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921》发布制作特辑 主创深挖史料还原时代细节_华语_电影网_1905.com

发表于话题:1921电影演员
发布时间:2021-06-22
《1921》发布“匠心致初心”制作特辑 时长:04:13 来源:电影网 展开

《1921》发布“匠心致初心”制作特辑收起

时长:04:13建议WIFI下打开


1905电影网讯 6月17日,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电影《1921》发布了“匠心致初心”制作特辑,这支特辑全方位展示了电影《1921》的制作过程,解锁幕后精良的制作环节。导演黄建新与摄影指导曹郁强强联手,率全体主创以真诚的创作态度全力打造匠心之作,该片将于7月1日正式上映。


黄建新导演在监视器前聚精会神


电影《1921》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诞生,影片筹备四年,凝聚几百位中国电影人的心血。黄建新导演努力探寻1921年共产党人们矢志救国的“心灵源动力”,为此,他带领团队用饱含激情的创作态度,静候与这份力量的相遇。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剧组1:1还原搭建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博文女校和新青年编辑部等建筑。


郑大圣导演指导演员表演细节


有党史专家、历史学家组成顾问团队护航,电影《1921》在高度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开展创作,编剧团队在世界各地档案馆挖掘新史料,美术部门抽丝剥茧般提取老照片细节,资料贴满了服装、道具间的四面墙。摄影指导曹郁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一个个艰难的挑战,用创造性的光影造型诗意化讲述建党故事,曹郁还经常亲自扛上机器捕捉动人的戏剧性时刻……


幕后团队构建富有激情的“影像系统”,演员们塑造“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的人物,整个画面充满了希望感与年轻感,传递蕴含在激情中的“人性之美”。


制片人任宁认真聆听演员交流


1:1还原 “一砖一石”匠心搭建“一大”会址

深挖史料 远赴法国只为提取一处徽章细节


制片人任宁介绍:“我们想要1:1复原‘一大’会址,导演又对很多细节要求很高,为了还原20年代的质感做了很多努力。”剧组还原搭建的主场景“上海石库门老建筑群”在制作特辑中首次亮相,郑大圣导演说:“一寸一寸地看,一尺一尺地量,我们完整测绘了‘一大’旧址。”“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博文女校、新青年编辑部……从“实地测绘”到“模型构建”,再用最原始的工艺复原内外墙面的细节。


黄建新导演《建党伟业》10年后再度挑战“建党故事”


全体主创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用逐块凑齐的真实灰砖砌起阳光下不会穿帮的墙,用逐颗铺设的石头手工按出坑洼起伏的路面,让“一砖一石”拥有了时代的呼吸。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现场,美术部门进行过多次返工,复杂程度不亚于推倒重来。


服装间和道具间的四面墙贴满了可供查证的老照片,剧组各个部门像“破案”一般拿着放大镜提取细节,还原20世纪上海的城市细节与风貌。主创用扎实的筹备工作铺砌电影《1921》的历史厚度,让演员在置身场景的那一刻仿佛回到1921年,也让观众能够拥有身临其境般的观影感受。


长沙文化书社一场戏中编剧余曦认真给演员讲解


顾问团队里不仅有党史专家,还有来自“上海社会生活史”、“上海租界史”领域的专家,他们用丰硕的研究成果滋养艺术创作,为电影《1921》保驾护航。导演对历史细节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法租界黄包车车牌的徽章样式在当时当地的史料中无迹可寻,主创便把搜索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的档案馆,最终在巴黎警察总部的历史档案中寻得一纸公函,从上面复刻下当年的一枚黑白徽章,片中使用的带色彩版本是主创们对黑白照片进行灰度分析、加以“红白蓝”法国国旗色合理想象而成的。


面对这类缺乏直接史料作为依据的细节,主创团队的自我要求是必须做到“不可证伪”。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跟摄制组接触了两年,剧组严谨考究的创作态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中出现了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拿着《上海俄文生活日报》,这个细节非常真实。”


