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评价电视剧《禁忌女孩》?

发表于话题:禁忌女孩泰剧分集剧情解析
发布时间:2021-06-25

你是否也向往过邪恶而未知的力量?

小时候看《第八号当铺》,当铺管理者一手掌握人类无穷的欲望,任何愿望在这里都能得到实现,但要付出同等的代价。

在欲望的催使下,每个人都鬼使神差地走进来,再面带满足的笑容走出去,殊不知自己已经将灵魂贩卖给恶魔。



有一部日剧叫《怨屋本铺》,剧中女主角身份神秘,名叫怨屋,她接受陌生人的委托,以非常手段为其报仇。

以恶制恶又何尝不是魔鬼的手法,但这种剧莫名看起来很带感。



在影视剧中,暗黑邪恶风从来只是小众,并非流行。但几乎每一部相关题材的作品,都能很快引起大家共鸣。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爱的反面就是恨,爱恨的转换有时候只需要一瞬间,而欲望和怨恨才是催使人前进的最大动力。



对于从小熟读“仁义礼智信”的我们来说,又何尝没有属于自己的阴暗面?被法律和道德感压制,有时候需要文艺作品来抒发。

在阅读下面的内容之前,温馨提示大家,如果三观尚未完整建立,玻璃心以及道德感不强的人,不建议观看此类作品。



最近又有一部暗黑题材的泰剧在网络上非常红,名叫《禁忌女孩》。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部涉及道德边缘的剧,它非常懂得利用人的暗黑心理,每一集都在观众三观即将崩塌的点上疯狂试探。

每观看一集,那种无法言说的压抑感就更重一层,仿佛洋葱被剥掉外面的保护壳,露出了内里脆弱又隐痛的的心。



这部剧确实戳中了很多观众,我们每天都被太多社会新闻冲击着,总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能做什么,日久天长已经麻木不仁。

而这部剧就像《怨屋本铺》一样,替观众构建出报复机制,勾勒出罪恶必被严惩的完美世界。

女主角娜诺身份成谜,每一集新故事开启,她都会转到一个新学校。

然后,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观看别人的罪恶,又以参与者的身份不停放大旁人的欲望,直至血腥、暴力、杀戮。



有观众说,这部剧过于极端,如果没有娜诺总是煽风点火,很多惨剧是可以避免的。

实际上,真的是因为娜诺的煽动吗?

《禁忌女孩》中演出的那些场景,何尝不是某些人早已在心里摹演过千万次的?

而走到付诸实践这一步,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小的导火索,现实世界远比电视剧还要残忍。



《禁忌女孩》只是将那些想象摆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在毛骨悚然的同时意识到,如果没有道德和法律约束,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娜诺就像一面镜子,她让身边的人察觉到平日被藏起来的阴暗面。

它不宣扬普世价值观,当你看完后,会觉得人本来就是多面体,阴暗实属正常?还是遵守内心的道德伦理,选择和黑暗不同的方向?



《禁忌女孩1》第一集,那个表面上是个爱妻子爱女儿的老师,实际上却是诱奸学生的禽兽。

从与老师有接触到最后老师女儿惨死,整个事件中娜诺未曾煽风点火,她只是没有去阻止罢了。

亦或者说,她只是轻轻地推了一把



毫不畏惧老师的威胁,强势的加入他的家庭,在他妻子和女儿面前肆无忌惮。

直到,让老师看到自己的女儿也被男朋友诱奸,他才悔不当初,可为时已晚。

每个包庇老师禽兽行径,甚至每个和他犯下同样错误的校园领导都是刽子手,是他们酿成了人间惨剧,最不该被指责的就是揭发他的娜诺。



人在犯罪前总会给自己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譬如原生家庭不健全,亲人生病急需要钱,夏天的夜晚女孩穿了漂亮裙子,所以没控制住自己的手。

受害者有罪论在当今的2021年依然层出不穷,每每看到都很无奈。



如同娜诺长得漂亮,吸引了校园风云人物的注意,就让其他女孩儿嫉妒心膨胀,不惜灌醉她给男生轮奸,当娜诺被害死后,她们还要假惺惺的说对不起。

那句隐藏在“对不起”之下的,想必是:“谁让你抢了我们的风头。”



听上去多匪夷所思,但谁敢说现实中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永远别小看人类的扭曲……

