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你对《明星大侦探》的能量一无所知......_寓言

发表于话题:明星大侦探抑郁症语录
发布时间:2021-05-09

原标题:你对《明星大侦探》的能量一无所知......

明天中午12:00,《明星大侦探》(以下简称《明侦》)第六季正式收官。

从2016年到2021年,《明侦》是笔者观察到的「能量场」最强大的综艺,且它的能量之强不是「一时之强」而是「恒时之强」,不是一季比一季能量衰退,而是一季比一季能量强大,成了综N代中打破魔咒的一枝独秀。

借此收官前夕之际,笔者试图解开这个六季之谜,作为潜伏业内《明侦》粉的收官致礼。

当代成人的「警世寓言」

自古,寓言凭文以载道,来教化人心。

寓言这种经典的文学载体,以简单、通俗的故事,给以智慧、以人生的启迪。但是,当历史的长河流转到当代,一个不缺故事、不缺内容的时代,偏偏拥有这种力量的寓言却是稀缺的。

然而,如果你问《明侦》资深粉丝,十个会有其八会说,他们喜欢《明侦》,喜欢的不仅是破案的历程,喜欢的更是在抽丝剥茧中被每一期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社会话题、人生哲理击中内心的感悟与升华。

在《还是漂亮惹的祸》中,探讨的是由「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因为相貌造成的歧视问题、引发的心理焦虑问题、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继而滋生了整容贷之类的社会问题。

在《NZND顶牛演唱会》中,探讨的是由「追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内娱已经形成了一个畸形的粉圈,粉丝疯狂打榜、氪金、追私,艺人炒作、抄袭、塌房;粉丝与艺人也形成了一种病态的关系,艺人对粉丝高度流量依赖,粉丝对艺人过渡干涉。

《明侦》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侦探游戏,而是一群悲剧人物的、一个悲喜交加的「成人寓言」。

悲剧的悲,在于每一个人都不是完全的无辜的,但每一个人又有他们各自的不得已;喜剧的喜,则在于《明侦》让玩家们通过轻喜剧地方式去交流、去游戏,不是像话剧、像影视,要彻底地沉浸到人物、沉浸到情绪中,而是游离在扮演故事与真实现实之间。

正是这种游离,才让观众更能跳脱出来,感受到明侦所针砭问题本质上的荒诞、不合理。

观众也会跟随在这种沉浸与清醒之间反思得更深,才会惊觉原本我们在现实中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存在多少值得探讨的空间。就如追星,当我们在日常中习惯了看到粉丝要求艺人身材管理、要求艺人按照粉丝意愿规划发展路线,《明侦》通过故事创造一个假死摆脱粉丝控制、只要自由的艺人人物(张新成饰),我们才意识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习以为常中失去了批判力思维;

正是这种游离,才能够自然地跳脱出来,从一个清醒的、高维的、抽离的角度,完成寓言之为寓言的道理的点明。

「双北」(北大的撒贝宁、北外的何炅)之所以是《明侦》的灵魂人物,不仅在于他们于破案的头脑清晰,更在于他们对主题的透彻理解,能在故事进程之中,不断跳脱出故事角色本身,点出这本故事中,想要传递给观众的警世道理。这些表达,是每个《明侦》故事的点睛之笔。

与此同时,《明侦》之所以呈现这么大的社会能量,不仅仅在于它把道理说得深、把人性说得透,也在于它把寓言的面延展得广:

从关注个体的抑郁症(《忘忧杂货铺》),到关注家国的爱国主义(《芒城风云》),都在「《明侦》系列寓言故事」体系之中。

从2016年到2021年,它是一部仍然不耕不辍的,真真正正属于当代中国青年人、成年人的警世寓言。

带火了一片天地

能够教化人心,已经善莫大焉。

然而,它的能量,还不止于此。

因为拥有综艺的趣味,又有超越综艺的高度,雅俗之间,《明侦》找到了绝妙的平衡,得益于流行,让它拥有大规模的粉丝基数,又得益于文化,让它拥有高质量的受众圈层。

由此,它做大了自己——

不仅《明侦》六季以来广告植入从来不缺、有增无减,还衍生出了很多IP周边,比如《明侦》主题的公仔、盲盒;衍生出了线下体验店,今年推出了首个《明侦》主题旗舰店-M-CITY,其中置入了节目同款道具、节目同款讨论间以及封为六季经典NZND的实景舞台。

唯有拥有忠实粉丝、深度粉丝的节目才能称之为IP,也才能谈IP开发,敢做、能做IP开发,本身就证明了《明侦》拥有的粉丝号召力之强大。可以预见,如果《明侦》第七季、第八季还能保持目前势头,线下店甚至可以走出长沙,走向全国。

它滋养了平台——

它滋养了芒果TV,在芒果TV各种大会员相关策划、服务中,《明侦》都是一大吸粉利器。尤其在「青春芒果节」这种芒果TV大品牌活动中,《明侦》更是一大功臣,比如赠送《明侦》的盲盒,比如开设《明侦》的体验馆,它无疑是其中最重磅的会员福利。

它也滋养了芒果超媒,今年以来,芒果超媒一大动作,就是推出「小芒」APP,《明侦》作为芒果超媒体系下的流量担当,不但帮忙「上货」,在小芒APP中搜索「明星大侦探」即可见到大量明侦相关周边;还帮忙「引流」,既有在《明侦》正片中恰当植入自家广告,也有在微博上,号召明侦嘉宾王鸥、名侦探学院学院的齐思钧、文韬、石凯进行转发宣传。

它甚至带火了产业——

在线下,它带动了线下剧本杀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从2016年到2020年注册企业翻了6.4倍,《明侦》播出的五年也是这个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五年,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线性相关;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在线上,它带火了首款线上真人角色扮演剧本杀应用「百变大侦探」,带火了线上版《明星大侦探》指定玩法官方合作伙伴「我是谜」,仅这两个应用安卓下载量已破千万。