黄建新、郑大圣仔细观察现场布置


新中国成立前期毛泽东给李达的信里写道:“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这个“公司”的概念被编剧放进人物对白中,把1948年的史料通过合理的艺术想象化用到1921年,对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吴海勇表示:“台词设计得特别好,巧妙地融合进去了。”顾问团队也认可了演员形象气质与角色的匹配度,特别是李达的饰演者黄轩,除了外形的还原,他还演出了理想主义者的神韵,坚定信仰下充满了柔情,细腻的情感变化生动塑造了历史人物。


自2016年筹备以来,主创们对“一大”前后的史料展开深度挖掘,编剧团队正是在史料储备详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其中,对于“程子卿误闯一大会场”、“社联与罢工运动关系”的记载,以及“1922年黄金荣晋升巡捕房华人督察员”的档案记录,成为编剧补全建党阻力的重要历史依据。1921年的上海各股势力暗流涌动,程子卿、黄金荣所代表的巡捕力量,是阻碍会议顺利召开的因素之一。这条线索的存在为描述建党历史增加了第三方视角,更直观地展示了建党期间从四面八方而来的风险与威胁,时代细节得以更全面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黄建新导演回看演员表演


曹郁用“诗意”与“动感”突破主旋律严肃史诗印象

演员用心融入角色 三代影人薪火传承责任与担当


首位“三金奖”最佳摄影大满贯得主曹郁,曾担任《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妖猫传》、《八佰》等影片的摄影指导。他将自己的摄影风格定义为“诗意的写实”,他喜欢把自己对绘画作品和音乐的体悟融入摄影,逐步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光影塑造、色彩质感和摄影构图,细腻而温润。不同于过往主旋律作品史诗般严肃而庄重的呈现,曹郁用独特的美学风格搭载诗意现代化的表达,在镜头运用上追求动感和韵律,在影像风格上营造写实写意的结合。


摄影指导曹郁专注拍摄


剧组还原搭建的“上海石库门老建筑群”有别于摄影棚内便于拍摄的建造结构,这个建筑群不能随意拆解、空间狭小,场面调度和机器架设受限。诸多因素的制约下,曹郁依然出色完成了挑战:他与导演巧妙配合设置停电戏,制造冲突大胆调度,仅用一盏道具灯完成了戏剧性的创造;一场天井里演员围成360度的群戏,摄影组特制了一个能让摄影机垂直升得很高并缓慢移动的设备,曹郁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性地完成了这场戏,产生了720度的调度效果。


这是曹郁首次与黄建新合作,他表示黄导很大胆,乐于接受和创造新的影像。拍摄过程中,曹郁诗意现代化的影像风格得到黄导的全力支持,摄影部门在全组的通力配合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工作。电影《1921》中有上千枚灯泡塑造的“夜上海”,再现了“远东第一都市”的繁华风貌;还有夜间奔跑、追车的复杂调度戏……曹郁用光与影还原“20年代的上海”,用更具现代性的表现手法完成对党史的生动讲述。


黄建新导演指导演员表演


包括摄影在内的整个影像系统都是服务于人物塑造的,为了完成这个共同目标,黄建新导演表示:“需要演员有很强的表现力,把这个角色诠释得生动可信。”回望电影《1921》的创作原点,正是传递那个年代的人性温度,于细节处刻画“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先辈。制作特辑中释出了演员倪大红的表演片段,一个神情变化就把黄金荣的思维缜密与阴险刻入观众心里,这一反派角色的塑造令人胆颤。


黄建新导演指挥现场调度


拍摄前为了贴近角色在丛林中被追杀多日的状态,演员张颂文顶着满脸血污在泥地间翻滚摩擦,酝酿完成后从地上起身的他,气场与状态当即震慑了剧组的工作人员。在剧组中,有这样一种传承,年轻演员总爱跟经验丰富的中生代演员请教,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演员,也愿意分享自己的感悟,为年轻演员树立榜样。于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老一辈电影人、中生代演员和年轻演员中代代传承,全体主创用质朴谦卑的创作态度共赴建党百年之约。


标签组:[艺术] [电影] [华语] [摄影] [黄建新] [郑大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3579.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