而娜诺一次又一次的复活终于让她们崩溃,娜诺就像撒旦的女儿,轻灵又妖冶,像艳红色的彼岸花,开在洒满罪恶的大地上。



《禁忌女孩》第一季中,娜诺撕开了很多人的面具,将校园里小清新之下的残忍和恶毒剖开给我们看。

没有说教,甚至不做引导,只是展示了人性中的罪恶是那样的唾手可得,远比善良容易得多。

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恶魔,但在娜诺这面镜子的映照下,反射出不同的假面。



对于观众来说,因为剧方从不做引导,而有了千般解读,每个人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你想看到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有人看到了人性的至恶,觉得肮脏。有人却像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受到禁忌的快乐。

所以说,看相关题材的作品,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内心。



前几日,《禁忌女孩》第二季播出了,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讨论量一路走高。

在第一集就用非常炸裂三观的方式,以让渣男怀孕的手段惩罚恶人,不禁让人发出“哇哦,不愧是她”的感叹。



尤其是第二季采取了双女主的叙事方式,让尤里成为娜诺的帮手,甚至想要取代娜诺,更多了一丝悬疑。

目前第二季在豆瓣上评分已经高达8.5分,相信后面的剧情一定会比第一季还要高能。



《禁忌女孩》这部剧还是要自己看,才能有更多感悟,希望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守好内心的底线。

标签组:[电视剧] [影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4516.html

相关阅读

卢伟冰点评Air手机:大胆创新值得肯定 极致轻薄牺牲续航、性能

快科技11月3日消息,今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微博发文,谈到最近受关注的主打轻薄的Air手机。 他认为,从产品设计角度看,是非常大胆的创新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但极致的薄的确会带来用户体验的牺牲,包括续...

2025-11-03

忠臣之魂: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称帝的深层逻辑

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的烛火摇曳,刘备将蜀汉江山与幼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惊世遗言。然而,这位手握军政大权、实际掌控蜀汉二十余年的丞相,至死未越雷池一步。...

2025-11-03

庸君之位为何稳固:诸葛亮死后刘禅皇权无人觊觎之谜

公元234年,五丈原的秋风卷走最后一缕余晖,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如惊雷般震动蜀汉朝堂。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丞相离世后,蜀汉政权非但没有陷入权力真空的混乱,反而在刘禅统治下延续了三十年。这个看似矛盾的历...

2025-11-03

权臣之殇:孙权逼死陆逊背后的权力逻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标志着孙吴政权进入鼎盛期。然而,这位开创江东基业的帝王却在晚年亲手摧毁了最倚重的股肱之臣——陆逊。公元245年,当63岁的陆逊在接二连三的斥责中郁愤而终时,这...

2025-11-03

麦城突围:关羽未选择杀身成仁的三重历史逻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当关羽率三百残部退守麦城时,这位威震华夏的"万人敌"面临人生最艰难的抉择。在粮草断绝、援军无望的绝境下,他选择率部突围而非自刎殉节,这一选择背后折射出东汉末年独特的政治生态...

2025-11-03

NCT WISH将于今日​正式开启首场个人巡回演唱会的华丽篇章

此次巡演名为“NCT WISH 1st CONCERT TOUR ‘INTO THE WISH : Our WISH’,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仁川永宗岛In...

2025-11-03

长坂坡之谜:曹营名将集体沉默的战场逻辑

建安十三年(208年)的当阳长坂坡,成为三国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战场之一。当赵云单骑冲入曹军阵中,七进七出斩杀五十余将时,曹营五子良将、八虎骑等顶尖武将却集体沉默。这种反常现象背后,实则是战场形势、军事...

2025-11-03

历史的褶皱:关羽降曹事件中的忠义与政治博弈

建安五年(200年)的白马之围,成为三国史上最具争议的战场之一。当关羽单骑冲入袁绍军阵,斩杀颜良的瞬间,不仅改写了官渡之战的进程,更在千年后引发关于"降曹"与"忠汉"的激烈争论。通过《三国志》等正史的...

2025-11-03

古代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

古代草菅人命,以帝王为尊,便衍生了一项可怕的制度:帝王死后,大部分的妃子要被殉葬。殉葬制度主要在汉朝之前;明朝朱元璋恢复,中期废除;清初恢复,中期废除。妃子们当然不愿意,有些甚至拼死挣扎,那么对待那些...

2025-11-03

袍泽与君臣:刘备与关羽关系的真实图景

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刘备与关羽的关系远非《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简单兄弟情谊所能概括。通过正史记载与历史细节的交织,可还原这对君臣关系的复杂本质:既包含生死与共的袍泽之谊,又暗含权力结构的微妙...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