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演技明明“很垃圾”,结果却被捧成老戏骨的艺人,网友:都是粉丝惯得!_无脑

发表于话题:演技最烂的老戏骨
发布时间:2021-06-24

原标题:演技明明“很垃圾”,结果却被捧成老戏骨的艺人,网友:都是粉丝惯得!

演技明明“很垃圾”,结果却被捧成老戏骨的艺人,网友:都是粉丝惯得!

从小品扶不扶中我们认识了一个词倚老卖老。在演艺圈也不乏有很多这样的人,总是以前辈自居。有很多的老戏骨是人们心中的实力派,他们非常受人尊敬但是现在却还有一些特别悲哀的人,他们是非常让人厌烦的。

外貌不是演员的唯一标准,实力和人品才是。我们知道的很多老戏骨都走下了神坛。但是还是有很多粉丝多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人气很高但是其实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他们的演技僵硬但是粉丝们还是无脑地愿意为他们买单。

我们来说说那个要把头发染绿的刘星,大家看他一直都有童星的滤镜。所以说现在长大的张一山也是非常地受欢迎,粉丝量也很大。他的出色演技也为他带来不少奖项,但是粉丝总会过分的夸大他的一些行为。粉丝们也没有那么尊重老戏骨。

另外一个非常爆火的是女星杨幂,她的话题度一直以来都是居高不下的,和她合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他的每一部戏都会带火一大批人。

的确她的粉丝量是很大的,国内可以达到她这个地位的屈指可数。明星和粉丝很不同的,虽然杨幂很理智但是他的粉丝不是,总是无脑地夸她。明明演技一般,但是总把她的演技夸的神乎其神。

还有一位很受关注的人是张艺兴。他在韩国时候人气就已经很高了,他所在组合在整个亚洲也是非常有话语权的。他本人也是实力很好,在舞台上就是c位的感觉,和音乐有关的东西他都十分在行。

娱乐圈的歌手在有一定的知名度后都喜欢当演员。张艺兴也选择了演戏,但是他尝试之后的结果是不尽人意的,他对角色的演绎都很粗浅。而粉丝们却不理智对待,去攻击所有评论他们偶像演技不好的人,他们这种无脑行为真的是不敢恭维。

我们今天说的老戏骨就是他们三个人,这显然是德不配位的,都是粉丝的一种捧杀。对于这样子的明星你怎么看呢?

标签组:[电视剧] [老戏骨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4163.html

相关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三则,中国古代经典民间故事有哪些?

1、《天仙配》 天庭的七仙女向往人间生活,便悄悄与王母的义女张巧嘴偷下凡间。下凡之后,七仙女遇到了热心帮助刘大侠的董永,产生好感。为救刘大侠,七仙女上天骗取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救活了刘大侠,并使其功力大...

2025-08-09

和珅的儿子娶了乾隆最爱的十公主

据李朝史料记载,和孝公主在宫中号为“波罗公主”。由于公主最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即使盛怒之时只要一见到公主怒气便解。所以每当乾隆要责罚宦寺时,宫人就会送公主至皇帝处。 在五个已存的公主中,固伦和孝公主最受...

2025-08-09

风流才子唐伯虎一生只爱一个人

唐伯虎与沈九娘 唐伯虎名寅,江苏吴县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明朝。只因他早年生活放荡,刻过一方“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加上明清的小说,戏剧,弹唱又编造他“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在后人的印象中,...

2025-08-09

世界古典十大悲剧:每一部都是经典,《普罗米修斯》排第一

世界古典十大悲剧: 1.普罗米修斯(古希腊·埃斯库罗斯) 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这位人类伟大的朋友为了帮助人类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不惜承受众神之父宙斯的残忍惩罚,将火种送给了人类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天神...

2025-08-09

唐伯虎的有名画作

2013年9月19日,纽约苏富比拍买公司举行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专场。其中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一幅立轴《庐山观瀑图》以3亿美元起拍,经过120轮叫价,最终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亿元)的天价成交,...

2025-08-09

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真实样貌

一生简介: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于...

2025-08-09

唐伯虎《桃花庵》全文赏析

桃花庵歌 作者: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事,酒...

2025-08-09

“唐伯虎点秋香”历史上有没有

历史上并没有唐伯虎点秋香这回事,而且也没有秋香这个人。真实的唐伯虎并没有做过“三笑点秋香”的事情。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并不风流,他一生只有过3个妻子,他的人生,则更是坎坷曲折。唐伯虎也叫唐寅,伯虎是他的...

2025-08-09

代表传统中国特色的东西有哪些

1、戏曲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

2025-08-09

《红楼梦》中写尽了人生的几副对联

年少不解联中意,读懂已是中年人。三毛说:“《红楼梦》是一生一世都要看下去的书。”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读红楼总能读出不同的感悟。年少时读到《红楼梦》中的几副对联,只道是老生常谈,如今才明白,那些对联里的...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