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清朝八旗中,正白旗能够和两黄旗平起平坐,成为上三旗_努尔哈赤

发表于话题:八旗正黄旗
发布时间:2021-06-09

原标题:为什么清朝八旗中,正白旗能够和两黄旗平起平坐,成为上三旗

要想知道八旗里面“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为什么“上三旗”包括正白旗和正黄旗、镶黄旗,就必须了解八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手里,满洲女真在兼并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将被征服的各部统编入牛录。

牛录是满洲女真部落是一种作为生产和作战的基本单位,在努尔哈赤手上逐渐代替了女真部落原始的氏族血缘组织。

《满文老档》记载:“淑勒昆都仑汗(也就是努尔哈赤)把众多女真各部落的壮丁进行规划,每300壮丁编成一牛录。每一牛录都设立厄真一人。牛录厄真以下还设有其他管理人员,包括代子2人、章京4人和村领催4人。4名章京分别统领300壮丁,编成塔旦。”

塔旦就是满洲女真共同行动的基层单位,出则随章京打仗,如则随章京种地。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再次进行改编,将众多牛录组编为四个“固山”(旗)。

固山从此不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组织,而是由努尔哈赤打散各女真部落的牛录组成的军事行政单位。

八旗的诞生

因此,固山不再依氏族姓氏或山河地理(女真氏族部落很多喜欢取周围的高山或河流的名字)命名,而是组成黄、白、蓝、红四旗,以不同颜色的旗帜来进行区别,这就是最早的旗兵。

随着后来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扩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军民数量也越来越多,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前一年,又增编为八旗,将原来的四旗各分为正旗与镶旗,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变成后来举世皆知的八旗兵。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太祖努尔哈赤平定各地,统一各部,于是每300人设立1名牛录厄真。5名牛录设立1名甲喇厄真。5名甲喇设立1名固山厄真。固山厄真左右各设一名梅勒厄真。最早有黄白蓝红四色旗帜,后来将此四色旗帜镶之变为八色,为八固山。”

据此编制,每旗有男性壮丁7500人(300X5X5)。八旗全部加起来就共有60000人(7500X8)。

男性丁壮一家老小不在八旗编制之内,但也由八旗各级官员统辖,人口数当远超过军兵数。

八旗制度是借鉴中原和蒙古相关制度,然后糅杂在女真氏族部落制上形成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军政合一制度。

八旗制度的建立,为后金政权建立‍‍了一支组织‍严密、只听从于汗王的强大军事力量。‍

八旗的统管情况

八旗分别由固山厄真(后人更喜欢称之为旗主)统领,统属于汗王的家族。

刚建立四旗的时候,黄旗直属于努尔哈赤,蓝旗则是由舒尔哈齐掌管,白旗由长子褚英掌管,红*旗由次子代善掌管。

努尔哈赤除掉自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和自己的长子褚英之后,兵权几乎全部囊括于自己手中。

建立后金政权之后,八旗中的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三旗依然直属于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身上是皇帝服还是正黄旗军服?

正白旗由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掌管;正蓝旗由第五子莽古尔泰掌管;镶蓝旗由舒尔哈齐第二子阿敏掌管;正红*旗、镶红*旗则由代善掌管。

统率一旗的人称之为和硕贝勒。依年龄顺序,代善称之为大贝勒,阿敏称之为二贝勒,莽古尔泰称之为三贝勒,皇太极称之为四贝勒。

正蓝旗莽古尔泰

四和硕贝勒在汗王的周围,分别统领后金国的军队,并参与国政,是汗王的左膀右臂和后金政权最高的军政长官。

努尔哈赤还规定,军国大事和汗位继承,由诸贝勒大臣共同议定,共同推举。

这时候,最尊贵的“上三旗”是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

由于努尔哈赤最宠爱他的大妃阿巴亥,因此,就把直属于自己的也是最重要的两黄旗,给了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中的两个——阿济格和多铎。

