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谁将在电影《1921》中饰演二十七八岁的毛泽东?今日揭开面纱-国际在线

发表于话题:1921电影演员
发布时间:2021-06-22

  谁,会在将于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中饰演青年毛泽东这一重要角色?又将如何演好这个并不太为观众所熟悉的二十七八岁的韶山出来的小伙子?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影片,今日发布人物海报,正式官宣了片中毛泽东的饰演者王仁君。

  图说:王仁君将在《1921》中饰演毛泽东 官方图

  这也是继电影《古田军号》成功塑造毛泽东之后,王仁君再度挑战伟人的角色。在拍摄《古田军号》时,王仁君就把几乎所有毛主席的史料都翻遍了。最早当《1921》剧组给王仁君发去厚厚的书单时,王仁君便表示其中有70%的书自己都已经研读了好几遍。但黄建新对王仁君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希望他再复读这些史料时重点细看从1893年到1922年之间毛泽东的故事和思想,不要往后看。导演希望王仁君能够抛开演绎伟人的思想包袱,真正进入主席二十七八岁时青年人的状态。

  于是,进组前两个月,王仁君从外在、内在两个层面入手,除减重塑型、练习韶山口音外,还反复重读了《毛泽东早期文稿》等大量珍贵史料,花了很多时间揣摩感受青年时代毛主席的精神世界,力图“形神兼备”地塑造出一个心怀理想但仍在探索救国之路的热血青年。今日发布的海报,展现了王仁君所饰演的毛泽东初到上海时的一个片段瞬间。当时毛泽东在上海洗衣房打工,试验“工读互助”。这是一段鲜少人知的历史,也是大银幕上首次出现主席这一时期的形象。海报上的他,背着从客户家中取来的一大包衣服,乘上电车赶回打工的洗衣房。虽然衣着朴素,但阳光洒满全身,神情自信,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青年主席的朝气蓬勃和激情洋溢尽显其中。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孩儿立志出乡关”接革命火种,“七八点钟的太阳”照亮全中国

  毛泽东自小便心存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年仅17岁离家求学之际,便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般极具气魄的名篇。25岁不到,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他便与蔡和森等人发起进步组织新民学会。

  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李大钊的带动下,毛泽东得以广泛阅读了当时图书馆收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回湘后仿效李大钊的《每周评论》,创办了“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湘江评论》。“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亲拟传单,带领学会学生到长沙各校串联,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在上海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会面往来,当时陈独秀正在筹备组建共产党。毛泽东和陈独秀讨论他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起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对毛泽东一生中的这个关键时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后来评价陈独秀,“他对我产生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这一年的夏天,毛泽东由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革命火种一经点燃便成大势,陈独秀在积极推动共产党早期组织于各地成立之际,致函毛泽东,促其在湖南也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毛泽东的努力下,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1921年7月,毛泽东和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此,毛泽东的命运便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了一起,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毛泽东给所有中国青年的寄语,他也用自己的青年时光完美印证了这一点。正是一个个敢想敢为、敢拼敢闯的爱国青年,星火汇聚,前赴后继,才实现了他们推翻旧世界,再造“民族独立、人人平等”的新世界的理想。

  跑步不停歇减重练口音,“形神兼备”演绎伟人青年时

  在2019年上映的电影《古田军号》中,王仁君饰演了刚刚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的毛委员(36岁),观众普遍认为他演出了毛泽东“有热血、有冲劲、有信仰、有坚守”的一面,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虽然有成功出演的经验,但对于王仁君来说,在《1921》中饰演28岁的毛泽东,如何演出不同年龄时期的差异,展现一个更不为观众熟知的毛泽东,是一大挑战。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1921》给了王仁君发挥的空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有对革命的热情和改变中国的壮志,他同样是个普通青年人。正如导演黄建新所说,伟人的名字在今天虽是如雷贯耳、光芒万丈,“但当时他们的状态其实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住在哈同路(今安义路)试验工读生活,“每人每月才3元零用钱,常吃蚕豆煮米饭和青菜豆腐汤”,但他还会省下钱去买进步杂志,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道路。王仁君在表演中抓住了这些细节,呈现出了观众很少见过的青年毛泽东真性情、生活化的一面。

  为了能够呈现出主席从小重视体能教育的运动精神,从进组两个月前到整个拍摄期间,王仁君每天坚持晨跑、夜跑,经常跑到汗水湿透衣服才休息。在电影里导演需要展现毛泽东在上海各种地段跑步的姿态来构建一组蒙太奇镜头,王仁君几个月苦练跑步的工夫并没有白花,既更接近了青年毛泽东当时的状态,又让跑姿变得非常专业好看,黄导每次看到监视器里王仁君跑步的镜头,都赞不绝口,称赞王仁君把主席年轻时的精神气儿通过这意气风发的跑步姿态展现出来了。这些细节的刻画,从侧面丰富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让伟人瞬时变得更加亲近、立体。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对于此次出演,除了对角色内在精神世界的钻研揣摩,王仁君在外形、口音上也提前做足了准备。开拍前为了更贴近毛泽东年轻时的形象,王仁君特地减重,最终达到了五官和形体上与青年毛泽东的贴近,经常引得全组人感慨“太像了”。而口音方面,在做到张口就是正宗的湖南乡音外,王仁君为了片中仅有一句的俄语台词,特意去学习、苦练带有韶山口音的俄语,只为了能让观众从细节处自然地感知到:这就是那个从湖南韶山出来的“小伙子”。

  电影《1921》将于2021年7月1日全国上映。(记者 孙佳音)

标签组:[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陈独秀] [王仁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3489.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