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电影《中国医生》的实际观影体验如何,有哪些很燃的瞬间?

发表于话题:中国医生台词
发布时间:2021-07-14

前两天

弱不禁风的2021年暑期档再度传来噩耗

原本定于7月30日上映的两部大片极有可能撤档

1)甄子丹X谢霆锋主演的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 猫眼APP将此片的档期改成了:2021年8月


2)张艺谋执导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狙击手》 猫眼APP将此片的档期改成了:2021年上映

不知是不是

吴京X易烊千玺《长津湖》

即将登陆7月30日的前兆。

当前时间点,

全中国影院的希望都寄托在一部电影上:


中国医生

Chinese Doctors


周三晚上,

口袋君特意花了94元一张的电影票,

坐进了全国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厅:

能同时容纳1369人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1号厅。

根据我现场预估,有1/3的观众流泪了。


明人不说暗话。

满分100分的话,

我给《中国医生》70分。

手松一点,4星;

手紧一点,3星。


豆瓣亮分6.9分

预计,

最终评分和《中国机长》差不多,6.7分左右。

不得不说,

院线电影是个非常玄妙的行业。

《战狼2》《你好,李焕英》《哪吒》上映前,

几乎没人可以预测到破50亿票房。


同样,

2年前的《中国机长》

最终能拿到近30亿的票房,

也是令博纳影业喜出望外。

因此,

一旦某部片大卖后,

制片方一定会

总结出一大堆票房成功套路

甚至迷信一些细节做法

沿用到下一部片中,

期望能再大卖一回儿。

然而,从目前的走势来看,

《中国医生》的票房落脚点

预计在13亿-15亿之间,

远低于之前业界期望的20亿-30亿的票房体量。

那么,问题来了:


01

为什么《中国医生》的票房

远不及《中国机长》


毋庸置疑,

无论从筹备拼手速、定卡司阵容、

主旋律基调、到全景式的流水账拍法

《中国医生》简直和《中国机长》如出一辙

连剪辑顺序都一模一样:

1)发生危机、不断渲染事件严重性

2)事无巨细地展现专业医疗细节

3)劫后余生,升华主题

在极度混乱中,

又是袁泉第一个站出来,

发表触达灵魂深处的演讲,镇住了所有人。

同样的套路,同样的卡司,

为什么《中国机长》大卖29亿,

《中国医生》只有10多亿呢?

今年春节档,

在分析

为什么包贝尔烂片《大红包》能大卖2.35亿。

口袋君曾列出一个由我独家发明的公式:

电影票房

类型的整体受众面

X

此片的子类型在大类型中的稀缺度

X

整个上映周期市场对此类型的饥渴度

X

电影片名的传播成本


分析《中国机长》和《中国医生》

两部片的大类型都是一致的:

群星荟萃的主旋律行业电影


由于抢到了中国二字,

片名的传播成本都很低。


而分析两部片的子类型,果然出现了差异:

