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烧脑悬疑综艺拼智商在线 你给自己的努力打几分

发表于话题:明星大侦探最烧脑的是哪一期
发布时间:2021-06-22
《明星大侦探》宣传海报 图源网络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原标题为《烧脑悬疑综艺拼智商在线 你给自己的努力打几分》,原作者为沈杰群。

  “人生第一次看综艺节目,需要动手做笔记,写了整整3页草稿纸!”95后推理迷张羽发朋友圈叹息,她的智商“根本配不上看如今的网综”。

  张羽看的是实景推理节目《明星大侦探》。节目一共有6位玩家,在设置的剧情中分别扮演“侦探”和“嫌疑人”两种角色。“侦探”游离于剧情故事之外进行案件分析与侦查,而5位“嫌疑人”当中隐藏着1名真正的“凶手”,只有“凶手”可以说谎。

  原本每期“案件”观众随玩家一起揪出“真凶”已十分不易。最近看《头号玩家之塑料朋友》,张羽被节目组“自信爆棚”的新设计震惊了:“居然敢玩全未知视角的无脚本模式探案,玩家对自己的身份和剧情都一无所知……这就意味着‘凶手’必须先想破脑袋证明自己是‘凶手’,然后再误导其他玩家,掩藏自己。”

  近年来悬疑题材影视作品颇受欢迎,比如《消失的爱人》《网络谜踪》《火车》《白夜追凶》等,而与之同步生长的,是烧脑悬疑综艺市场。

  国内烧脑悬疑综艺所根植的土壤为“解谜小游戏文化”。十余年前就开始风靡的网页游戏“密室逃生”系列,以及后来年轻人桌游时尚的代表产品“狼人杀”,为烧脑悬疑综艺的兴起提供了两种基本策划路数:“道具联想”和“伪装表演”。前者有《密室逃脱》,后者有《饭局狼人杀》《Panda kill》。

  另外也有两方向并行的代表,实景推理节目《明星大侦探》就是一例。这档综艺堪称当前烧脑悬疑综艺的“扛把子”——自2016年开播,豆瓣评分保持在9分左右,成为少数口碑不败的“综N代”。但事实上,该类型综艺并不如影视作品那般顺风顺水,曾经烧脑悬疑题材一度只能位列综艺圈的“冷门区”。

  总导演何舒告诉本报记者,在第二季的《恐怖童谣》那期节目之前,他们连上微博热搜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的节目还是比较小众的”。

  烧脑悬疑综艺无疑是一块“挑剔”的硬骨头。即使这档节目有何炅、撒贝宁、白敬亭、张若昀、大张伟、王鸥等若干当红嘉宾坐镇,节目组摸索了好一段时间后才找到“最佳圈粉平衡点”的开关按钮——必须兼具智商在线和“有梗”的嘉宾、充分“硬核”的推理干货、精心推敲不落俗套的剧本,以及没有一个bug的浸入式实景搭建。

  在许多《明星大侦探》的忠实铁粉眼中,剧情致敬经典悬疑电影《致命ID》和《无人生还》的《恐怖童谣》,骤然掀起一股“全民推理狂潮”,让这档综艺一下子成为备受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嘉宾表现和“案件剧情”频频登上热搜。

  但是,烧脑悬疑综艺的消耗速度又是极快的。越是“拼脑”的高成本综艺,观众的学习速度和宽容程度越是碾压“套路”和“舒适区”。“破案者”嘉宾稍微怠惰一下?或者推理剧情显得“好猜”了一点?不好意思,你的不努力得不到原谅。

  当被问及如何“熬制”烧脑悬疑综艺,何舒比较强调团队的工作方式。“明侦”团队策划会实行“选题制”,大家各自“报题”、提创意,再集体投票、表决、讨论,磨合出每一期的最终主题。

  “我们的编剧团队是很强大的,除了编剧,我们还有专门的编剧顾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律师、警察、法医、推理小说家、推理杂志编辑……他们都是我们的素材提供者。”何舒说,有一期是以飞机为叙事主题的《冲不上的云霄》,他们策划时就联系了航空公司的机长担任节目顾问,获得来自一线的专业指导意见。

  嘉宾进行“高能推理”时,有些观众揣测他们是否提前背好了完整版“小作文”。何舒表示,正式录制前嘉宾会拿到类似于“自传”的材料,内容主要包括:“我”是谁、“我”的职业、和“死者”关系、个人存在的动机、是否“行凶”等。“你是不知道别人故事的,所以现场特别有意思之处在于每个人都在努力了解别人的故事,然后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地图”。

  例如《奇幻游乐园》一案,在即将结束推理时,众人竟都去向“侦探”承认自己说谎——每个嘉宾事先拿到的故事“底本”里都有一段案发过程的“记忆”,因而都以为自己是“行凶者”,探案现场更一度惊现大型“全员凶手自曝”现场。最终揭晓,原来他们被集体植入和复刻了虚假的记忆。

  任何用心烹饪的好菜都有吃腻的一天,烧脑悬疑综艺又该如何突破?

