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有哪些民间邪物的故事?

发表于话题:民间奇幻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这故事不是我编的,是我从北京戏园子说书人嘴里听来的,由我自行整理改编。

韩信九里山活埋生母。

该故事由来已久,在民间发展成好几个版本。

韩信的生父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白猿,母亲是韩氏大家的小姐。评论区很多知友批评我,说我把韩信的父亲说成白猿,是诋毁韩信,实则不然,列位看官误会我了,此白猿绝非等闲之辈,不仅有千年道行,而且兵法绝伦、武术通玄,200多年前的春秋末年,它在越国会稽城外偶遇牧羊少女阿青,用竹竿简单的点播了一番,遂让少女阿青学成了一身天下无敌的剑法,后来阿青欲杀西施,布衣只身前往越王宫中,她踏歌舞剑、起若云涌雷动、收如江海凝光,一千剑士加一千甲士竟不能挡,详情可参考金庸先生的《越女剑》。阿青尚且如此,更不必说那白猿是何等高明了。

《越女剑》阿青(网图)

闲言少叙,我们回到本篇故事。韩氏还是少女时,有一天在河边洗衣服,被途经此地的白猿看上,(感谢看官们的点评,问为什么大家门户的小姐要洗衣服,我也弄不明白,但我听来的故事里,她就是在愉快地洗衣服。)深夜,白猿潜入韩氏宅邸,玷污了韩氏。白猿通人性,当晚对韩氏连比带划,意思是说会对韩氏负责,日后孩子降生,韩氏让他随母姓,取名信,意为不失信约。

韩氏肚子日渐隆起,韩父逼问是谁所为,韩氏有口难言之下,被家里放逐。她在九里山的山洞里生下韩信,那一天白猿到来,每日照料韩氏。等韩信稍大,白猿又每晚前来教韩信本领,这一次它没有像200多年前对阿青那样教导剑术,而是教韩信万人敌的兵法。借着九里山的月光,白猿用小石子教他排兵布阵,精妙绝伦,胜于《韬》《略》百倍。就这样,韩信虽在弱冠之年,足不出九里山,却学到了一身万人敌的本事。而这么奇幻的经历,小韩信以为是在梦里,就每天早上对母亲说,夜里梦见有白猿来教自己兵法。

然而,但凡是修炼的蟒狐狼猿,每五百年要渡劫一次,白猿又一个五百年到期,但因为玷污了韩家小姐,落下罪孽,渡劫当日被天雷劈死。尸身被韩氏找到,日久不腐。韩氏把白猿葬在九里山的千年大树下,便独自抚养韩信。但韩氏能力微弱,幸亏期间有在水边浣洗衣服的漂(piao 二声)母,每日给韩信饭吃,才保韩信活命,这便是《史记》里“漂母饭信”的典故,加上后来韩信被吕后悬挂在宫中,用竹刀所杀,便叫做是“生死两妇人,存亡一知己”。但此为后话,且按下不表。

韩信十几岁时,生得高大敏捷,但因为不知父亲是谁,每次下山都遭人指指点点,直到在市镇上被两个泼皮无赖拦住,要么仗剑杀了二无赖,要么从二无赖胯下钻过去。遭遇此等奇耻大辱,但韩信又岂是寻常之辈,他暗自思忖:慷慨赴死博名易,忍辱负重成事难,俺是成大事之人,得嘞,钻吧!

遂一咬牙一闭眼,从二无赖胯下钻过。

韩信回到家中,痛诉自己每日备受欺凌之事,母子二人相拥大哭。

忽一日韩信走到一棵千年大树之下,偷看到两位白发银髯的老者对弈,老者口中念念有词,常说一些诸如“哪村的某某将于哪天死去”的话,韩信暗自记下,待去打听,确实和老者所言分毫不差。再过几日,韩信偷听两位老者说起“哪国的某某君侯将在哪天寿终”,韩信下山去找往来的商贾打听,确实都如老者预测一样。韩信自此知晓,二老者是司管人间生死的仙翁。

