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正黄旗有什么来历?清朝时期走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发表于话题:八旗正黄旗
发布时间:2021-06-09

  清朝以八旗制度为根本。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下五旗是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率领,不设旗主,地位高于下五旗。下五旗由亲王或者郡王担任旗主。

  

  正黄旗属于上三旗之一,最初设立于1601年。当时,努尔哈赤第一次对牛录组织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努尔哈赤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以牛录额真为统领。每5牛录为1个甲喇,以甲喇额真为统领。每5甲喇为1固山,以固山额真为统领。

  固山的汉语意思就是“旗”。那时候,1旗共计有7500人。努尔哈赤将全部人马分为4旗,分别以黄旗、白旗、红旗、蓝旗为标志。这就是后来的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

  过了十几年,随着绝大部分女真部落的归顺,努尔哈赤手下人马大幅度增加到六七万人。1615年,为了便于管理,努尔哈赤增加了4个旗,分别是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就这样,八旗产生了。

  

  努尔哈赤亲自统领正黄旗、镶黄旗,代善统领正红旗主和镶红旗,皇太极统领正白旗,杜度统领镶白旗,莽古尔泰统领正蓝旗,阿敏统领镶蓝旗。

  清朝入关之前,八旗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将由自己统领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定为上三旗,将其余5个旗定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掌控。上三旗作为皇帝的亲兵,驻扎在皇宫周边地区。下五旗则驻守在京城及其各地。

  正黄旗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并非上三旗中地位最尊者。上三旗中地位最尊者是镶黄旗。正黄旗人数最多。在清朝末年时,正黄旗总人数超过了15万人,兵丁数量约3万人。

  

  清朝历史上,有很多历史名人来自正黄旗。

  康熙年间的朝廷重臣纳兰明珠,是正黄旗人。纳兰明珠祖父的妹妹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子的生母,本人是清朝开国名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婿,属于皇亲国戚,由此起家,历任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等重要职务。

  纳兰明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臣,辅佐康熙皇帝平定三藩、收复宝岛、治理黄河、平定噶尔丹,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1688年,纳兰明珠因为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被康熙皇帝罢黜,从此失势,不被重用。

  

  纳兰明珠的长子叫纳兰性德,是清朝初期的著名词人。

  清朝入关后,仿照明朝实行了科举考试。最初,满人和汉人同科考试。但是,满人怎么能考过汉人呢?连续3榜状元,都被汉人收入囊中。基于这种情况,清廷在1652年分设汉、满两榜科考,满人、汉人分开考试。于是,当年就产生了第一个满人状元——麻勒吉。

  麻勒吉是正黄旗人。

  顺治皇帝非常欣赏麻勒吉。1858年,顺治皇帝派他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湖南,为投降清廷的孙可望颁发敕印。麻勒吉完成任务后回京,经过直隶地区时,直隶河南山东总督张玄锡招待得不够隆重,惹怒了麻勒吉。麻勒吉很不高兴,找借口羞辱了张玄锡一番。张玄锡羞愤之余,留下遗疏一封,挥刀自杀。这件事在朝野内外引发一场轩然大波。然而,麻勒吉在顺治皇帝的包庇下,只是被降职留任,不久又官复原职,依然青云直上。

  

  清朝晚期的名臣琦善,是正黄旗人。

  琦善是一名主和派官员,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大好。不过,鲜有人知的是,琦善当年在担任直隶总督时,是一名禁烟派人士,在天津查获了15万余两烟土,成果非常显著。只是,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辉煌之下,这些成绩显得黯然无光。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第一次北上,来到天津。琦善作为直隶总督,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与英军接触。琦善以三寸不烂之舌,“忽悠”英军回到了广州。可是,道光皇帝命令琦善前往广州,继续与英军谈判。琦善在英军的武力之下,被迫签订了《穿鼻草约》。道光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将琦善革除职务,逮锁拿解京问罪。

  

  不过,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咸丰皇帝重新启用了琦善,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组建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

  在正黄旗名人中,还有萨载、玉麟、阿尔泰、开泰等人。你们都听说过吗?

标签组:[历史] [清朝] [中国古代史] [正黄旗] [努尔哈赤] [清朝历史] [纳兰明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0977.html

相关阅读

《高轩过》的创作背景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

2025-07-29

《致酒行》诗词赏析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

2025-07-29

金庸《射雕英雄传》郭靖性格分析

郭靖郭啸天与李萍之子,黄蓉之夫,杨康的结拜兄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浓眉大眼,身强体壮。生性质朴憨厚,还有些愚钝,四岁时才开始说话,但为人朴实方正,忠厚老实,尊师敬老,有刻苦精神。为人正直,有侠义之风...

2025-07-29

《白马啸西风》作品鉴赏

《白马啸西风》故事平凡而简单,一个以德报怨、以爱化解仇恨的爱情悲剧,夹杂了一些悬疑、打斗和趣味性的情节,是一部有着浓烈的血腥味的寓言,一则悲惨哀伤的童话故事。《白马啸西风》故事的背景,原本远离刀光剑影...

2025-07-29

《红楼梦》里大观园为什么非建不可

《红楼梦》中的“一号形象工程”无疑是为了迎接贾元妃回乡省亲,而兴建的大观园及其配套工程。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工程”,但按照现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它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对拉动长安城的内需、提...

2025-07-29

红楼梦里的色彩学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到“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

2025-07-29

金庸《白马啸西风》人物介绍

《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白马啸西风》是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马李三先后遇害拉开序幕,通过“吕梁三杰...

2025-07-29

林黛玉的家产去哪了

一直以来,关于林黛玉家产的问题,被红学家乃至红迷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普遍都认为,林黛玉的家产是被贾府侵吞了,被用来修建省亲别墅了,这个推断对不对呢?我们今天不妨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林黛玉家产之前,...

2025-07-29

林黛玉的“痴”从何而来

关于情榜,我们前文提到宝玉的批语是情不情,那么黛玉得到的批语则是情情,听起来颇象是顰顰二字,宛如是低眉宛转间的一声缠绵无垠的叹息,那样一种清冷的绝决与笃定,果然是黛玉之风。 与宝玉的情不情不同,黛玉只...

2025-07-29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

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汉语成语,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拔帜易帜的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