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民间故事:老汉卖糖,却从不进村,过路木匠发现了真相

发表于话题:民间真实老故事
发布时间:2021-07-16


今日欲要落笔之时,小编忽然想起儿时发生过的一件离奇怪事。

于是回忆细节,梳理思绪,将这件旧事落笔成文,写成古代故事,以供各位消遣。

小编希望各位看官阅过此篇故事后,都能引以为鉴,毕竟你我都会成为父母,孩子的安全才是大事。

闲言少叙,民间故事这就开讲了:

话说在北宋年间,蓟州城外有一个小村子。村子不大,住户也不是很多。

村子南面有一条小河,河水不深,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从不断流。

村子的北面有一座山,山峦叠嶂,树木苍翠、茂盛,加以浮云、绿草点缀,有些许田园、山水画卷之美。

村中的人们朴实、善良,代代在此耕种、繁衍生息,一片静谧、祥和之气。

不过曾有一件事,却将此处祥和与宁静的氛围打破。

且说有一日,村外忽然来了一位老汉。那老汉推着一个木车,车上放着一个木桶。木桶上面插着几根糖棒,还有一些糖人,显然老汉是一位卖糖的商贩。

村子并不算大,农户离着村口很近。村中一些小孩子玩耍时,都会偷偷溜出村子。

他们常常在河中戏水、捕鱼,玩得不亦乐乎。

前些日子,听闻村民们说,附近村子里有丢失孩童的怪事发生。

孩子的家人找寻多日,还是没有发现孩子的影子。

不过,那些日子里,各村子外面就常常有一个推着木车的卖糖老汉常在村外转悠,但他却从来不进村里吆喝叫卖。

而村民们对那位卖糖老汉并没有在意,不过,却被一位路过的木匠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有一日,村里的王木匠从镇子上做工回家。他远远地就看见村外的小路上有一个老汉守着一辆木车在那里休息。

而在老汉周围还有两个稚童,他们俩围在老汉的木车边上,脸朝着车上看着。

王木匠起初也没有在意,但走了两步后,王木匠忽然想起之前村民们所说丢失孩童的事,还有那个不进村,只在村外转悠的卖糖老汉。

王木匠起了提防之心,遂躲在远处草丛里观望着。

两个稚童不停地舔嘴,随后开始乱跳,要抢夺木桶上的糖人和糖棒。

卖糖老汉眼见四下无人,于是起身将两个糖人取了下来。

两个稚童见状上前抢夺,卖糖老汉却是微微一笑,身体往木车旁靠了靠。

两个稚童不甘心,跟过去继续抢。

“你们俩不要争,走,跟爷爷回家,爷爷家里有很多好吃的糖块。”老汉微笑着说道。

两个稚童闻言后很是欢喜,紧紧围在老汉身边。

卖糖老汉又看了看周围,他见无人前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车上的木桶盖子,拎起一个稚童将他丢进了木桶里。

稚童吓得哇哇大哭,另外一个稚童欲要逃跑,却被卖糖老汉一把抓住,拎起来也丢进了木桶之中。

随后,卖糖老汉用力将盖子盖紧,又用铁钉钉牢,随后推着木车慌忙逃走。

王木匠一看,当下明白了。原来这位卖糖老汉是来偷孩童的。

王木匠心里一琢磨:“先前几个村子丢失的孩童,肯定是他干的!不行,我要将孩子救出来!”

王木匠不敢耽搁,快步追了上去。他一边跑,一边喊:“乡亲们,快来人啊!有人在这里偷孩童啦!”

因为住户离着村头不远,王木匠这一喊,几个村民拿着木棒就跑了出来。

看见王木匠正在追赶一个推木车的老汉,众人也都追了过去。

卖糖老汉本就岁数大,眼下还推着木车,他哪里跑得过村民?

须臾,老汉就被众人拦了下来。

二话没说,卖糖老汉放下车,跪倒在地开始磕头求饶:“好汉饶命啊!”

“孩童就在木桶里!”王木匠喊道。

众人撬开木桶盖子一看,果然桶里装着两个稚童。其中一个稚童的父亲见状后,气得直咬牙,他扬起木棒就朝着卖糖老汉一顿暴打。

其他人赶忙将他拉住,王木匠说道:“李兄出出气便可,莫要打出人命啊!我们将他送到衙门,他自会有报应!”

众人觉得有道理,遂将卖糖老汉捆绑起来,扭送到了衙门。

县令大人稍加审问,卖糖老汉供认不讳。他与老伴无依无靠,于是便打起了偷孩童的主意来。他们俩在各村外转悠,以卖糖块引诱外出的孩童,再将偷来的孩童转卖给他人,以谋取利益。

之前附近几个村子丢失的孩童也是他们夫妻俩所为。

县令闻言后大发雷霆,赶忙追问那些孩童的去向。卖糖老汉一一供出,县令赶忙派人去追查。

不幸的事,那些孩童已经遭遇了不测。

县令大为震怒,他将卖糖老汉和那些参与者一一拉下去重打30大板,后将他们押入了大牢。

翌日午时,这些人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而卖糖老汉的老伴却从此不见了踪影,县令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得知此事后也是吃惊不已,遂派人前去捉拿那个妇人。

可那个妇人却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不见了。

从此之后,附近的村民们再也不敢疏忽大意。他们寸步不离,时时刻刻看守着自家的孩子。

谁家孩子不听话了,大人们就会说:“你要不听话,我就给你扔村外去,让拍花的老太婆把你带走,之后挖眼……”

这一吓唬,小孩子们就不敢不听话了。小编就是被母亲给吓唬大的。

小时候,小编经常听父母说村外有一个老太太,拿着拨浪鼓偷孩子,我们当地话叫“拍花子”。

那时候,真有孩子被坏人拍走了。小编之所以写这篇故事,目的是以本故事向各位做爹妈的提个醒: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一定要好好看护他们。尤其出门在外时,请放下阁下的手机,专心看护孩子,不要给坏人可乘之机啊!

因为,这世上可没有卖后悔药的!

标签组:[社会万象] [奇闻轶事] [工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9955.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