忽一日,韩信偷听到老者说道,此千年树下埋有一具白猿尸身,白猿在人间有一子,姓韩名信,与其母住在这座九里山,韩信若得将父母双亲都埋入此处墓穴,日后便能加封王爵、位极人臣、其荣华威福,虽鲁之三桓、晋之六卿、齐之陈田,亦不能及也。

这韩信不听便罢,听到此,内心里有一万亿个卧槽在惊呼。

两位老者说罢收棋而归。韩信取来锄头和镐,在大树下一通挖,竟然挖出了白猿遗体,那白猿遗体仍未腐烂,栩栩如生。韩信像中了心魔一般,接着又挥舞锄头,在白猿身旁又挖出一个一人大小的墓穴。然后一溜小跑回到家中,看着韩氏老母亲,眼放异光。

韩氏见到韩信眼神都不对了,连忙问,儿啊,你这是怎么的了。

韩信拉起母亲忙问,娘啊,如今你告诉孩儿,我的生身父亲是不是埋葬在山上千年树下的白猿。韩氏惊道,儿啊,你这都是听谁说的。

韩信自知被自己说中了,拉着母亲的胳膊,说,娘啊,你别管我从谁那得知的,咱娘儿俩赶紧去给父亲磕几个头吧。

这韩氏母子二人来到千年大树底下,韩信说,娘,您是长辈,您先磕,我再磕,心里却只想着等母亲一头磕下去,便抡起镐把母亲打死在墓穴,然后就此掩埋。谁曾想韩氏老太太跪下刚要磕头,看见眼前新挖的墓穴,心中疑惑,回头便看韩信,韩信正举起镐,被母亲一看之下,怎么也下不去手了。

倏忽之间,韩氏老太太全明白了,儿子这是得知自己与亡夫合葬此穴,便能有封王之运。心想:罢了,自己没给孩子一个好出身,让他受尽欺凌,这次就成全了他吧。

“儿啊,你动手吧,你就把我活着埋了吧 。”

老太太这样的说道。说罢坐进了墓穴里。

韩信正在踟蹰之际,白猿竟然动了,白猿的手臂一把就将韩氏从墓穴里推了上来。

韩信吓坏了。但是老太太又重新坐了回去,白猿又一次推她上来。

如此数次,韩氏老太太急了,对韩信说道:儿啊,你还等什么,为娘我待你不周,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你赶紧把我活埋,我要是死了,可就没有人能制得住它了。

韩氏说罢,一只手按住白猿的丹田气穴,另一只手掐住白猿的哽嗓咽喉,压在白猿身上,白猿便不动了。韩信手里握着铁锨,心头较着一万个劲,不知如何是好。

当此时,只看天边东南角乌云大作,西北角浓雾大起,两边的云雾往一起迅速汇聚,空中雷鸣电闪,山间鸡鸣不已。四方的天界功曹都站在云间,瞪着眼俯视着九里山的韩信,就看他埋还是不埋,各功曹心里知道,韩信啊韩信,那二仙翁只说你父母同穴,可保你他日封王,可没让你现在就杀她。今日你若罢手和老母亲回家,日后待韩氏夫人百年之后,你把她与白猿合葬此处,你仍然能加封王爵,但今天你要是活埋了她,她也能加封王爵,不过必损你五十年阳寿,亦让你死在女人之手。

四方功曹手里拿着笔墨纸砚(秦末应该是绵薄竹简),只等待记下韩信的行径。

韩信咬紧牙关,无悔地拿起铁锨,一锨一锨,将母亲活埋。

等到最后一捧土填上,空中的云雾消散了。茫茫九里山,只剩下韩信一人,他不只感到眼前的苦难,还听到了远方的哭声,那是日后在垓下,数十万江东子弟兵的哭声,还有在长安宫中,被竹刀穿心的自己的哭声。

