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建党百年重点影片《1921》曝“匠心致初心”制作特辑 深挖史料还原时代细节

发表于话题:1921演员对应角色
发布时间:2021-06-28

原标题:建党百年重点影片《1921》曝“匠心致初心”制作特辑 深挖史料还原时代细节

搜狐娱乐讯 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电影《1921》,将于7月1日全国上映。今日片方发布了“匠心致初心”制作特辑,这支特辑全方位展示了电影《1921》的制作过程,解锁幕后精良的制作环节。导演黄建新与摄影指导曹郁强强联手,率全体主创以真诚的创作态度全力打造匠心之作。

电影《1921》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诞生,影片筹备四年,凝聚几百位中国电影人的心血。黄建新导演努力探寻1921年共产党人们矢志救国的“心灵源动力”,为此,他带领团队用饱含激情的创作态度,静候与这份力量的相遇。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剧组1:1还原搭建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博文女校和新青年编辑部等建筑。有党史专家、历史学家组成顾问团队护航,电影《1921》在高度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开展创作,编剧团队在世界各地档案馆挖掘新史料,美术部门抽丝剥茧般提取老照片细节,资料贴满了服装、道具间的四面墙。摄影指导曹郁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一个个艰难的挑战,用创造性的光影造型诗意化讲述建党故事,曹郁还经常亲自扛上机器捕捉动人的戏剧性时刻……幕后团队构建富有激情的“影像系统”,演员们塑造“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的人物,整个画面充满了希望感与年轻感,传递蕴含在激情中的“人性之美”。

1:1还原 “一砖一石”匠心搭建“一大”会址

深挖史料 远赴法国只为提取一处徽章细节

制片人任宁介绍:“我们想要1:1复原‘一大’会址,导演又对很多细节要求很高,为了还原20年代的质感做了很多努力。”剧组还原搭建的主场景“上海石库门老建筑群”在制作特辑中首次亮相,郑大圣导演说:“一寸一寸地看,一尺一尺地量,我们完整测绘了‘一大’旧址。”“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博文女校、新青年编辑部……从“实地测绘”到“模型构建”,再用最原始的工艺复原内外墙面的细节。全体主创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用逐块凑齐的真实灰砖砌起阳光下不会穿帮的墙,用逐颗铺设的石头手工按出坑洼起伏的路面,让“一砖一石”拥有了时代的呼吸。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现场,美术部门进行过多次返工,复杂程度不亚于推倒重来。服装间和道具间的四面墙贴满了可供查证的老照片,剧组各个部门像“破案”一般拿着放大镜提取细节,还原20世纪上海的城市细节与风貌。主创用扎实的筹备工作铺砌电影《1921》的历史厚度,让演员在置身场景的那一刻仿佛回到1921年,也让观众能够拥有身临其境般的观影感受。

顾问团队里不仅有党史专家,还有来自“上海社会生活史”、“上海租界史”领域的专家,他们用丰硕的研究成果滋养艺术创作,为电影《1921》保驾护航。导演对历史细节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法租界黄包车车牌的徽章样式在当时当地的史料中无迹可寻,主创便把搜索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的档案馆,最终在巴黎警察总部的历史档案中寻得一纸公函,从上面复刻下当年的一枚黑白徽章,片中使用的带色彩版本是主创们对黑白照片进行灰度分析、加以“红白蓝”法国国旗色合理想象而成的。面对这类缺乏直接史料作为依据的细节,主创团队的自我要求是必须做到“不可证伪”。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跟摄制组接触了两年,剧组严谨考究的创作态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中出现了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拿着《上海俄文生活日报》,这个细节非常真实。”新中国成立前期毛泽东给李达的信里写道:“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这个“公司”的概念被编剧放进人物对白中,把1948年的史料通过合理的艺术想象化用到1921年,对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吴海勇表示:“台词设计得特别好,巧妙地融合进去了。”顾问团队也认可了演员形象气质与角色的匹配度,特别是李达的饰演者黄轩,除了外形的还原,他还演出了理想主义者的神韵,坚定信仰下充满了柔情,细腻的情感变化生动塑造了历史人物。