《中国机长》属于空难题材。

这个题材,在华语片领域极其稀缺,

之前只有一部《紧急迫降》

《中国医生》则属于医疗题材。

无论是国产影视剧,还是纪录片,

武汉抗疫的医疗题材并不新鲜。

再来看

整个上映周期市场对此类型的饥渴度。

《中国机长》是2019年国庆档上映的,

在影片上映前,

院线主要以海外引进片、国产武侠电影为主打。

主旋律题材真正爆发

就是在建国70周年当天。

国庆节看主旋律大片,饥渴度够足。

而《中国医生》上映前,

已有两部献礼建党百年的

主旋律大作《1921》和《革命者》抢占市场

非常明显,

2021年暑期档,

中国观众对主旋律题材有点审美疲劳了。

再加上,

豆瓣居然对《中国医生》

也采取了控评的节奏。

一开始只亮好评,没有差评。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控评

导致《中国医生》的话题度远低于《中国机长》


2年前,《中国机长》上映时,

关于此片与好莱坞电影《萨利机长》的比较,

简直是吵翻天的节奏。

至今,口袋君在知乎上发的影评帖子

《为什么说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毫无可比性》,

还是有网民会来回复讨论。

对于商业片来说,差评并非全是害处。

差评能引发站队,站队引发话题,

话题能突破圈层,从而引发路人的购票欲望。

一部求票房的商业电影,

最怕的不是差评,而是没什么人讨论。

由于这部《中国医生》

占据了绝对的道德制高点,

而且与全民级的痛苦回忆有关

大多数观众,观看时,默默地流泪

看完结束,没什么可吐槽,

片子也没好到拍案叫绝,缺乏二次传播。

因此,这次

《中国医生》的票房远不及《中国机长》,也就是情理之中的结果了。

虽然《中国医生》的最终票房,

严重打脸口袋君之前30亿+的预测,

但我还是相当推荐

大家带父母,带家人去看看此片。

因为,这真的是一部

02

全民级的抗疫群像戏

如果说

《中国机长》真实还原了一个凶险无比的事故

那么

《中国医生》真真切切地讲述了

一个全民都能共情的故事。

作为中国抗疫大战最早打响的地方,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所有医生护士,

拼了命在跟病毒做斗争,

为后续援鄂医疗队的到来争取了时间。

中段所选取的案例,

每个都非常煽情,

完全是一出

包罗了从上到下,中国各个阶层的抗疫群像戏。

从隐瞒渐冻症病情的院长张涵予,

老婆得了新冠也搞不到床位

一开始不敢插管的住院部小医生易烊千玺,

最终慢慢成长为ICU的主力

临近预产期却不幸染上新冠的孕妇周也,

做了一次凶险度极高的剖腹产

当孩子安然无恙地出生后,一切的努力都值了!

本来答应老婆不接活的外卖小哥欧豪,

听到婴儿的哭声后,动了恻隐之心,

结果不幸染上新冠,差点挂掉

不幸失去双亲的孤儿张子枫,

一句梨花带雨的叔叔,成为全片最大哭点。

甚至连收发室大叔、清洁工阿姨都有感人戏份。

由于此片

占据了绝对的道德制高点,

张涵予饰演的张院长,

本身就是火爆脾气,

不时地口吐芬芳

在ICU病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危急时刻,

多次用武汉话飙出国骂

这些突破尺度的台词相当接地气,

进一步降低了观影门槛。

饰演广东援鄂队ICU医生的朱亚文,

则操着一口广普,

呈现出了国产影视剧中罕见的酷拽医生形象。

也成为压抑疫情戏中的笑点担当。


在业务能力上,

他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刚到武汉,就带教刚毕业的小医生易烊千玺,

迅速提出治疗新冠病人的思路。


在个性上,

他直来直往、不修边幅。

直接在ICU病房

奚落不敢插管的易烊千玺是扑街仔

还与张院长就治疗方案拍桌子

最后一笑泯恩仇,风头十足!


平心而论,

和《中国机长》类似,

《中国医生》很多时候不像一部电影,

而像一部主旋律味十足的行业宣传片。


前几天,

此片在上海办首映礼时,请来了著名的张文宏医生。

网红就是网红,一开口就是直达重点:

我一直在挑剔

这部电影有没有什么BUG

但是我坚持了两个多小时

基本上没有找到

谢谢你们的辛苦付出


的确,整部《中国医生》有一种


03

专业医生站在摄影机背后

直接指导拍摄的即视感

哪一类职业的人群,最适合看《中国医生》?

当然是中国的医生和护士。

一位参加过03年非典救治工作,

在北京某医院做了20多年的ICU医生,直接看嗨了。

在知乎上发帖安利此片:

对于医疗操作的展示,

《中国医生》应该算是国内影视剧的天花板了。

电影里,大家看到的

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中心静脉穿刺、心包穿刺、ECMO置管、呼吸机、监护仪、心外按压、电除颤、静脉推药,打包尸体的袋子,都和真实世界一模一样。

片场的氧气、水、电,都是真实接通的。

电影里院长开会的场景,那绝对就是真实会场。

他还说:

“医生也非常真。

《中国医生》

用了钟南山院士下面的医护团队亲自出镜

我看到广医呼研所黎叔真人出镜好几秒,

本色出演院领导送朱亚文出征援鄂

在一起喊个口号,好可爱的。

第一次看到电影上出现黎叔,我竟然都没出戏。”

因此,口袋君怀疑:

