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921》曝新角色 祖峰窦骁塑造“有血有肉”先辈

发表于话题:1921演员对应角色
发布时间:2021-06-28
共7张


1905电影网讯 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电影《1921》此前官宣了李达、毛泽东、刘仁静、邓恩铭、王尽美、包惠僧6位“一大代表”演员,收获“形象贴合”“少年感十足”等一众好评。日前,片方又公布了七位代表的对应演员,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排序)分别由袁文康、祖峰、窦骁、张颂文、韩东君、张超、张云龙饰演。



七位演员带着真挚的创作诚意,为拍摄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因为历史上对于何叔衡年轻时的记载有限,张颂文为了在翔实的历史素材支撑下,进行合理演绎,专门约导演黄建新讨论人物塑造。原本一个小时的约会硬生生被聊出了八个多小时。袁文康饰演的李汉俊历史上精通日、法、英、德四国语言,片中涉及到日、法、英三门。为此,他专门进修了语言,片场空闲时也坚持练习口语。


祖峰、窦骁、韩东君、张超、张云龙等人,不管是阅读人物传记,还是为了贴近对应角色进行塑形,都是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先辈。所有创作者都在为搭建这部“庆祝建党100周年第一大片”电影的“大楼”,更好的发挥“砖的作用”与“瓦的使命”。



师徒相承无惧牺牲播撒革命火种

出身不同经历各异同怀救国之心


在全新公布的7位代表中,有人正处于风华正茂,而有人早已步入不惑之年,但他们却都在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上行进着。李汉俊,年仅14岁便东渡日本,少年之时便立志寻求强国富民之路,最终将马克思主义明确为自己的终身信仰。学成回国后,他以笔为枪,积极撰文传播马克思主义,与陈独秀等一起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由此他与李大钊、陈独秀等成为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播火者”。在陈独秀赴广州后,李汉俊一度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代理书记。令人痛心的是,李汉俊1927年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牺牲时年仅37岁。他用鲜血和生命向世人昭示,他是“铮铮佼佼的第一流人物”。



李汉俊还是董必武的“马克思主义老师”,正是在他的影响下,董必武逐渐成为信仰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伟大战士。五四运动爆发后,董必武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为学生购买《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并且邀请李汉俊等人到学校演讲,使这所学校成为了培养新型革命人才的摇篮。李汉俊与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中国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后,便致函董必武,希望他可以在武汉组织起一个共产主义组织。


接信后,董必武便与陈潭秋等同志合作,着手筹建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由于董必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较陈潭秋早,于是陈潭秋便拜董必武为师。在成立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后又建立了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汉口社会主义青年团等,促进了武汉地区工人运动与学生运动的发展。1942年,陈潭秋将自己列入最后一批从新疆撤离的共产党员,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后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他毫无动摇,于1年后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张颂文饰演的何叔衡是“一大代表“中最年长的一位,他身上带有在其他代表身上罕见的学究气质,这与他曾经秀才的身份不无关系。他嫉恶如仇,心怀天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后,便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1920年,他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于次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型”,何叔衡于1935年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为苏维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同样在1921年参加“一大”的,还有担任会议主持的张国焘,作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的陈公博,以及唯一从境外赶回来的海外代表周佛海。


百年前,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共产党人年龄不同、出身各异,但面临共同的时代重任,他们志同道合,薪火相传,五湖四海,汇聚建党,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广读史料狠磨细节演绎“有血有肉”先辈

《国际歌》响彻片场演员深深进入角色


面对这样一部意义重大的影片,进组前所有演员都提前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拿到《1921》剧本后,张颂文第一时间便怀着极大的热情进行了阅读与思考,同时他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关于何叔衡的历史记载没有那么丰富,要如何对人物进行合理的想象?他立刻约黄建新导演见面,原本只约了一个小时,但是二人激烈的探讨竟持续了八小时,直到咖啡厅下班。


这种对于人物塑造的执著,同样体现在袁文康的表演中,他在开拍前便了解到自己饰演的李汉俊有严重的肺痨,一般这类患者会有一点弓背。然而能查到的照片上,李汉俊多是挺胸抬头的姿态。袁文康与导演讨论这是因为他见人的时候始终提着这口气,故身体挺拔,但是伏案久了姿势会有变化。根据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他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肢体设计。并且平时注重养身之道的袁文康给人物增加了一个随身携带甘草片的细节,在开会或会客前,为了不在人前咳嗽得厉害,见人前会掏出一片甘草片含服。


这些细致入微的人物细节可能观众稍不留神都会错过,但却给人物的性格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曾经提名过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的祖峰,此次为了还原历史人物,也提前阅读了大量有关董必武以及那个年代的史料,通过这些积累,“在表演中对想象与史实进行平衡,塑造了更有血肉的人物”。



演员优秀的创作离不开整个剧组的认真专业,但同时也不能缺少和谐愉快的创作氛围。窦骁与韩东君被剧组工作人员称为“气氛组”,拍摄之余两人经常在片场活跃气氛。但是他们认真起来也是丝毫不含糊,韩东君不仅外形酷似他扮演的张国焘,并且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他一口流利的英语,应付片中大段的英文台词,完全不在话下,他还特意为接近角色去学习了英国口音,连搭戏的好莱坞演员也对他的英文台词能力赞不绝口。


而窦骁则是整个剧组“最暖男”的代表,拍摄十三代表集中戏份时是在酷暑时节,无论是长衫和西服都捂得严严实实的,一场戏下来大家经常湿透了衣服。窦骁经常自费为全组人准备冰镇西瓜或者冰咖啡,给大家酷暑中的拍摄带来了清凉的抚慰。他所饰演的陈潭秋在戏中也是个经常调和矛盾的“暖男人设”,戏里戏外融为一体。



而在拍摄中,为了呈现最好的表演效果,一场张云龙和王仁君搭档的戏份,虽然镜头聚焦的是王仁君,拍不到张云龙,但他依然一遍又一遍的配合王仁君的表演给到反应和情绪,力争让无论是自己和搭档都在最贴近人物状态的那一面。由于一遍遍的拍摄,角色早已深入人心,大家一起候场休息时经常沉浸在角色之中,于是时常会在片场合唱《国际歌》感受初心。


擅长吉他演奏的张超主动拿起吉他,为大家伴奏。一开始是三两个人,慢慢变成十几个人,最后常常会引得剧组工作人员的齐声哼唱。有几天拍摄红船戏份时,本来没有张超的戏,他也特意来到现场,为需要在现场演唱的其他代表们伴奏合唱。当《国际歌》的歌声飘荡在剧组上空时,宛如回到了百年前,年轻人们汇聚在一起,团结一心,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精神百年不变。



标签组:[袁文康] [国际歌] [窦骁] [董必武] [陈潭秋] [何叔衡] [李汉俊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4744.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