自2016年筹备以来,主创们对“一大”前后的史料展开深度挖掘,编剧团队正是在史料储备详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其中,对于“程子卿误闯一大会场”、“社联与罢工运动关系”的记载,以及“1922年黄金荣晋升巡捕房华人督察员”的档案记录,成为编剧补全建党阻力的重要历史依据。1921年的上海各股势力暗流涌动,程子卿、黄金荣所代表的巡捕力量,是阻碍会议顺利召开的因素之一。这条线索的存在为描述建党历史增加了第三方视角,更直观地展示了建党期间从四面八方而来的风险与威胁,时代细节得以更全面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曹郁用“诗意”与“动感”突破主旋律严肃史诗印象

演员用心融入角色 三代影人薪火传承责任与担当

首位“三金奖”最佳摄影大满贯得主曹郁,曾担任《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妖猫传》、《八佰》等影片的摄影指导。他将自己的摄影风格定义为“诗意的写实”,他喜欢把自己对绘画作品和音乐的体悟融入摄影,逐步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光影塑造、色彩质感和摄影构图,细腻而温润。不同于过往主旋律作品史诗般严肃而庄重的呈现,曹郁用独特的美学风格搭载诗意现代化的表达,在镜头运用上追求动感和韵律,在影像风格上营造写实写意的结合。剧组还原搭建的“上海石库门老建筑群”有别于摄影棚内便于拍摄的建造结构,这个建筑群不能随意拆解、空间狭小,场面调度和机器架设受限。诸多因素的制约下,曹郁依然出色完成了挑战:他与导演巧妙配合设置停电戏,制造冲突大胆调度,仅用一盏道具灯完成了戏剧性的创造;一场天井里演员围成360度的群戏,摄影组特制了一个能让摄影机垂直升得很高并缓慢移动的设备,曹郁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性地完成了这场戏,产生了720度的调度效果。

这是曹郁首次与黄建新合作,他表示黄导很大胆,乐于接受和创造新的影像。拍摄过程中,曹郁诗意现代化的影像风格得到黄导的全力支持,摄影部门在全组的通力配合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工作。电影《1921》中有上千枚灯泡塑造的“夜上海”,再现了“远东第一都市”的繁华风貌;还有夜间奔跑、追车的复杂调度戏……曹郁用光与影还原“20年代的上海”,用更具现代性的表现手法完成对党史的生动讲述。

包括摄影在内的整个影像系统都是服务于人物塑造的,为了完成这个共同目标,黄建新导演表示:“需要演员有很强的表现力,把这个角色诠释得生动可信。”回望电影《1921》的创作原点,正是传递那个年代的人性温度,于细节处刻画“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先辈。制作特辑中释出了演员倪大红的表演片段,一个神情变化就把黄金荣的思维缜密与阴险刻入观众心里,这一反派角色的塑造令人胆颤。拍摄前为了贴近角色在丛林中被追杀多日的状态,演员张颂文顶着满脸血污在泥地间翻滚摩擦,酝酿完成后从地上起身的他,气场与状态当即震慑了剧组的工作人员。在剧组中,有这样一种传承,年轻演员总爱跟经验丰富的中生代演员请教,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演员,也愿意分享自己的感悟,为年轻演员树立榜样。于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老一辈电影人、中生代演员和年轻演员中代代传承,全体主创用质朴谦卑的创作态度共赴建党百年之约。

将于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曹郁担任摄影指导,幕后班底涵盖业内各领域的顶级创作者,一批实力派演员和优秀青年演员汇聚。几百位中国电影人用五年时间精心打磨,只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个伟大而关键的节点,献上一份真挚诚恳的艺术创作。

标签组:[艺术] [演员] [电影] [摄影] [黄建新] [曹郁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4799.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