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医生》影评:易烊千玺演菜鸟医生,遭朱亚文严厉呵斥!

发表于话题:中国医生台词
发布时间:2021-07-14


本周新片的重点,无疑就是这部《中国机长》原班人马打造,超大规模群星阵容出演的抗疫医疗片《中国医生》了。从2019年底到现在,中国和世界仍未走出疫情阴影,因而每一部疫情题材影视剧,都会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本片也不会例外。而相比之前的同类作品,《中国医生》作为首部疫情题材大制作电影,除了明星更多、场面更大、视角更全更广、抗疫医疗戏更加真实紧张这些观众不难想见的优点之外,主要演员的人设也有观众想象不到的鲜活趣味点,再加上疫情中各色人等生死一线的动人情感戏,使得影片从头到尾都看点满满。

鲜明人设:张涵予最彪悍,朱亚文最傲娇

当初看预告片的时候,张涵予和袁泉的武汉话对白令人印象深刻,因为此前的疫情题材影视剧,并未如此突出方言和地域特色,而本片这样做,无疑让男女主角的形象瞬间鲜明。而且张涵予也曾解释过,他在片中说的也并非地道的武汉方言,而是武汉口音的普通话,因为地道的武汉方言恐怕会像外语一样让人听不懂。所以,方言在影片中对于角色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突出人设的作用,尤其是张涵予扮演的张竞予院长,在疫情突发医院遭遇各种保障难题的时候,好几场戏中都有他用武汉话爆粗的场景,一个“李云龙式”的脾气火爆、雷厉风行、勇闯难关的强势院长形象,就瞬间跃然纸上了。

而朱亚文扮演的广州援鄂医疗队医生的一口“广普”,则跟角色“傲娇神医”的人设十分搭配。他整天傲里傲气地摆出一副看不起他人的样子,还总爱挑别人毛病,易烊千玺扮演的菜鸟住院医生不敢给病人插管,朱亚文马上用“广普”骂道:“看什么看,快插啊,插啊,插你个扑街仔!”这无疑会成为本片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之一吧。他的这种“傲娇”虽然一开始显得有点自大招人烦,但逐渐就显露出医术精湛、勇于担当的底色。他的精准救治能让病人转危为安,他主张的大胆医疗方案更能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甚至也能用通情达理的话语说服死者家属捐献遗体。于是,这样的一个外冷内热的“傲娇神医”形象就在观众心中稳稳立住了。

而同为片中“精英医生”的代表人物,李晨扮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则明显跟朱亚文的角色形成反差和互补效应。他的角色形象明显更加通情达理,情感更加柔软细腻,“柔情暖男”的人设异常鲜明。他去给张子枫扮演的父母双亡的孤儿送死亡通知书的那场戏,堪称是影片最动人、最好哭的一场戏了吧。后来他跟朱亚文哭诉救不了张子枫父母的愧疚感,还说他把给自己女儿的遗书当成父母留给张子枫的遗书给了她,更加展现出角色内心的细腻与深情。

易烊千玺扮演的住院医生,则是面对突发疫情,众多也许业务并不十分熟练、但勇于迎难而上、不断自我提高的普通医生的代表。这些医生也许年纪青涩、经验不够、信心不足、手忙脚乱,比如片中当需要易烊千玺给病人插管时,他僵在那里不知所措。但他也没有就此畏缩不前,而是一有空就在模型人身上磨炼医术,最终可以精准地为危重病人进行插管治疗。

片中这些人设鲜明的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形象,不仅让一个个主要角色显得更加鲜活动人,一些幽默风趣的场景和台词也有效调剂了影片的氛围和节奏,也让整部影片更加接地气、更具人情味,这其实是影片拉进与观众的好感度的相当重要的一环。

危机救援:救人手段逼真呈现,责任风险观点碰撞

从博纳影业近几年出品的《烈火英雄》、《中国机长》、《中国医生》这三部主旋律大片来看,都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以贯之的“危机救援”主题。而相对于《烈火英雄》拯救一个城市、《中国医生》拯救一班飞机的“大拯救”,《中国医生》则把自身“危机救援”的独特性,主要落到对一个个危重患者的“小拯救”上,着重展现观众可能在新闻中经常听到,但未必了解具体细节和过程的治疗手段和方案上,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医护人员救治危重病人那种千钧一发的紧张感和揪心感。

片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场紧急抢救的戏,来给影片不断制造危机感和紧张感。肾上腺素静推、插管拔管、心脏按压、抽心包积液、气管切开、上ECMO这些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主要手段,都在影片中一一呈现。就拿许多人都在新闻中听过的“抢救神器”ECMO来说,片中专门有一段朱亚文和易烊千玺的对白,来给观众详细讲解ECMO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因为病人的肺部被病毒感染,没有氧合功能,导致全身缺氧。因为它可以替代丧失了功能的肺,做完所有准备工作之后,分别从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入管道,ECMO把病人血液从股静脉抽出之后,通过体外人工膜肺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再从颈内静脉输送回病人体内,病人的缺氧会立即改善。”

对白中的这些涉及专业医学的文字内容,恐怕平时很难让人有耐心看完,但结合片中病人的危急情况,画面中出现的ECMO机器,用快速剪辑展示抢救过程,病人体内的部分也用特效画面来呈现,就立刻让这段话生动起来,也让之前对ECMO一知半解的观众,看了这场戏马上就能明白用ECMO救人到底是怎样一种状况。

以上这些紧张惊险、千钧一发的救人场面,虽说观众不难想见,其他同类疫情题材影视剧中也有,但关键在于本片第一次将这一切如此逼真细节化地呈现出来,所有医疗器械用的都不是道具而是实物,因而带给观众的那种见证生死一瞬的震撼感还是前所未有的。此外,本片危机救援的矛盾冲突也不仅仅体现在一场场救人戏中,医生之间对于治疗方案的观点和立场交锋,同样是影片矛盾冲突的看点所在,而这就是不是观众随便能想象得到的了。

比如说片中关于如何救治周也扮演的危重病人孕妇的争论,袁泉扮演ICU主任希望能给她上ECMO然后做剖宫产手术,朱亚文扮演的广东援鄂医生表示支持,认为把孩子生出来对孕妇病情恢复有帮助。而冯文娟扮演的麻醉科主任认为病人的生命体征不稳定,再打麻药生孩子很可能会在手术台上出事,耿乐扮演的院办主任也不同意,认为处理不当就是一尸两命。朱亚文马上一针见血地点出意见冲突的根源所在——“就是说呢,这么拖下去小文挂掉以后只是多了一个新冠的死亡病例,如果我们帮忙的话我们就要背锅了。”

尽力救治病人是理想,而救治责任风险则是现实,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亦是非常真实接地气的,影片没有回避这种冲突,营造一派和谐的氛围,而是大胆予以呈现,也是非常体现影片的创作态度的了。后来在张涵予扮演的院长主持下,从院外请来妇产科专家,本着对病人孕妇负责任的态度,一起共担医疗风险,最终成功实施了剖宫产手术,病人后来也痊愈出院,这种令人激动流泪的结果也让整部电影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可以说,这是近期的电影里面,将正能量与故事节奏结合得非常好的典型之作了。

标签组:[中国电影] [中国医生] [剧情片] [张涵予] [朱亚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556.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