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天乩之白蛇传说·主题】脱离灵异和魔幻,人妖恋走上仙侠风_故事

发表于话题:民间奇幻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原标题:【天乩之白蛇传说·主题】脱离灵异和魔幻,人妖恋走上仙侠风

第一剧集(diyijuji)做单剧周主题策划,每周关注一到两部剧,提升内容壁垒,深度垂直剧集领域。

本期是正在爱奇艺独播的《天乩之白蛇传说》

第一剧集(diyijuji)将从《白蛇传》《聊斋》等民间人妖恋传说故事的改编新方向用角色解析剧作、《天乩之白蛇传说》有哪些颠覆性改编等三个角度,来深入分析这部剧。

文|靳远

随着经典翻拍潮的再度开启,中国古代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又迎来了翻拍作品数量的喷涌。除了正在热映的电影《白蛇:缘起》网剧《天乩之白蛇传说》,还将有孙骁骁、路宏主演的网剧《白蛇传》和于朦胧、鞠婧祎主演的网剧《新白娘子传奇》与观众见面。

除此之外,人妖恋的另一个高峰之作——《聊斋》,也是改编热门素材,且由于其单篇故事较多,改编作品数量甚至比《白蛇传》更多。

不过,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这类故事也在不断更新外在表现形式,渐渐形成两个明显不同的风格:诸如电影《画皮》系列、电影《白蛇传说》这样的魔幻风和《青丘狐传说》《天乩之白蛇传说》这样的仙侠风。

今天这篇文章,第一剧集(diyijuji)想探讨这类民间传说改编剧是怎样形成如今这两种鲜明的风格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这两种风格,各自的发展前景如何?

“许大官人”战斗值暴增

《天乩之白蛇传说》爱上转世历劫梗

▲▲▲

《天乩之白蛇传说》在去年暑期档便已上线,且收获了很不错的播出成绩——两周播放量便破十亿,然因种种原因下架调整,直到12月份底才重新上线。

重新上线后,该剧由60集变为61集,大结局也由原来的虐心变成大团圆,安慰了不少剧迷的心。

《天乩之白蛇传说》对原故事的改编力度颇大,不仅“白娘子”的人设由我们熟悉的温婉优雅变成可爱萌动文弱书生“许仙”也变成了法力高强的“紫宣”和“许宣”。受人设和主线故事改变所影响,该剧的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前的略带奇幻转变为彻底的仙侠风

这部剧可以说是近几年大受欢迎的仙侠剧与民间传说《白蛇传》的结合体,不仅有转世历劫、飞升上仙、数世情缘、勇擒饕餮妖帝,也有断桥定情、水漫金山、雷锋塔等经典桥段

白夭夭与紫宣及其转世许宣的千年两世情,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浅和夜华的三世情异曲同工;而他们在九溪山的相处,令人不自觉就想到《香蜜沉沉烬如霜》中小葡萄与旭凤的相伴,也有《花千骨》中花千骨与师傅白子画相处的影子,多少都带些养成系师徒恋的感觉

而紫宣与凌楚大战黑蛟龙和饕餮,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嘴里只有“娘子”的文弱“许仙”官人了。与此同时,在以往《白蛇传》相关的剧中,但凡法海作妖,通常都是白娘子将许仙护在身后,而在《天乩之白蛇传说》中,两人的角色进行了对调,紫宣温柔相护小白蛇,小白蛇负责卖萌就已足够

剧中也出现了司命星君、天帝、伏魔宫、聚魂灯、药师宫等颇具仙侠色彩的人名、场景和道具。

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符合女性观剧习惯的转变,确实会赢得更多的关注,截至目前,该剧豆瓣评分人数已达22925人,如果没有临时下架的意外,这部剧应该是去年暑期档的一个小爆款。

人妖恋改编作品的两个方向:

仙侠风和魔幻风

▲▲▲

细看民间人妖恋传说故事的改编剧,不只是《天乩之白蛇传说》走了仙侠风,还有2017年播出的《青丘狐传说》。

这部剧取材自《聊斋志异》中的《封三娘》、《阿绣》、《婴宁》、《胡四》、《长亭》、《恒娘》六个故事,讲述狐仙和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

这是《聊斋》类故事的经典内容,不过,与过去比较倾向恐怖气氛的选材相比,《青丘狐传说》选取的故事都比较适合改编成轻量级的仙侠故事

究其原因,近几年随着网络平台崛起,一些比较灵异的故事再次得到了喘息空间,吸引了不少的观众。不过,灵异题材在国内一向比较敏感,这也是《聊斋》故事不似以前那么风靡的原因。

在网络平台也受到比较严格的监管后,此类题材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而此后生产的该类作品,便披上仙侠外衣,尽量剔除可能存在的灵异元素,渐渐便演变成我们如今看到的女性仙侠风

这也是比较适合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改编——轻量级、投资相对较小、对制作水准要求相对低一些,电影方面的此类作品改编,则更青睐魔幻风

自2008年开始,《画皮》系列电影上映,这种重工业魔幻影片便颇受市场和创作者青睐,《白蛇传说》(2011)《画壁》(2011)《钟馗伏魔:雪妖魔灵‎》(2015)《九层妖塔》(2015)等接连播映。

这些国产魔幻电影多大投资,画面精致华丽,特效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口碑却比较差,票房也上下不定。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确实为国产电影工业化升级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仙侠风和魔幻风都是此类作品努力创新的成果,表现在不同的载体上,便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那么,这两种风格的前景如何?取材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的作品,还能往哪个方向走呢?

轻量级仙侠风正当时

▲▲▲

上文已提到,国产魔幻电影的成绩多不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观众的一些固有认知,这对于此类作品的发展,无疑是致命性打击。

加之如今的影视环境较冷,魔幻电影的投资又比较大,政策和市场好像也都更倾向现实题材,因此,国产魔幻电影的制作,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以郭敬明的《爵迹》系列为例,第一部口碑惨败,仅获得了3.82亿票房,甚至不够收回成本,第二部在未上映时便遭遇全网群嘲,因主演之一的范冰冰和恶评太多改档撤档,命途多舛。

不过,近日郭敬明在微博上表示《爵迹2》提上日程,似有望于近期上映。

而电视剧方面,魔幻作品的处境并没有好多少,《海上牧云记》等剧的遭遇,充分说明此类作品于国内观众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观看门槛,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落得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女性向的仙侠剧则正吃香

《香蜜沉沉烬如霜》《天乩之白蛇传说》这两部播前看起来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剧,硬是凭借着×生×世的甜虐爱情逆势突围,此前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此后的《三生三世枕上书》等都热度颇高。

如今,受市场环境影响,各制作公司基本都采取猫冬的态度,对剧的投资多比较保守,而轻量级的女性甜宠剧便理所当然地占据了市场主流。

这样的市场环境,无疑是不太适合《聊斋》类故事生存的,也因此,这两年都比较少见此类作品,但《白蛇传》这样的故事,恰恰是比较适合仙侠风的。

此后要播出的《新白娘子传奇》,根据1992年赵雅芝版同名经典电视剧改编而成,而根据故事简介,也出现了“魔界暗黑使者诱使许仙化妖”这样的剧情和人、妖、仙、魔四界,已然带有强烈的仙侠风

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我们或许会在荧屏上看到,各种各样白蛇/狐仙不惜得罪四界,也要与人类相爱,甜宠式、虐心式、轻喜剧式,等等,仙气飘飘,飞天遁地。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编 | jin

编辑 |月半

校对 | 靳远

标签组:[灵异故事] [天乩之白蛇传说] [聊斋志异电视剧] [白蛇传说] [青丘狐传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619.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