《中国医生》中很多复杂的专业医疗镜头,

很有可能是医生直接上的,

反正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

借一下位,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另外,关于影片中

是否应该早插管(无创呼吸机)的争议,

的确在现实的抗疫救治中出现过。

朱亚文饰演的陶峻,不愧是广州来的ICU专业医生

提倡早插管,关口前移,多多插管,

的确是正确的。

很多年轻的住院小医生,

一开始对插管这件事,

都像片中的易烊千玺那样非常恐惧。

经过朱亚文这样的资深前辈的鼓励和鞭策,

渐渐克服了心病,敢于插管,获得成长。

毋庸置疑,

由于抢到了《中国医生》这样价值连城的片名,

此片从一诞生起,

就注定了成为一篇不许犯错的命题作文。


因此,

此片中段的拍法非常类似TVB拍法:

一段医疗救治戏堆积压力,

一段感情戏谈话释放压力,

之后不断地重复。


一言以蔽之,

影片的框架和调子领导都定好了,

多次用CCTV新闻做转场,基调相当主旋律,

医疗细节旁边医生全程盯着,

导演刘伟强负责执行,

漂亮的女演员,

满脸都是口罩勒痕,上演“毁容式”演技

在这个近年来最冷清的暑期档

口袋君还是推荐各位影迷

带着一家老小去影院观看《中国医生》!

留给中国电影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标签组:[影视] [中国电视剧] [电影] [中国电影] [中国医生] [剧情片] [剧情电视剧] [朱亚文] [中国机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513.html

相关阅读

卢伟冰点评Air手机:大胆创新值得肯定 极致轻薄牺牲续航、性能

快科技11月3日消息,今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微博发文,谈到最近受关注的主打轻薄的Air手机。 他认为,从产品设计角度看,是非常大胆的创新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但极致的薄的确会带来用户体验的牺牲,包括续...

2025-11-03

忠臣之魂: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称帝的深层逻辑

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的烛火摇曳,刘备将蜀汉江山与幼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惊世遗言。然而,这位手握军政大权、实际掌控蜀汉二十余年的丞相,至死未越雷池一步。...

2025-11-03

庸君之位为何稳固:诸葛亮死后刘禅皇权无人觊觎之谜

公元234年,五丈原的秋风卷走最后一缕余晖,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如惊雷般震动蜀汉朝堂。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丞相离世后,蜀汉政权非但没有陷入权力真空的混乱,反而在刘禅统治下延续了三十年。这个看似矛盾的历...

2025-11-03

权臣之殇:孙权逼死陆逊背后的权力逻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标志着孙吴政权进入鼎盛期。然而,这位开创江东基业的帝王却在晚年亲手摧毁了最倚重的股肱之臣——陆逊。公元245年,当63岁的陆逊在接二连三的斥责中郁愤而终时,这...

2025-11-03

麦城突围:关羽未选择杀身成仁的三重历史逻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当关羽率三百残部退守麦城时,这位威震华夏的"万人敌"面临人生最艰难的抉择。在粮草断绝、援军无望的绝境下,他选择率部突围而非自刎殉节,这一选择背后折射出东汉末年独特的政治生态...

2025-11-03

NCT WISH将于今日​正式开启首场个人巡回演唱会的华丽篇章

此次巡演名为“NCT WISH 1st CONCERT TOUR ‘INTO THE WISH : Our WISH’,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仁川永宗岛In...

2025-11-03

长坂坡之谜:曹营名将集体沉默的战场逻辑

建安十三年(208年)的当阳长坂坡,成为三国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战场之一。当赵云单骑冲入曹军阵中,七进七出斩杀五十余将时,曹营五子良将、八虎骑等顶尖武将却集体沉默。这种反常现象背后,实则是战场形势、军事...

2025-11-03

历史的褶皱:关羽降曹事件中的忠义与政治博弈

建安五年(200年)的白马之围,成为三国史上最具争议的战场之一。当关羽单骑冲入袁绍军阵,斩杀颜良的瞬间,不仅改写了官渡之战的进程,更在千年后引发关于"降曹"与"忠汉"的激烈争论。通过《三国志》等正史的...

2025-11-03

古代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

古代草菅人命,以帝王为尊,便衍生了一项可怕的制度:帝王死后,大部分的妃子要被殉葬。殉葬制度主要在汉朝之前;明朝朱元璋恢复,中期废除;清初恢复,中期废除。妃子们当然不愿意,有些甚至拼死挣扎,那么对待那些...

2025-11-03

袍泽与君臣:刘备与关羽关系的真实图景

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刘备与关羽的关系远非《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简单兄弟情谊所能概括。通过正史记载与历史细节的交织,可还原这对君臣关系的复杂本质:既包含生死与共的袍泽之谊,又暗含权力结构的微妙...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