而在数字之外,笔者更希望读者朋友们关注到的,是因为《明侦》所催生的新的行业分工、新的就业需求,在线上,因为这种类型APP的诞生,会有更多复合交叉能力的新型IT岗、UI岗涌现出来;在线下,因为这种类型体验娱乐的诞生,会有相应上下游的道具、服装等一系列的产业链配套起来。而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有大量的剧本杀剧本需求,这也让「剧本杀编剧」成为了一个新兴热门职业。

由此,您一定能想象,在它的影响、它的能量背后,是多少具体的、鲜活的人,因此有了安身立命的归属。

独一份的《明侦》

讲完了《明侦》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笔者希望最后回归行业价值本身。

中国综艺行业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良现象,就是火了一个节目,必有一堆跟风节目。最终,快则一年,慢则几年,就把一个品类、一个赛道做到透支。

唯独,《明侦》做了六季,至今仍是孤品(同属芒果系的除外)——

它有这么强的社会影响,有这么大的产业价值,却偏偏无人跟风。

这是因为,复制《明侦》,实在操作太难了,壁垒太高了,不是能够简单扒模式、拆架构,就能够轻易进入的,因为在架构之内、模式之内,是它千变万化仍然具有新意的内容。

它有中国综艺领域最强大的一群内容、故事、创意生产团队——

这支团队,有着非常惊人的阅片量与涉猎度,《明侦》的故事类型横跨科幻、环保、古装、谍战、校园、悬疑等等几乎中外所有类型片、类型剧,笔者在观摩《明侦》之时,经常非常由衷感慨这是一支怎样优秀的团队,才能对这么多类型信手拈来。要知道,细分来看,要做好一种类型,都是非常不易的。

厚积之下,方有薄发。正是这支基础功、阅片量极其庞大的高能团队,才能完成明侦式的高难度综艺叙事。《明侦》是一个要一层一层、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往里看的叙事,不但要精彩、还要严谨,不但要严谨、还要深刻。

·它的第一层,是一个开局面上的破案故事;

·它的第二层,是一个惊天反转的脑洞设置;

·它的第三层,是一个指涉深刻的社会议题。

比如《神奇的部落》故事的第一层,开篇呈现的就是一个发生在原始部落里头,首领被杀害的故事;随着故事推进,来到故事的第二层,却揭晓了一个外星文明与之相关的脑洞设定;而到故事收尾,揭晓故事的第三层,原来这个外星文明就是这个原始文明,只是曾经文明因为过渡消耗而消亡,经过了漫长岁月文明才得以重启,所以,第三层的故事实则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这种多层套叠的叙事模式,放眼整个中国影视圈,驾驭好的并不多见,《明侦》水平是远超中国影视均值的。所以《明侦》六季以来,评分有口皆碑,的确实至名归。

它还有全网最懂粉丝、中国首屈一指的营销团队——

《明侦》在做营销之时,抓住了两个「动」:

一是「联动」,这是于合作伙伴而言的。

比如第六季的《心酸的offer》是与腾讯视频《令人心动的offer》进行的跨平台、跨综艺营销;比如第五季的《海上钢琴师》是与电影《海上钢琴师》进行的影综跨界营销。

可以看出,《明侦》在做营销之时,保持了非常大的开放度,正是有这种包容的、大胆的营销观,才能开发出丰富的、多元的营销玩法,打破内卷、打开气象。

二是「互动」,这是于粉丝营销而言的。

《明侦》可能是全网粉丝互动营销做得最顶级的团队,「互动」几乎已经融入了他们每一个粉丝营销动作当中:

官微运营要强化「互动」,不仅仅是普通官方宣发,而是塑造一个小傲娇风格人设,经常和粉丝互动玩梗,让粉丝觉得是在于一个真人进行对话、交流,增加粉丝粘性;

营销活动要融入「互动」,比如第四季开篇做了一个「片场谜案」的互动探案微剧,结合剧情做了一个线下线索区,粉丝可以去线下活动地点打卡、搜证,参与线上推理;

甚至日常物料也要融入「互动」,颇有「心机」地在海报上埋梗,等观众看完节目再回顾之时才有一种恍然大悟、顿觉高明的感觉,比如第六季的《芒城风云》海报,每个人物背后都有一株花,粉丝初看海报可能只会认为是国风元素,但是看完节目之后,才知道它暗喻了正片内容中的「花匠精神」。

这一系列的「互动营销」,让观众觉得,《明侦》从节目内到节目外,都是如此鲜活,它是高智商的、有情趣的、小傲娇的,你甚至可以跟斗智斗勇的,所以,《明侦》之所以能够越做越强,因为它的乐趣甚至超越了正片本身,延续到每一张海报、每一条微博、每一场活动,这才让粉丝们能够超长待机,出不了《明侦》的「坑」。

虽然目前《明侦》还是独一份的孤品,它却让中国观众知道,中国综艺是有这个能力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高度的。既然今天有《明侦》这样的团队,明天就有可能会有类似《明侦》甚至超越《明侦》的团队,国产综艺的明天定然是会越来越好的。

它是一个标杆、一个旗帜,却不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不能超越的对象。

1号结语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应该刻在每个创作者心中。

《明侦》之所以历六季而风华正茂,正是在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观众才愿意成为《明侦》的忠实粉丝,听《明侦》通过破案故事表达警世寓言,所以才愿意成为《明侦》的深度用户,参与它的线上、线下活动。

这,就是属于《明侦》与明侦粉的默契与约定。

标签组:[中国电视剧] [悬疑电视剧] [明星大侦探] [大侦探] [刑侦电视剧] [寓言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84.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