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网红党妹”翻车后,吃瓜群众开始拥抱“阴谋论”了?

发表于话题:党妹心机深
发布时间:2021-07-14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树倒猢狲散”

这是我们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而一个文化能够亘古不衰也代表着至今也有指导生活的意义,也能够对现实生活来上一把所谓的“映射”---

这期的主角同样是全网近千万粉丝的@机智的党妹,我平常并没有怎么关注这位网红,但她的名声却时常在我的耳边响起,而每每回荡都基本是一个腔调:翻车!

甭管是王冰冰化妆事件,还是舞蹈MV涉嫌抄袭事件,亦或者小号名字事件等等,似乎一次又一次敲击着粉丝们的神经,也让我们的信任逐渐化为乌有。

所以当旅顺博物馆跳舞事件扬尘而起后,舆论的一面倒抨击也不是不能够理解的事情,甚至可以视作为“情绪的集中引爆”---

那这一次,曾经的千万粉网红还能够逃得过舆论制裁吗?还是说她会步上同为百大创作者的LEX的步伐,自此成为全网封杀的存在呢?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我是真不清楚舆论的走向将会如何,但在此之前我还是想给出另一套不同于群众的猜想,因为有些时候我是真受不了所谓的阴谋论调。

01.被阴谋论化的动机

旅顺是什么地方?旅顺博物馆承载了什么事物在里头?而党妹就读的大连名牌学校也似乎实锤了她根本不可能不认识相关的历史,再加上长久以来的劣质斑斑......

因此如今的中文互联网也是一面倒地讽刺党妹“存心捣乱”,目的就是用阴阳怪气的方式来恶心网友,甚至起到引导舆论,以及潜移默化的洗脑。

甭管是各大自媒体平台---

“她骨子里就是喜欢日本”

“啊不觉得是故意的吗?跳哪里不好,非要挑博物馆?”

还是以专业人士扎堆著称的某乎---

“她就在那里念大学不可能不知道,她绝对是故意的”

“这明显就是故意的,只是她没有胆量明着来,这次只是用擦边球恶心大家而已”

但凡高赞的评论都离不开别有用心的揣测,而除此之外,我甚至还能够看到“黑红营销”的指责---

“所有网红都有心机炒作”

“这无心?他们团队都筹备一整个月了”

说白了,引起舆论关注登上热搜,乃至成为众矢之的都是网红党妹意料之中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这样的“翻车”来让影响力破圈,让自己能突破亚文化圈层,实现向娱乐圈顶流靠拢的可能性。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甭管翻车还是预谋翻车,都将党妹的人设导向了心机的那一面,也让她走向彻底腹黑,从过去清纯可爱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在粉丝后背推着眼镜的权谋大师,将群众玩弄于鼓掌之中---

不过也正如前文所说,如上猜想也只是阴谋论的体现,而阴谋论之所以被称作阴谋论,也全因为它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往往只是裁剪了某些事实之后的诠释而已。

02.能够用愚蠢来解释的,就不要用心机

为什么大家都爱“阴谋论”?因为这个事物能够予以非常直观的解释方案,而对确定性的痴迷又是一种已经写入到基因深处的狂热密码。

当一件坏事情爆发之后,随手锚定一个目标作为反派,然后将所有责任都推卸到他的身上,认为一切都是密谋算计的结果,那一切都能够得到理所当然的解答。

就比方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林生斌事件,多年来这位中年男子都是绝佳的模范丈夫和老爸的榜样。然而因为一则“喜得贵子”的微博通告,最终人设崩塌并惨遭舆论的猛烈抨击,以及一系列涉及玄学范畴的阴谋论调---

什么锁魂,什么镇压,什么妻儿的死亡都只是林生斌的算计......因为在大众的眼中一个坏蛋就必须彻头彻尾地坏到底,既然后期的“消费妻儿,卖弄人设”能够被实锤,那么之前的悲剧也一定是他蓄谋安排的。

不可否认,如上阴谋论确实能够自圆其说,但现实不是拍戏啊,也没有编剧和导演这样的上帝去为阴谋实施者排除万难啊。

当一个人手持事先拟定的剧本和复杂的现实世界碰撞的时候,往往也只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再进一步说,那些自认为林生斌掌控一切的网友,其实也只是在对司法等相关机构的能力贬低,认为他们在断案的时候没有相信这层“阴谋动机”故而将坏人当做好人来赦免---但拜托,没有客观实在的证据,法院会轻易下判断吗?

事情回到党妹事件也是一样。将一切都推卸到“幕后安排”确实挺省事的,反正党妹和你我都毫无关系,相反能够看着一个千万粉丝的网红陨落,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爽快的事情。

但是,如果党妹及其团队真的心机满满,那为什么就未曾想到过舆论会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而在网友抛出“党妹在大连读了4年书不可能没去过博物馆,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段历史”的理据的时候,为什么又不多问自己一个事情呢:明明已经有LEX等大V因为言论和立场的问题翻车了,那党妹此次的行为不就相当于断送千万粉丝硕果,而换来的也只是在博物馆门前跳一个舞蹈而已,这样真的值得吗?而我们再问自己一句,连续翻车的党妹究竟更深得我们喜爱了?还是让更多人粉转黑了?而这种只会将她当小丑的路人,真有经济价值可言吗?

如果党妹真的阴谋论满分,那她完全可以在主营工作之外购买水军去做龌龊的事情吧?我们怎么能够一边将她腹黑至高深莫测,另一边又觉得她智商捉急呢?

所以在我看来,甭管是这次的博物馆舞蹈事件,还是之前的王冰冰事件,更大概率只是党妹无知,或者更准确说是“没有契合舆论变化要求所导致的”。

什么意思?

党妹不是没有思考过观众的需求,但在博物馆事件上她一根筋地认为“博物馆乃旅顺当地的标志建筑,可以视作大学四年的一个印记”,因此也就选择了这栋名胜古迹。

但她忽略了公众对日本文化的在意也没有细心地去关联这段历史,在选择地方的时候是“感性遮蔽了理性”,让党妹走向了愚蠢犯错的境地---

王冰冰的妆容也是一样。

“好不好看”自始至终都是观众和自媒体的批判而已,也就是说在视频拍摄过程中党妹再次和公众的“审美偏好”擦肩而过了,她选择了并不为舆论讨喜的装扮给冰冰姐化上,最终也就给自己赢得了心机的名号咯---

明明这一切都可以用“愚蠢”来解释,但公众为何更愿意相信所谓的阴谋算计呢?

可能是后者更具戏剧性吧,也更符合我们在各种影视作品看到的反派角色的定性吧。相反,所谓愚蠢实在太日常,太无趣,太对不起千万粉丝网红的名誉了。

但现实就是如此的乏味,就恰如亿万富二代王思聪也得舔狗才能获得女神的青睐,而哪怕如此最后也得被“甩开”,并来上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爆料大戏。

这哪里还是霸道总裁呢?

03.最后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党妹事件呢?其实合理的方式只有一个:错了就该骂,就该被谴责,而当事人也该诚心诚意的改正过错。

但我们千万别做太多阴谋论的揣测,否则到头来,智商捉急的也只会是我们自己啊。

标签组:[阴谋论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686.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