只有阿巴亥剩下的最后一个儿子多尔衮没给,可能是努尔哈赤太宠爱多尔衮,努尔哈赤一直把多尔衮留在身边,虽然努尔哈赤说过要另外给他一旗,但是到底给多尔衮什么旗,并没有明说。

因为努尔哈赤想让多尔衮继承自己的汗位。所以根据推测,努尔哈赤要给多尔衮的旗极有可能就是此时唯一剩下的“上三旗”之一的镶白旗。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努尔哈赤突然病逝,而且还没来得及留下传位的旨意,就匆匆离世。

努尔哈赤突然离世后,以皇太极、代善为代表的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及侄儿们,对大妃阿巴亥极其忌惮,因为阿巴亥才36岁,又不是满洲女真部落出身,而且她的两个儿子阿济格、多铎都独自掌管一旗,多尔衮更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而且以后肯定要独自掌管一旗。

当时多尔衮和多铎年纪尚幼,而阿济格又是一个冲动闹事的性格。

皇太极他们就谎造圣旨,说依据努尔哈赤生前留下来的旨意,大妃阿巴亥必须跟随他一生一世。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殉葬,由此逼死了阿巴亥。

逼死了阿巴亥以后,剩下的多尔衮三兄弟,一下就失去了主心骨。

年幼的多尔衮多铎和冲动的阿济格怎么会是老狐狸皇太极的对手。

皇太极通过拉拢与分化,本来他自己是正白旗旗主,他首先让自己的长子豪格掌管镶白旗。然后把两白旗变为两黄旗,再把原来的两黄旗变成两白旗。

然后废掉阿济格的旗主职位,接着把八旗军民全部打乱混编,最后把正白旗给了多尔衮,把镶白旗给了多铎。

这样一来,皇太极成功变成正黄旗、镶黄旗的旗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因为正黄旗、镶黄旗一直都是努尔哈赤的直属军队。

通过废除成年的阿济格旗主之位,却让年幼的多尔衮、多铎分别掌管正白旗,镶白旗,即打击了以阿巴亥为核心的八旗势力,同时又不引起八旗内部的分裂,而且还能间接掌管正白旗,镶白旗,有充足的时间敲打多尔衮和多铎。

皇太极除了打击多尔衮多铎兄弟之外,还吞并了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军队,并再一次进行改编混编,最终,皇太极把镶黄旗、正黄旗、正蓝旗作为上三旗。其余的作为下五旗。

这时候,“上三旗”变成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

哪知,皇太极突然暴毙,和他老爹一个套路,也在没有确立继承人的情况下离世了。

清朝皇帝位子的争夺就在皇太极长子豪格多尔衮之间进行。

多尔衮的势力略胜一筹,但是镶黄旗和正黄旗的很多旧将,比如鳌拜、索尼等人都坚决要求皇位必须在清太宗皇太极的后代中推选出来。

最终,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战功卓著的多尔衮都没变成皇帝,皇帝落入年幼的顺治帝之手。

但是多尔衮执掌了清朝的大权,成为清朝实际的掌管者,成为清朝第一位摄政亲王。

在这种情况下,摄政王多尔衮也对八旗进行改编混编,并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作为上三旗,而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掌管的正蓝旗踢到下五旗之中。

后来多尔衮突然暴毙,顺治帝除了掌管传统上一直直属于皇帝的镶黄旗和正黄旗之外,还顺便将多尔衮的正白旗归为己有,因为此时的正白旗的确战斗力很强,而且此时的正白旗人心惶惶,才有了顺治帝的这个举措。

这样一来,“上三旗”变成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

此后“上三旗”从来没改变过,这三旗的军权也一直被皇帝所掌管,而清朝的皇权从此变得非常稳固,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都再也没有变过。

标签组:[历史] [清朝] [中国古代史] [正黄旗] [镶黄旗] [努尔哈赤] [清朝历史] [正白旗] [上三旗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1019.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