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上海出品影片《1921》定档:用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影大片,诠释“百年正青春”的起点

发表于话题:1921电影演员
发布时间:2021-06-22

影片《1921》定档2021年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隆重献礼。影片紧紧围绕1921年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在上海开天辟地的创举展开,讲述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社会焕然一新的故事。

有一场戏,片中人挨个讲述自己为了什么参加革命。实景搭建的石库门小楼,灯光微茫,可年轻人的理想和信念星火滚烫。监视器前,黄建新落泪了。这位与电影打了40年交道的导演说:“我是很难在现场哭的,但那场戏,他们是如此真挚地表达情感,那是塑造人物的根本。我相信,当全组几百个人全心投入拍摄、尽了最大努力,每个人把劲儿使到一起,那应该是部像样的电影。”

昨天,影片《1921》定档2021年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隆重献礼。影片紧紧围绕1921年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在上海开天辟地的创举展开,讲述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社会焕然一新的故事。

影片于今年7月1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举行启动仪式,于7月23日正式开机,目前已进入了最后拍摄阶段。作为电影的监制兼导演,黄建新说,早在近十年前,他就与韩三平搭档拍摄了《建党伟业》。再创作同类题材,也同样集结了中国电影界的强大团队、优秀演员,他希望《1921》将以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影大片来诠释“百年正青春”的起点。

《1921》官宣出演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演员阵容。

在新的国际视野下再现建党风云,也为上海这座“党的诞生地”留下红色影视资源

从《建党伟业》到《1921》,日历走了近十年。其间,世界各地陆续传来相关史料被新发掘的消息。2016年,电影《1921》项目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启动选题策划,团队走访了日本以及欧洲多国的早期革命发源地。周恩来和邓小平在法国巴黎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小旅馆、花神咖啡馆,中国共产党旅日代表在东京和鹿儿岛的革命活动场所等,都是团队寻找历史痕迹的点位。

新的史料、新的故事都支撑起影片更为丰富的叙事。与此同时,全球格局也在十年间悄然改变。联合导演、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郑大圣提到“新的国际视野”。在他看来,影片增加谍战、动作等元素,会让故事更精彩好看,加之与全球化语境有所呼应,相信能引起更多年轻观众的共鸣。“电影试图在新的国际视野中看待中国的1921年,看待上海那一片租界中的风雷激荡。”

《1921》有三条线索:欧洲反共势力对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的监视,日本警方对来沪日本共产党的追踪,国内代表汇聚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三条线平行叙事、交叉结构,有望将一段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往事讲出商业大片的全新节奏。

郑大圣还提供了另一重视角:“电影还试图展现100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以往各类影视作品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常被归入取景框,1920年代的上海并不多见。“运气的是,我们借助横店新景区拍到了正在‘长高’中的上海滩;又在上影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松江车墩影视基地,按照华东建筑设计院当年原初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用真材实料一比一搭建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等,形成了一个拥有上海独特石库门特色的‘红色摇篮群落’。”从这层意义上说,这部由腾讯影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业、阅文集团、猫眼影业共同出品的“上海出品”,其拍摄本身,已为“党的诞生地”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影视资源。

可以想见,车墩影视基地的《1921》拍摄景区,将成为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最新人文景观,也将是中国影视行业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史的重要取景基地。

“百年百星”阵容,让年轻人真正理解“理想”和“信念”的分量与意义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创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历史翻开新的篇章。历史上,那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现在,重现那群了不起青年的,也是中国电影最蓬勃的力量。

昨天,片方还官宣了主演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演员阵容,包括黄轩、袁文康、祖峰、窦骁、王仁君、张颂文、刘家祎、王俊凯、韩东君、刘昊然、张超、张云龙、胡先煦等,兼具少年气和实力派。倪妮则出演100年前拥有独立精神,同时有知识、有思想、有抱负的革命女性。

事实上,《1921》从启动之初就策划了“百年百星”的演员阵容,希望以中国电影人的集体力量,为党的百年生日献礼。选角阶段,电影的筹备办公室里整整两面墙贴满了演员照片,那都是选角团队按形似、神似初拟的人选。在多次往返沟通后,100名演员敲定。制片人任宁至今为大家的众口一词感动不已:“当我们发出邀约,所有演员都会说‘我来,因为这是庆祝党的100周岁生日,这个机会一辈子只有一次。”

共同完成“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片方给每位演员发放了进组“大礼包”,内含相关人物传记、纪录片等。珍惜“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演员们更投入了百分百的努力。袁文康饰演从国外归来的知识分子,他在身体和语言上为角色精心准备,“这个人物患有肺结核,我从定妆的73公斤减到了进组时的65公斤;他会说日语、法语和英语,我要求自己会背,还得弄清每句台词的意思”。刘昊然、王俊凯、胡先煦、刘家祎在剧组里被称为“四小只”,他们都是表演类专业的在校生。阅读大量史料,围读剧本,从一次次与前辈的碰撞中领悟表演神韵、走近角色内心,是他们交出的一份特殊表演考卷。

而百年前那群青年的家国担当、理想信念,也在三个多月的拍摄时间里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演员。比如袁文康的第一场戏堪称华彩,是人物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发表关于中国命运的精辟言论。演员心底被深深触动:“他用几句话就说清了彼时中国的现状和出路,那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不仅有文化,更有远大抱负,他们肩负的是国家命运。”王仁君不是第一次出演主旋律作品,但这一回抛开既往经验、释放出当时年轻人心怀希望追求梦想的青春激情后,他对所饰角色有了全新理解,更深入走进了革命先辈青春时期的内心世界。

大家都记得刚进组时的一个夜晚,休息时,张超拿吉他弹起了《国际歌》,演员们陆续加入,直到大合唱。那股热血的革命浪漫主义,让年轻人迟迟不愿出戏,就像张云龙说的:“往后的日子,当和别人谈及‘理想’和‘信念’时,我想我能真正理解这两个词的分量和意义。”而这,也将是一部献礼片以真正的电影属性、生动人物、深厚情感,留给中国观众的长久感怀。

>>编者的话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前不久,上海召开全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议,吹响文艺战线重大主题创作“冲锋号”。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上海发布了首批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处于创作攻坚期,有的已在后期打磨中、成果可期。本报今起开设专栏“上海文艺重大主题创作进行时”,持续关注来自上海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综艺、广播剧、戏剧舞台、文学、美术等各条文艺战线的重大主题创作。

专栏旨在拆解这些项目在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做出的努力;同时为上海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探索文艺高峰的攀登路。本文为系列之一。

作者:王彦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组:[中国共产党] [定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3547.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