  “老粉”感觉到这一季主明显突出了“社会化思考”。例如《天堂公寓》一案,那座远离尘嚣的公寓,实际上是背负沉重生活压力的人们逃避人生的场所。这里有靠虚拟点赞来逃避普通人生的“鬼赞赞”;面对爱的绑架不敢直面只敢逃避的“何滚滚”;面对创业失败用“假死”来逃避的“撒躺躺”……或多或少折射出当代人存在的“病态”生活方式。

  而有的看似“推理高能”的“闭环作案”,反映出公共意识和公德心的缺失,单个角色自认为是“无伤大雅”的举动,最后却酿成了大悲剧。

  观众跟随嘉宾视角一起捕捉证据、想破脑袋,破案的瞬间固然值得期待,但案情背后的“人性故事” 越来越吊足观众的胃口。节目内容趋向于独立、复杂的“电影化”,是烧脑悬疑综艺的未来发展趋势。当有序的推理狠狠冲撞难解的人性,这顿“烧脑大餐”才过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组:[日韩娱乐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3813.html

相关阅读

性能至上! 一加 15评测:风驰游戏内核赋能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释放极致战力

一、前言:性能归位,理念重塑 时隔一年,我们再次迎来了一加的年度旗舰——一加15。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追求高端与兼顾性价比的矛盾愈发明显,这成为每个手机品牌都必须面对的...

2025-10-30

2025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2亿台 小米稳居第三

快科技10月30日消息,Omdia(原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201亿台,同比增长3%。 本季度全球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三星以6060万台出货量、1...

2025-10-30

汉宣帝刘询:被历史光芒掩盖的中兴明君

在汉武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与汉光武帝“光武中兴”的传奇叙事之间,汉宣帝刘询缔造的“孝宣之治”堪称西汉王朝的巅峰时刻。这位幼年历经巫蛊之祸、在狱中成长的皇孙,通过铁腕清除霍氏集团、设立西...

2025-10-30

吕后专权下的皇族血泪:刘邦八子的命运沉浮

西汉初年,吕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在长达十五年的统治中,对刘邦八子的处置成为权力斗争的核心。这场血雨腥风的清洗中,八位皇子或死于毒酒、或绝嗣灭国、或含冤自尽,仅两人得以保全性命。透过史书残卷,这场权力...

2025-10-30

曹操未篡汉与曹丕速改朝:权力逻辑与时代变局的双重镜像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受禅台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正式建立曹魏政权。这一事件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身未称帝的矛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从权力结构、政治环境到个人性格,两代枭雄的选择折射出汉末三国时...

2025-10-30

刘禅与诸葛亮:君臣关系中的尊重与复杂权谋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自此,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总揽蜀汉军政大权,而年仅17岁的刘禅则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姿态,开启了与这位权臣...

2025-10-30

酒瓶里的储位之争:曹植饮酒误事背后的权力博弈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邺城司马门前上演了一出惊动朝野的闹剧:曹操第三子曹植醉酒后,竟乘坐王室车马强行闯入禁道。这场看似荒诞的"酒驾"事件,不仅导致掌管车马的公车令被处死,更直接断送了曹植的储君...

2025-10-30

虎毒不食子?刘备赐死养子刘封背后的权力与责任博弈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以仁德著称,却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含泪赐死养子刘封。这一决定看似违背“虎毒不食子”的常理,实则是刘备在权力格局、军纪维护与未来布局中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刘封之死,既是个...

2025-10-30

曹丕与曹睿:父子帝王的权力博弈与能力较量

在曹魏政权的历史长河中,曹丕与曹睿这对父子皇帝的统治轨迹,既延续了家族的政治基因,又因时代背景与个人性格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若以治国能力、战略眼光、用人识人、文学成就四大维度为标尺,曹睿...

2025-10-30

独孤信:七女荣光与命运沉浮

独孤信,这位西魏、北周时期的传奇名将,不仅以赫赫战功和俊美容貌闻名于世,更因七个女儿中三位成为皇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史上最强老丈人”。他的女儿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书写着属...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