♀️

不是我吹,我们中华大白猫,啊,那脾气,那架子,可是杠杠的,大牌当之无愧,耍大牌属它一流,仗着自己肤白貌美,欺负铲屎官,不爽就给你来一口。

白猫的鼻部通常较长且直,鼻子呈现粉色或者砖红色。猫咪的下颚弧度比较适中,结实有力,咀嚼的时候也有力。

当大白猫长到成年后,体型会长到中型或者是大型,它们的身体都非常的紧凑结实,胸腔较深且肌肉发达。大白猫的四肢长度合理,强健有力,尾巴平衡度好。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白猫,尽管它们最近风评不好,但还是会有一些温顺的小白猫滴~如果你运气好的话。绝大部分铲屎官会被它的美色诱惑,雪白的身体,人畜无害的温柔的双眸,很难不心动。

就连我们的慈禧太后都被它的美貌所折服,相传慈禧太后曾在后宫圈养了许多猫,还请专人予以照顾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喂养他们,吃的也是比身边的奴才都好,连身边的宫女都感慨活得连一只宠物都不如。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中华田园猫种类啦~

大家还知道有哪些中华田园猫?欢迎来补充哦

标签组:[简州猫] [四川简州猫] [猫品种] [狮猫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879.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