位于江苏徐州的九里山

是谓之:韩信少年时便知天命,自己的一生到头了是封王的命,坐不到九五之尊的皇帝,所以他在汉并无谋反之心,高祖吕后怀疑他谋反想自立,那确实是冤枉了韩信,但韩信为威福荣华不惜活埋生母,其功力之心昭昭,就算不谋反篡位,他日高祖一旦驾崩(刘邦年长韩信25岁),汉室之内主少国疑,韩信自然免不了要做一权臣,专擅威福,挟持人主,天下侧目,危及社稷。假如韩信当日在山上放过生母,内心的贪婪尚可禁锢,日后虽然做不到像张良那样,暴秦已诛、素志已偿,便汲汲欲自隐退,但也能减少几分跋扈,免遭杀身之祸也未可知。这大概也就是在天功曹所说的:待母百年之后合葬,仍能位极人臣,今日若杀母,你韩信损五十年阳寿,死于妇人之手。

以后还有韩信如何报复昔日胯下之辱的二无赖的事,也是上马石、下马石的由来。不过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标签组:[韩信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582.html

相关阅读

长安之变:吕布败于李傕郭汜的深层逻辑

公元192年,长安城见证了一场改变东汉末年权力格局的战役:吕布率军坚守八日,却因城内叟兵叛变,最终败于李傕、郭汜率领的十余万西凉军。这场战役不仅是兵力悬殊的对抗,更暴露了战略决策、内部治理与人性博弈的...

2025-10-31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将兵权交予李严而非诸葛亮?

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内,蜀汉开国之君刘备在病榻上完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权力交接。他将军政大权一分为二:诸葛亮受封丞相,总揽朝政;李严则被任命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这一看似矛盾的安排,实则是刘备在...

2025-10-31

曹爽错失“挟天子以令诸侯”良机:权谋棋局中的致命误判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魏政局风云突变。此时,身为曹魏大将军、手握重兵且挟天子曹芳在手的曹爽,本有机会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前往旧都许昌,以此号召天下兵马对抗司马懿,却最终选择放弃...

2025-10-31

托孤重任与权力平衡:诸葛亮不还政刘禅的深层逻辑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前将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命。这一托孤之举既是对诸葛亮能力的绝对信任,也为后世留下“诸葛亮是否应还政刘禅”的争议。从历史背...

2025-10-31

凤雏卧龙双璧在手,刘备缘何难圆统一梦?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预言,曾让无数人对刘备的统一大业充满期待。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如小说般推进,刘备虽得诸葛亮与庞统两位顶尖谋士,最终却仅能偏安一隅。这一悖论背后...

2025-10-31

草根逆袭:丁奉以勇谋与忠诚铸就江东十二虎臣传奇

在东吴“江东十二虎臣”的名单中,丁奉的名字尤为特殊。他既无显赫家世,也非孙氏宗亲,却以寒门之身跻身虎臣之列,更成为唯一历经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君主的名将。他的传奇人生,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也是东...

2025-10-31

梅妃:才情与气节交织的宫廷悲歌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画卷中,梅妃江采萍以才情与气节独树一帜。她既是封建帝王后妃中罕见的才女,也是安史之乱中宁死不屈的烈女。这位出身福建莆田的奇女子,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宁为寒梅,不作浮萍”。 一、寒门...

2025-10-31

跨越十七载的深情:万贵妃盛宠不衰的四大密码

在明代宫廷的权力漩涡中,一段年龄相差十七岁的“姐弟恋”始终是历史学者与民间传说的焦点。明宪宗朱见深对万贵妃的宠爱持续二十三年,甚至在其去世后同年郁郁而终,这种超乎常规的情感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逻辑与...

2025-10-31

李岩之死:大顺政权崩塌前的权力暗战

1644年农历四月,北京城刚刚易主,大顺政权尚未坐稳江山,一场震惊军中的血案悄然上演——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李岩,在牛金星的谗言与李自成的猜忌中,于平阳城内被诱杀。这场悲剧不仅暴露了农民起义军内部的权力...

2025-10-31

乾隆深爱令妃,为何未封她为后?

乾隆帝与令妃魏佳氏的情感纠葛,是清代宫廷史中备受瞩目的篇章。这位出身内务府包衣的汉女,凭借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性情,从宫女一路攀升至皇贵妃之位,更以十年六胎的生育记录成为乾隆后宫的“生育冠军”。然而,尽...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